第37章 戰場綜合征
- 大隋:我的爺爺是隋煬帝?
- 夏樹c
- 2275字
- 2022-01-13 23:50:15
一場慘烈的圍殲戰,打到中午才結束。
兩萬農民軍,戰死約三千。
其余被江淮軍包圍,走投無路,一部分棄械逃走,大部放棄抵抗,原地投降。
一萬五千江淮軍,只傷亡了不到五百人。
不過,重傷之下的李子通在近身侍衛的拼死護衛下,殺出包圍圈,向淮北逃竄。
楊曉知道,在616年,李子通手里只有兩萬人,所以,此時海陵城一定空虛,便讓來整的一個副將,帶兩千人馬,揮師東進,趁勢收復海陵城。
楊曉率主力部隊,押送著浩浩蕩蕩的俘虜大軍,回返江都。
捷報已經傳回宮中,皇長孫首戰告捷,而且還是大勝,讓楊廣異常興奮,差點要親自去迎接楊曉,但他知道,現在還不是曝光皇太孫身份的時候,便讓出云公主代表自己,率領皇家儀仗隊,出城迎接。
大軍入城,百姓夾道歡迎,都想一睹“楊公子”的尊榮。
可他們等了半天,只看到了“來六郎”和出云公主并騎而行,并未看見“楊公子”。
原來,楊曉并未進城,而是在城東的軍營駐地處理俘虜的善后事宜。
當下,江都缺糧,朝廷肯定不會允許養這些吃干飯的俘虜。
楊曉給了他們兩條路,讓他們自己選。
一、回鄉,解甲歸田,并保證不再參加起義軍的,每人發五斤干糧。
李子通的義軍都是淮北人士,距江都不遠,徒步三、五天就能回家了,發糧食,是因為楊曉不讓這些俘虜,在路上因饑餓而擾民滋事。
二、留在江都,加入江淮軍,待遇標準與江淮軍一樣,但不允許他們獨立成營,需分散到各個營中,防止他們組織起來,集中叛逃。
這些農民軍之所以選擇跟李子通,絕大部分都是因為吃不上飯,才無奈造反的,所以當楊曉給出這么“優厚”的待遇時,幾乎所有俘虜,都選擇了留下,參加朝廷軍隊。
這個結果,大大出乎楊曉的意料,本來他以為,俘虜都想回家,愿意留下的,充其量也就是兩三千人。
沒想留下了差不多一萬五千人,楊曉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權力擴充這么多部隊,趕緊修書一封,派人送回城里,交給“楊慎”大人。
真正的楊慎大人拿到這封信之后,明白是楊曉送錯人了,而且他也認為此事非同小可,立即入宮面圣,呈給楊廣,楊廣找來戶部、兵部的尚書、侍郎等官員,共同研究,主要問題是江都的財力,能否支撐這么大一支規模的“解放戰士”。
戶部最終給出的建議是:擴編可以,但最多只能擴編五千人,多了養起來太費力,只能靠削減其他士兵的軍餉來養他們,本來目前江都的軍心就不太穩,那樣容易會引起嘩變。
楊廣也覺得五千這個數比較靠譜,親自擬寫一份幾百字的圣旨,將實情原委,詳細地向楊曉說明,字里行間,透著一股“好說好商量”的語氣,還特意強調了一層意思:楊太守,朕不是怕你擁兵過重,只是朝廷實在困難,給你五千名額,已經是天花板了。
下午三點鐘,圣旨送到楊曉手里,楊曉除了扼腕嘆息,也沒別的法子,只得對這一萬五千俘虜精挑細選,優先留下能識文斷字者,選出兩千多人,又在剩下的俘虜中挑選身體強壯者,湊足五千人之后,給其余俘虜發放干糧,遣返故里。
楊曉命江淮軍將這五千人登記造冊,編入不同軍營,等忙完這些,已經快半夜了。
“楊大人,來將軍回來了?!?
楊曉揉了揉被松油燈熏的酸脹的眼睛,起身出大帳,來整身后跟著三臺馬車,說這都是出云公主代表皇上賞賜給楊大人的,有金銀,有錦緞,還有一批馬,沒拉過來,放在江淮軍在城中的駐地了。
楊曉擺擺手,黯然道:“戰死了那么多兄弟,我哪還有心思要什么賞賜……六郎,幫我把金銀分了,撫恤死者家屬;錦緞和那批馬,賜給此次戰斗中表現好的軍官和士卒吧。”
來整微微一愣,提醒道:“楊大人,這可是皇上的御賜,你一點都不留給自己嗎?”
楊曉苦笑:“我留這些有啥用,你來的正好,這里交給你,我得回家睡覺去了。”
說完,楊曉打了個哈欠,把新編名冊交給來整,自己騎馬回城。
傍晚的時候,城西的王世充來向楊曉報告,說杜伏威得知李子通戰敗后,直接退回了歷陽。
不管之前他倆商量的是什么詭計,隨著李子通突然全軍覆沒,杜伏威沒法一個人搞下去,只能選擇撤兵。
所以,江都城的威脅已經解除,楊曉大可放心地回去休息。
太晚了,城門已關閉,楊曉身上帶著兩份圣旨,可證明身份,順利入城,回到自家小院。
今天出城打仗,早上就跟王珞珈說好,不需要她送飯了,沒想到,門口還是放著一摞食盒,有王珞珈的留言,說萬一楊曉半夜回來,黑燈瞎火,再做飯不方便,所以還是送了一份,并囑咐楊曉,熱熱再吃。
楊曉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拎著食盒進屋,把饅頭和清蒸鱸魚放入鍋中重新蒸熱,就著之前造火藥剩下的小燒酒,安靜吃了一頓飽飯,洗漱入睡。
噩夢連連。
全都是戰場上的血腥場景。
得虧楊曉一直在觀戰,并未親自投入戰場,否則的話,他的心理陰影會更大……
次日早上,楊曉起床,沒睡太好,周身疲憊。
楊曉煮了一壺茶,慵懶地坐在院子里,等著王珞珈來送早飯。
沒等來王珞珈,卻來了老楊頭。
“聽說吾孫打了個大勝仗!”楊廣人還沒進門,聲音先飄了進來。
楊曉有點懶得起身,反正門也沒鎖。
楊廣推門入院,見楊曉半躺在他自制的“胡床”上,一副萎靡不振的樣子,趕緊上前,關切道:“曉兒這是咋了?昨日受傷了?還是染了風寒?”
“沒有,”楊曉苦笑,“戰場綜合征吧,頭一回見到這么多殺戮,可能以后適應了就好了?!?
“哦,”楊廣放心下來,寬慰道,“爺爺頭一次看見兩軍交戰的慘烈場景,也跟你一個德行,好幾宿睡不踏實呢!”
“爺爺剛下早朝?”楊曉問。
“嗯?!?
“群臣怎么說?皇上怎么說?”楊曉壓低聲音,“有沒有對我收編俘虜一事,頗有微詞者?”
“他們敢!”楊廣撇嘴,“堂堂江都太守,收編點俘虜咋了嘛!”
“嘻嘻,那就好,”楊曉狡黠一笑,用更低的聲音道,“我這不是為了咱爺倆造反做準備嘛,多募點私兵!”
楊廣早就知道楊曉這點小心思,昨天沒點破而已。
還真就是江都財力不允許,否則,皇長孫就算募十萬私兵,籌備造反,楊廣也得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