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發明了密匣立儲
雍正登極之后,為了消除康熙末年的朋黨,鞏固帝位,先后向自己的兄弟下了毒手。他先將握有兵權的十四皇子胤幽禁起來;又把有密信往來的八皇子胤和九皇子胤禟削除宗籍,勒令改名,一個改為“阿其那”,一個改名為“塞思黑”,其意是豬狗。即使這樣,他還不放心,又進一步采取行動。
一天晚上,胤禟在被軟禁的院落里散步后,回去點燈看書。小齋四周寂寂,月影半窗,已過二更時分。忽聽得房檐上有窸窣的聲音。他心中驚疑,想要叫人,突然有一個穿夜行衣的不速之客破窗而入。胤禟倒退了幾步,抽了一口冷氣,驚慌地問:“你是誰?來做什么?”那人淡淡一笑,又上前半步,說:“沒有什么。老爺子叫我辦件小小的公事,特向你請個晚安。”胤禟一聽“老爺子”三個字,立即明白這是雍正派來的,心里更加害怕了,便哆哆嗦嗦地說:“請你回去轉告皇上,我在這里很好,已經無牽無掛了。”那人又淡淡一笑,從身邊取出一個小包說:“不見得吧!九爺是個明白人,現在就請服我這藥,一定可永除憂患!”胤禟知是毒藥,正想拒絕,卻見那人臉色突變,兩眼圓睜,拔出砍刀,逼他立即吞服。胤禟滿面淚痕,剛剛沾口,就七孔流血而死。后來,胤和胤,也都死于非命。
雍正到了晚年,有一次,偶爾想起從前和今后的事。千件萬件,都沒有傳位來得重要。這件事如果也像先父當年那樣拖而不決,將來萬一發生變故,父行子效,也來個兄弟殘殺,其后果就不堪設想!想到這里,雍正不禁連連打了幾個冷戰。他心里暗暗嘆道:“十二年前的慘劇,決不可再在子孫后代中重演啊!”
這天,雍正打定主意,就召集朝中王公大臣們前來。他說:“朕趁今天健在,將傳位大事早作準備。朕想先把遺詔封入密匣,放到一個穩當的地方。將來當朕大崩之日,你們揭匣公證,遵詔行事,這辦法如何?”大家都說他圣見高明。但是密匣到底放到哪里才算最為穩當呢?雍正又說:“找個既醒目又隱蔽,眾人能管卻又難偷的地方吧!”哎呀,那就難了!王公大臣們頓時腦袋都大了。其中有個先朝元老胸有成竹地笑笑說:“這也容易,依老臣之見,不如放到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的后面。這匾額高居中宮,大家都能看到,長竿莫及,不是完全符合皇上的要求嗎?”大家一想,對啊!那老臣又補充說:“藏在那里還挺有意義,因為繼位是千秋大事,不可胡來,正該如匾額所云‘正大光明’才對呢!”
也不知那老臣是有意還是無意,雍正一聽此話,心里“格登”一下,臉差一點紅了起來。但人家說得對呀,不管做什么事,是應該“光明正大”嘛!雍正吃了個不軟不硬的巴掌,再想想把密匣放在那地方也確實最穩當,于是哈哈一笑,說:“嗯!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過幾天,雍正揀了個吉祥的日子,把親手寫下的遺詔,封入密匣,當著王公大臣們的面,放到乾清宮那塊“正大光明”匾額的后面。又過了一年,雍正暴死。王公大臣們就按照雍正生前訂立的規定,取下密匣,當眾打開,只見遺詔上寫著:“傳位第四皇子弘歷。”于是大家擁弘歷登基。他就是后來的乾隆皇帝。
從此以后,乾隆、嘉慶在建儲制度上都采用了密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