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3章 金廷魔咒

野狐嶺之戰后,金軍再無力與蒙軍正面對抗,長城以北全部淪陷,完顏承裕雖然跑了,但中都城不能跑,衛王不能跑,蒙軍在全殲金軍之后繼續南下,居庸關金軍守將不戰而逃,大安三年九月當月蒙軍前鋒便進入居庸關,開始零星出現在中都城附近,中都戒嚴。

首都有難四方來援,金國各地勤王之師開始源源不斷開進中都城,大安三年十月,泰州刺史術虎高琪率軍萬余入衛中都,十一月份,上京留守徒單鎰率軍兩萬入衛中都。

短短幾個月時間中都城已經重新聚集起數萬守軍,看起來形勢似乎在好轉,可蒙古人不會輕易放過嘴邊的肉,大安三年十二月,蒙軍開始對中都發動進攻,金軍奮勇抵抗,蒙軍連續幾次攻城始終沒占到什么便宜,便兵分兩路:一路由鐵木真長子術赤率領西進攻打西京,另一路由第四子拖雷率軍掃蕩德興府(今河北省涿鹿縣)。

時任西京留守的是胡沙虎,這位仁兄自從上次烏月營戰敗后朝廷沒有過分追究其罪責,而是又委以重任讓他去擔任西京留守。從野狐嶺一帶到西京大同府好幾百里,術赤率蒙軍遠道而來,沙虎率西京金軍出城作戰,號稱要與蒙軍決一死戰,沒想到全軍剛一出城胡沙虎便率親信部眾先向東撤退,金軍將士一看主帥都跑了還打什么于是全軍一哄而散,術赤跑過來撿了個大便宜,輕松拿下西京。

西京失陷,中都附近的德興府又慘遭肆虐,然而朝廷已經無暇顧及地方上的損失了,在衛王授意下,朝廷多次派出使者前往蒙軍大營,提出賠軍費、給歲幣、送親王、嫁公主,只求蒙軍退兵,同意兩國議和。

靖康之變是靖康元年1126年發生的,而大安三年才1211年,過去還不到一百年,金國便如同當初的北宋一樣向蒙古卑微求和,又是嫁公主的又是給歲幣的,讓人恍如隔世。

金國的條件蒙軍始終沒松口,就是要打,可打來打去中都城實在太過堅固根本打不動,兩方就這樣僵持著,終于僵到了第二年的崇慶元年三月,中都城開始熱起來了,蒙軍不習慣,退兵北歸。

蒙古一退兵,朝中馬上開始政治清算,前任參知政事兼西北路金軍主帥完顏承裕作戰不力,免職。西京留守胡沙虎棄城不戰而逃,免職。其他金軍各級將領因大部分戰死沙場,不再追究作戰失利責任。

朝廷對完顏承裕和胡沙虎的處理當時就引起了軒然大波,這種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處理結果幾乎遭到了所有人的強烈反對。諫官們的奏疏如同雪片一樣飛向衛王案前,要求嚴查二人失職之罪,尤其是后者,胡沙虎在棄西京逃跑之后先是在路過蔚州(今河北蔚縣)時公然搶劫州府庫銀和軍馬,接著到了淶水縣(今河北淶水縣)之后又因為淶水縣令抗拒其劫掠將其仗殺。

衛王的心理有時候實在讓人難以捉摸,說他昏庸吧,章宗駕崩后他通過一系列手段誅殺政敵穩固政權看上去深謀遠慮,說他睿智吧,可到了蒙古人大兵壓境的時候卻又像是無頭蒼蠅一樣昏招迭出。金國到了這個時候確實名將凋零,可再怎么凋零也不能縱容胡沙虎這種人,今天搶朝廷州縣殺朝廷命官,明天他就敢上朝廷殺皇帝,古往今來哪個亂臣賊子不是讓皇帝慣出來的?

也許是被群臣上奏搞得實在不厭其煩,衛王將胡沙虎交給有關部門處理,最后審理出胡沙虎十五項罪狀,由于此前對宋作戰勞苦功高,論罪之后將胡沙虎所有爵位全部剝奪,趕回家種田去了。

好景不長,崇慶二年年初,邊境傳來消息,蒙古人又開始在漠北集結,大有隨時南下的趨勢。隨著新一輪戰爭越來越接近,崇慶二年五月,兩名敗軍之將便重新被起用,當時西夏因向蒙古稱臣納貢,在陜西多次進犯金國州縣,完顏承裕奉召前往陜西主持軍務,而胡沙虎居然奉召進京,要參與中都防務。

詔書一下,朝中大臣再次群情激奮,之前率軍回京勤王的原東京留守徒單鎰此時已經升任左丞相,在他的帶頭之下參知政事王堂、御史大夫張行信等高級官員紛紛上疏堅決要求把胡沙虎攆出去,就算是朝廷無人可用,也最多只能讓胡沙虎領兵在外抵御蒙古入侵,絕不能放此人進京。

被群起而攻之的胡沙虎沒能回到中都城,只是受命出任右副元帥率領五千士兵駐守中都城北。左丞相徒單鎰又多次單獨勸衛王胡沙虎驕橫不服管不能用,但衛王怎么都不聽勸,死活要把城北的防務交給他。

苦勸衛王的徒單鎰,算是當時資歷最老、最有分量的重臣了。

徒單鎰是世宗大定十三年進士,是當時金國有名的學問大家,精通契丹文字、女真文字和漢字,進士及第之后很快便進入金國館閣負責編修國史。

金國的館閣與宋朝一樣,經常要跟皇帝打交道,久而久之世宗熟悉了,對徒單鎰這個女真族少有的飽學之士大加贊賞。原本在明君的栽培之下徒單鎰仕途一片光明,可在館閣工作不久,徒單鎰便因母親去世回家奔喪,喪期過后回朝世宗已經駕崩,章宗做了皇帝。

是金子在哪一朝都能發光,徒單鎰在章宗朝很快憑借過人的才識受到章宗賞識并不斷升遷,歷任諫官、御史中丞、參知政事和尚書右丞,成為宰執一員。

當了宰相,徒單鎰覺悟馬上提了上來,開始把矛頭指向章宗寵妃李師兒,當時李師兒娘家的外戚在朝中把持要職作威作福,徒單鎰屢次上疏彈劾,而且彈出了新高度,一會兒說黃河決堤天災頻發是因為朝廷背棄了仁義禮智信的原則,一會兒說朝廷里有不正之風必須及時糾正,一會兒又說漢光武帝之所以強于漢高祖,主要是因為光武帝勵精圖治而漢高祖沉湎女色,最終被女色耽誤了朝政。

女真族大臣一向直來直去,像徒單鎰這種如同漢人士大夫一樣拐彎兒抹角的罵皇帝的還是第一個,漢人皇帝要是因為自身作風問題被罵了只能忍,章宗是女真皇帝根本不吃這一套,時間一長也聽出來徒單鎰這是在變相罵自己,于是泰和四年將徒單鎰貶出中都,改任南京留守。

在南京開封待了沒多久,徒單鎰又改任陜西安撫使,主持金軍在陜西對吳曦、安丙等人北伐的作戰,穩住了陜西局勢。嘉定和議不久后衛王即位,徒單鎰又改任東京留守,到了大安三年,眼見著中都岌岌可危,徒單鎰也顧不得自己的留守的東京了,點起所部兵馬奔赴中都,先保住首都再說。

面對國難,有人心急如焚,有人居心叵測。崇慶二年八月,蒙古軍已經打到了居庸關,可胡沙虎此時卻并未抓緊修筑防御工事,而是每天打打獵喂喂鷂子,生活輕松愜意。

國家都困難到什么程度了,手握重兵卻天天疏于軍務,很快,彈劾胡沙虎的奏疏再次一封接一封的送到衛王那里,憤怒的衛王派使者出城前往胡沙虎軍中怒斥其不作為,沒想到胡沙虎聽罷反而比使者更憤怒,當著使者面將正在喂著的鷂子一把摔死,拂袖而去。

胡沙虎這種行為放歷朝歷代都是大不敬、斬立決的罪,可此時的衛王就如同瞎了狗眼一樣,對胡沙虎的悖逆行為熟視無睹。

皇帝不治權臣的罪,權臣卻知道再難立于朝廷,使者離開后,胡沙虎左思右想,為了防止朝廷派人來誅殺自己,不如先下手為強。于是趁著衛王還沒做出反應,先是騙同在中都城北駐防的另一位將領福海前來商議軍務將其抓捕,消除外在威脅。接著假傳詔書,稱福海的親家、大興府知府徒單南平和兒子刑部侍郎徒單沒烈謀反,自己要舉兵清君側。

崇慶二年八月二十五日深夜,胡沙虎率軍兵分三路,兩路向章義門進軍,自己親率一路從通玄門接近中都城,為了騙取守軍打開城門,胡沙虎派人在城下假傳軍令說蒙軍已經攻破居庸關,全軍要進城防守,進入中都城后胡沙虎馬上派人前往徒單南平家將其騙出,當街殺死,接著又將其子刑部侍郎徒單沒烈殺死。

胡沙虎在中都城大開殺戒驚動了皇宮,衛王驚慌失措。慌亂中時任侍衛長的完顏石古乃率五百親兵出宮迎戰反賊,但胡沙虎手下兵力十倍于石古乃,最終石古乃和五百親兵全部戰死。

皇宮里唯一一支有戰斗力的衛隊全軍覆沒,衛王的皇帝生涯也即將接近終點,胡沙虎率軍來到皇宮東華門外,派手下向宮內喊話,讓宮里的人速速打開東華門。

胡沙虎先是威逼,威脅宮內人不開門就進去搞屠殺,結果沒人理他;接著又利誘,承諾只要有人開門一定授予世襲猛安兼三品職事官,依然是沒人理他。

眼看天逐漸亮堂起來,再拖下去難免夜長夢多,惱羞成怒的胡沙虎下令在門外堆上柴火,一把點燃了東華門。

熊熊火光照亮在每個人的臉上,東華門內外所有人的命運就如同這火光一樣忽閃跳躍,捉摸不定。

東華門越燒越脆,被燒毀只是時間問題,而此時胡沙虎也不再客氣,派人又在宮墻外搭起云梯強攻。大勢已去,門內衛士無奈之下只得打開東華門放胡沙虎大軍進宮。

胡沙虎一進宮首先把所有宮殿衛士全部換上自己手下士兵,接著派人把衛王從宮里攆了出去,幽禁在原衛王府,自稱監國都元帥,中都全城戒嚴,一切政令軍令皆由宮中都元帥發出。

手下親信把持了中都所有政令運行,但胡沙虎依然坐立不安,因為就在中都城西北處的縉山還有一支金軍勁旅,由名將完顏綱率軍駐扎以防備蒙古人入侵中都,如果完顏綱得知胡沙虎謀反,將即刻南下靖難,當天就能打進中都城。

完顏綱原本長駐陜西,隨著蒙古大軍的入侵,完顏綱奉命北上防備蒙古人,當時金軍能打的獨吉思忠、完顏承裕、胡沙虎等人都被蒙軍打過來一遍,沒一個能扛得住蒙軍的攻擊,而完顏綱是開禧北伐金軍最后一位能打的名將了,朝廷調他過來意思也很明確,國難當頭,共赴國難。

完顏綱沒有等到蒙古人,卻等來了朝廷召其入宮覲見的命令。不明就里的完顏綱以為衛王要咨詢中都周邊的防務,立即起身趕赴中都,沒想到一進城便被逮捕關押到忠憫寺,第二天就被押赴刑場處決。

金軍一代名將,當年在川陜戰場把宋軍打的落花流水的完顏綱連蒙古人的面都沒見著就被自己人害死了,說來也是諷刺,完顏承裕因為與完顏綱換防去了陜西反而躲過一劫,可嘆,可惜。

殺死了完顏綱,京畿地區再無任何人可以威脅到自己,胡沙虎膨脹到了極點,派人到宮中去找鄭夫人取傳國玉璽。

金國的皇帝大印相傳是從北宋搶來的,有一種說法說是這方大印就是漢唐一脈傳下來的傳國玉璽。是不是傳國玉璽咱不知道,姑且就當它是傳國玉璽,但無論怎樣皇帝大印都是一個帝國的至寶,無論如何也不能輕易示人。

由于后來金國皇嗣更替,衛王一脈沒能延續帝位,導致衛王死后沒能上尊號,最終以“王”的名義載入史書,但其統治時期身份就是貨真價實的皇帝。鄭夫人也并非普通的王府夫人,而是正兒八經的后宮皇妃,但限于人家金史自己都這么稱呼鄭夫人了,咱們也稱這位皇妃鄭夫人。

衛王遭軟禁,傳國玉璽只有鄭夫人知道存放地點,但面對胡沙虎派來的使者,鄭夫人堅決不交出玉璽,使者威脅鄭夫人說朝中變天,就算是衛王也恐怕自身難保,娘娘又何必苦守一方印璽,不如早早交出大印換取平安。

國難當頭,自己也危在旦夕,鄭夫人爆發出了驚人的勇氣,怒斥使者,汝輩世受國恩,如今君有難不以死報,反為逆賊奪璽,我死可必,璽必不與!

誰說女子不如男?英雄女子義薄天。

宗室不支持自己,也沒有傳國玉璽,胡沙虎有點兒慫,害怕真冒險稱帝了會不會被人推翻,但為了自己的皇帝夢,無論如何也要多試試,如果朝中百官支持自己,說不定還有稱帝的機會。

朝中百官何止一百人,要把幾百人問過來一遍肯定不現實,為今之計當然是要詢問百官之首的左丞相徒單鎰,只要徒單鎰同意自己稱帝,那其他官員只能跟風支持,自己就穩了。

大金的百官之首、左丞相徒單鎰此時正在家休假。

不是徒單鎰不想力挽狂瀾力挫權臣,而是就在胡沙虎謀反之前,徒單鎰騎馬時墜馬受傷無法走路,只得回家養病。胡沙虎謀反當天,徒單鎰拖著病體強撐著進宮卻被告知宮中以被元帥接管,無奈之下只好繼續回家避而不出,不去趟胡沙虎這攤渾水。

自己不去找胡沙虎,胡沙虎卻親自找上門來,詢問當今朝廷誰可以繼承大統。

又是囚禁皇帝又是派人索要傳國玉璽的,胡沙虎什么意思徒單鎰清楚得很,就是巴不得自己提出他胡沙虎可以即位稱帝,圓他的皇帝大夢。

面對這個社稷攸關也是性命攸關的問題,徒單鎰沒有絲毫猶豫,直截了當告訴胡沙虎,要立翼王。

翼王本名完顏珣,世宗長孫,世宗太子完顏允恭長子,皇位之所以在章宗、衛王兩人輪完還沒輪到他頭上是因為他這個長孫兼長子不是嫡出的,是庶出的。

由于章宗在位時殺的都是旁系皇親,自己爹完顏允恭這一系都沒有動,翼王安然度過了章宗、衛王兩朝,如今皇權出現真空,于禮法而言應當重新回歸章宗近親,而章宗異母兄長翼王當然是最佳人選。

翼王即位有理有據,徒單鎰的提議讓胡沙虎的皇帝之夢破滅,良久,默然而去。

繼任皇帝已定,那么現任皇帝衛王也就失去了最后的價值,崇慶二年八月二十六日,胡沙虎派宦官前往宮外將衛王毒殺。

衛王執政時間連頭帶尾不過短短五年,當初因緣際會碰巧登上了皇位,可事實證明衛王根本無力掌管好一個大帝國,尤其是已經明顯在走下坡路的大帝國。外有強敵大軍壓境,內有權臣驕橫跋扈,金國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統治者,而不是一個僅僅靠玩弄小聰明自保的虛弱皇帝。

先是鏟除章宗懷孕的妃子,接著干掉后宮女強人元妃李師兒,面對蒙古人的入侵一味地議和議和再議和,甚至當蒙古人打過來邊關將領匯報都不準,誰匯報就把誰關起來,誰議論蒙軍入侵就把誰關起來,中都戒嚴,民眾噤聲,都給我喜慶起來,不準提起蒙古人。

搞宮廷斗爭、搞掩耳盜鈴,不過是小聰明罷了。身為皇帝,所做的一切永遠要以國家利益為根本出發點,搞定了后宮那點兒女人孩子就能長治久安?不讓人民群眾說話就沒有外敵入侵?蒙古人就不會打過來?蘇聯就不會滅亡?

小聰明,永遠成不了大事業。

因為害死了章宗遺孀和遺腹子,后來即位的宣總也不給他平反,只給了他衛王的追封,衛王就成了金國歷史上唯二的以王的身份謝幕的帝王,上一個是海陵王完顏亮。兩人一個是窮兵黷武,一個是窩窩囊囊,都死于政變沒落個好下場,再加上死于非命的熙宗、章宗誅殺的親王、衛王殺死的章宗后妃,金國皇室的自相殘殺如同魔咒一般,幾乎貫穿了整個朝代。縱觀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如此血腥的皇室,獨此一家。

崇慶二年九月,在權臣胡沙虎的安排下,翼王完顏珣從任職地彰德匆匆趕回中都即位稱帝,當年改元貞祐,是為金宣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勒克县| 托里县| 壤塘县| 车险| 邳州市| 德阳市| 怀仁县| 酒泉市| 鄂托克旗| 湛江市| 江口县| 桦南县| 新丰县| 万盛区| 汉沽区| 定陶县| 江都市| 长治县| 永宁县| 禄丰县| 静安区| 习水县| 拜泉县| 夹江县| 榆树市| 奉化市| 景谷| 甘南县| 北海市| 内黄县| 融水| 伊川县| 阿勒泰市| 浙江省| 肇庆市| 文登市| 博客| 浮梁县| 南康市| 怀化市| 凭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