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成象對
- 大隋:我的爺爺是隋煬帝?
- 夏樹c
- 2028字
- 2022-01-03 23:44:16
蕭皇后點頭:“果然有見地,請楊太守繼續說下去!這三個問題,如何破解之?”
楊曉既然能把問題歸于三項,自然也已經想好了破解之策。
“其一,針對兵力分散,建議將中原各路主力,匯聚于洛陽一城。在下聽聞,此前圣上經營東都,圍繞洛陽周邊山嶺,建立牢固的永久陣地,只要集中兵力于洛陽,坐擁含嘉倉(洛陽附近最大的國家糧倉),縱使起義軍再多,亦不能克之。對了,提到糧倉,在下還有個建議。”
“但說無妨。”蕭皇后聽得很有興趣,甚至讓宮人拿來一張地圖,一邊聽楊曉說,一邊看著地圖。
“據在下所知,含嘉倉乃東都之糧倉,而河南的洛口倉,乃大隋最大之糧倉,洛口倉位于運河沿線,方便交通,江南所產之糧,隨大運河北上,多抵存于此,但洛口倉地形平坦,易守難攻,若被叛軍攻占,開倉放糧,勢必對朝廷不利,故此,在下建議,趁洛口倉還在咱們手里,立即組織人力、運力,將洛口倉之存糧,運往洛陽,以防資敵。”
這不是楊曉的深謀遠慮,在真實歷史上,明年一開春,瓦崗軍便會在李密的建議下攻取洛口倉,并以此為據點,而后,瓦崗軍開倉賑濟災民,吸引大量人口向這里聚集,瓦崗軍聲勢大振,有人、有糧,為后來攻占洛陽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旁坐著的秦瓊聽了,連連點頭:“楊太守說的極是!”
“說到糧倉,本后倒是想考考你,”蕭皇后笑道,“楊太守,既然朝廷有幾大糧倉,存備了不少糧食,為何在災情之年,不開倉賑濟災民,逼的災民揭竿而起呢?”
這點,楊曉不需要利用系統,光是他之前所學的歷史知識就足以解釋,不過在當世人,以及一些不太了解歷史的現代人看來,這確實是一個悖論——災民饑腸轆轆,揭竿而起,朝廷手里又有那么多糧食,只要把糧食發給災民,他們不就消停了么?
問題是:造成農民起義的,并不是因為沒有糧食,而是因為沒有土地。
隋末雖然有過幾年天災,但并不嚴重,沒有對隋朝統治造成實質性的威脅,相反,在隋朝,人口增長率達到歷史之冠,也正是因為人口增長速度太快,導致本就不富裕的人均耕地越來越少。
最為關鍵的是,隋朝的土地制度,依舊是封建社會那一套,土地的所有權不在農民,而在地主階級手中,根據馬太效應,愈是盛世,地主豪強為了聚累更多財富,對于土地的兼并便會愈加嚴重。
這是封建社會的頑疾。
所以說,真正讓隋末農民吃不飽飯的原因,不是缺糧,而是缺土地。
隋煬帝東征西討,急于擴張領土,也有這方面的考慮,三征高麗,若真能把高麗打下來,占據東北肥沃的黑土地,將中原農民遷徙過來,問題將迎刃而解。
問題是,打高麗沒成功,反而因為征集兵力(府兵平時都是農民),荒廢了本就不多的土地,導致土地矛盾進一步尖銳化。
沒有了耕地,農民失去賴以生存的手段,才會導致起義。
“所以,”楊曉把上述原因分析了一通,總結道,“開倉放糧,治標不治本,只能解一時之危機,等農民把糧食吃光,叛亂還會復起,到時候,朝廷的戰略儲備糧不夠,無法維系軍隊開銷,將更難平叛。”
啪!啪!啪!
屏幕后面,傳來了楊廣脆亮的掌聲,老爺子興奮的,把手都給拍紅了!
楊廣作為統治者,只是根據前朝經驗,知道不能夠在民變四起的情況下開倉放糧,但更深層次的道理和原因,楊廣自己也搞不清楚。
明皇帝都搞不明白,朝中大臣們更不懂了,有不少大臣,包括蕭皇后在內,都勸楊廣開倉賑濟災民,以皇帝的仁愛之心來平叛。
幸虧楊廣心腸夠硬,沒聽這些文臣儒生們的話。
今天聽了皇太孫一席話,楊廣終于明白,原來問題的根本,在于土地制度的不合理!
有時候,歷史就是這樣荒唐:因“糧食問題”而起的隋末農民戰爭,造成全國人口銳減三分之二,但這些饑民不是餓死的,而是加入了起義軍,相互爭奪隋朝各地糧倉而戰死的。
真是莫大之諷刺!
蕭皇后作為“開倉賑災”派,聽了楊曉的分析之后,意識到自己的短視,頓覺臉紅,幸虧把問題指出來的是自己的大孫子,若是換了其他大臣,以蕭皇后的性格,羞惱之下,估計會找個“妖言惑眾”的借口,就把人給斬球了!
論殺人,蕭皇后的手段并不比楊廣弱,正所謂: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蕭皇后緩了緩,清清嗓子,繼續問:“聚中原兵力于洛陽,此為其一。其二呢?”
“其二,為何固守洛陽?在下認為,如今叛軍勢力雖多,但主要的其實只有四股,一是河北竇建德,二是河南瓦崗軍,三是江淮一帶的杜伏威,四是……蠢蠢欲動的唐國公李淵。”
這個時候,李淵還沒反叛,但已經私下募集不少兵馬,隨時準備起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差一個官宣。
故此,把他列為一股叛軍來分析天下大勢,沒毛病。
路人都知道都事情,蕭皇后自然也了解,點頭同意楊曉的論點,示意他繼續。
“這四路叛軍中,杜伏威離咱們江都最近,而且,此人沒什么宏圖大志,在下就任江都太守之后,自會想辦法降伏之。”楊曉非常自信,因為他了解杜伏威杜性格,這人雖然很厲害,卻是平民階層出身,起義只不過是圖個安身立命罷了。
“其他三路,”楊曉繼續道,“鼎立于河北、河南、太原,而洛陽,正是這三股叛軍的中樞之地,只要朝廷堅守住洛陽,他們仨因為勢力范圍犬牙交錯,必會發生內斗,等他們打得差不多了,朝廷緩過勁兒來,再出兵北上,與洛陽守軍一并出擊,便可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