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后元年冬,太后議欲立諸呂為王,問右丞相陵。陵曰:“高帝刑白馬盟曰:‘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今王呂氏,非約也。”太后不說。”
……
很顯然,嬴政拿出來的這本《資治通鑒》并不是第一卷,而是記載的漢朝歷史的那一卷。
此卷名為《漢紀·諸呂之亂》。
嬴政目光跳轉,開始了快速的翻閱,這段歷史他知道,他想要看的是張騫出使西域后的事情。
在這十天時間的習文斷字當中,嬴政在閑暇之余曾從張翠山的口中了解到了一些事情。
而在這些事情當中就包括了這本《資治通鑒》。
此書乃是北宋神宗年間由司馬光歷時十九年主持編纂的,全篇共294卷300多萬字,另有《目錄》30卷,《考異》30卷,記載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至五代后周顯德六年(959)之間1362年的歷史,堪稱史界的開天巨作。
這就是嬴政第一時間選擇以它來觀看歷史的原因。
言歸正傳,嬴政經過快速的翻看,很快便將這一本《資治通鑒》瀏覽完了。
很可惜,這上面記載的都是他知道的歷史。
嬴政無奈,只得將其放回書架,再度拿起了另外一本《資治通鑒》。
經過一番不懈的努力,嬴政最終還是翻到了名為《漢紀·張騫之識》的這一卷。
嬴政看著這卷名,嘴角勾起了一抹淺笑,隨后便將自己的心神投入了進去。
……
時間不知不覺的就過去了,而嬴政仍舊沉浸在這浩瀚的歷史當中。
經過長時間的翻看,嬴政已經看到了《南征北戰》這一卷。
看著書中記載的那個18歲便封狼居胥的少年英雄,嬴政不由陷入了沉思。
“此子若能為寡人所用,六國何談不平?”
“唉……”
嬴政最后還是在心中嘆息了一聲,他們終究還是被時間長河給分割開來了。
就在嬴政準備接著往下看時,看守藏經閣的弟子來到了他的身邊,輕聲而道:“趙居士,時辰不早了,還是明日再來吧……”
嬴政聽聞此言,隨即將目光轉向室外。
果不其然,外面的金烏已經快墜落到地面了。
“耽誤道長了……”
嬴政拱手而道。
經過這段時間的適應,嬴政已經不再時時刻刻的散發王者之威了,此時的他更像是一個飽讀詩書的謙謙君子。
當然,這并不代表他身上的那股王者之威消失了,嬴政只是將其隱藏了罷了。
畢竟在倚天世界當中,他可沒有那幾十萬精銳秦軍作為他的后盾。
一番客套之后,嬴政便告辭離去了。
……
三個月后,武當山巔。
一名身穿幽青道袍的青年男子正在上下起伏著,他的動作看似很緩慢,但似乎又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氣質在他的身上流轉。
他似乎和整個天地都融合在了一起一般!
“呼——”
一股白色的氣流從男子的口中沖了出來。
“這就是氣感嗎?”
嬴政默默感受著身體當中的那股微小又溫潤的一個氣流。
正是在這個時候,一道爽朗的笑聲從遠方傳來。
“哈哈,這便是氣感!”
話音剛落,張三豐的身影便從遠處挪移到了嬴政的眼前。
見到來人,嬴政拱手而道:“多謝真人教誨!”
張三豐笑著頷首之后,便再度開了口:“趙居士,如今百日筑基已成,是時候傳授給你內功心法了。”
“終于要來了嗎?”嬴政腦海當中閃過當初遇見俞岱巖的那個場景,他有了些許期待。
張三豐繼續開口。
“老道早年承蒙覺遠大師恩惠,窺得了一部分《九陽真經》的殘卷,而后老道又歷時數十載,創出了一門功法,此法名為《純陽無極功》。”
“若是以童子之身修煉此法,一年修行當比他人幾年,若不是的話,大概只有其三成功力。”
“所以趙居士現在可還是童子之身?”
張三豐雖然話語有些出挑,但他臉上的神情卻依舊肅穆無比。
此時此刻,縱然是以嬴政的養氣功夫,他也不免有些尷尬。
他作為大秦的王上,雖然還未加冠,但對于男女之事,他并不陌生,畢竟這是國家社稷需要的。
張三豐見到嬴政的表情之后,便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他輕輕的皺起了眉頭開口說道:“這就不好辦了……”
片刻之后,張三豐再度開了口:“趙居士,不知你是否愿意學習次一等的《武當心法》?此法雖不及《純陽無極功》精妙,但也算得上當世的高等武學。”
嬴政聽聞此言,腦海當中不由開始思索起來。
“真人,不知可有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嬴政拱手而道。
此時張三豐臉上露出了一絲追憶的神色。
他在回憶往事。
數息過后,張三豐緩緩的開了口:“《純陽無極功》乃是《九陽真經》的殘篇所化,若是能夠在日后習得原本的話,剛才老道說的問題便會游刃而解了。”
此時此刻,嬴政已經在心里做好了決定。
他要修行這《純陽無極功》!
不要忘了,嬴政可是知曉劇情的,所以他對于《九陽神功》的蹤跡可謂是了如指掌。
“還請真人傳我《純陽無極功》!”嬴政恭敬的拱手而道。
張三豐微微頷首,而后將手背負在身后,開始說道:“趙居士,你可記好了,這《純陽無極功》的總決便是‘吸氣鶴飛起,呼氣深海底,氣形合為一,丹田是吾依。’”
“吸氣鶴飛起……”嬴政喃喃。
張三豐在說完總決之后,便從寬大的道袍當中取出了一本嶄新的秘籍,上面赫然有著幾個龍飛鳳舞的字體。
——《純陽無極功》
“趙居士,你先拿去熟記,待牢記于心之后,再來尋老道。”張三豐將其遞給了嬴政。
“多謝真人!”
……
三日之后,嬴政已然將其全部熟記,再度尋找到了張三豐。
“真人,功法我以全部銘記于心了。”
張三豐聞言,眉目之中閃過一絲滿意。
若不是他已經收下了關門弟子,恐怕他真的會收嬴政為徒。
畢竟,像嬴政這么勤奮好學的徒弟可不好找。
更為重要的是,嬴政的悟性極高,哪怕不及他張三豐,但也是相差無幾了。
“趙居士,請盤膝……”張三豐眉目和善的說出了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