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4章 隆興北伐

  • 大宋何所有
  • 猛男與拖拉機
  • 2867字
  • 2023-05-22 23:14:50

如何成為明君?

孝宗皇帝即位前就在探索明君之道,其實有宋一代明君是有模板的,無非保持私德、輕徭薄稅、廣開言路等等,北宋仁宗皇帝就曾做出過優秀的表率。

孝宗是這樣探索,也是這樣做的,不愛女色,崇尚節儉,堂堂一國之君不興修宮殿,不添置衣物,國庫里一貫一貫的錢太久用不到,以致于錢眼里穿的線都放爛了。

可饒是這樣,依然難以達到孝宗心里真正的明君境界,因為在南宋的普世價值里,有著比北宋收回幽云十六州更為殷切的渴望-北伐收復中原。

在三國演義里,吳蜀兩家聯合便足以抵抗曹魏,孝宗朝的南宋實際上已經牢牢控制著當年吳蜀兩國的疆域,宋金對峙并不落下風,真正需要孝宗決策的只剩下了如何收復中原,以及走哪條路收復中原。

早在趙構時期,吳家兄弟和岳飛已經打出過成熟的北伐路線:要么從蜀中北伐進入關中攻占長安,要么走荊湖北上直取河南。完顏亮遇刺金軍北撤后,宋金江淮戰場和荊湖戰場暫無戰事,只有陜西打得火熱。首相陳康伯、再次回朝的前首相張浚和剛被派去四川總領川陜所有軍政事務的虞允文都支持在陜西戰場更進一步,以圖收復中原。

但時任翰林學士的史浩不同意,認為目前宋軍實力仍遠遜于金軍,在陜西待著不安全,堅決主張陜西宋軍全線退回四川,北伐要從長計議。

聽起來非常刺耳,但孝宗還是聽從了史浩的建議,下詔吳璘所部宋軍全線撤回。詔書送到前線,宋軍全軍將士義憤填膺,明明掌握戰場主動卻要退兵誰會心甘情愿?都很抗拒,有人建議吳璘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如先守住大散關外州縣,大不了不再進攻金軍便是了。

雖然防區不同,但吳家兄弟與岳飛其實關系不錯,吳階還曾送給過岳飛美女,不過被岳飛以忙于軍務退了回去。英雄惜英雄,吳家兄弟并未因美女誘惑失敗而與岳飛結怨,反而是更敬重岳飛為人。

岳飛后來怎么遇害的?北伐眼看著要成了被朝廷叫回去害死,現在吳璘這北伐只是有了個初步成果,敢抗命?信不信比岳飛死的害慘?

不管臺上坐的是誰,只要殘害忠良發生過一次,就會留下永遠的傷痛記憶。

吳璘不愿冒抗命的險,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正月月下令全軍撤回四川,徒單合喜得知后率軍追擊,宋軍損失慘重,十一座州縣再次落入敵手,大散關以北國土再次丟失。

聽起來叫人血壓升高,但提議撤兵的史浩卻并非一個奸臣。

史浩是紹興十四年進士,之后到余姚做了幾年縣尉。南宋趙構在位期間國家制度混亂不堪,制科考試已不復存在,讀書人中了進士之后如果想更進一步只有一個辦法:巴結逢迎。

雖說進士都是人中龍鳳,但每次開科取士對于國家來說還是能選出上百名人才,不可能每人都被重用,進士們為了有更好的政治前途只能去巴結朝中大員,而當時把持朝政的正是秦檜。史浩對秦檜非常不感冒,不巴結不靠近,于是余姚縣尉任期結束后繼續在外做官。

人生隨時都可能時來運轉,紹興二十五年秦檜病死,之前反對秦檜的朝臣紛紛起復,史浩因其拒絕依附秦檜受到同僚推薦,回到朝中到太學任職。

太學工作幾年后,朝廷給當時尚且年幼的兩位皇嗣趙伯琮和趙伯玖配老師,史浩光榮赴任。除了日常讀書學習,史浩還教兩位皇子做人的道理,趙構當時為了試探兩人是否好色各送了十名美女給兩人,史浩反復告誡不要碰這十名美女,但趙伯玖還是沒能把持住,把美女們都霍霍了,而趙伯琮聽了老師的勸告十名美女完璧歸趙,最終贏得了趙構的贊賞。

聽話的趙伯琮一直對老師言聽計從,而史浩也從未辜負過自己的學生。完顏亮南侵時已經受封為建王的趙伯琮曾向趙構上疏一封,請求到前線帶兵作戰。

史浩聽說趙伯琮的上疏后急忙找到他勸諫,說歷朝歷代皇子外出帶兵都是大忌,當年安史之亂唐玄宗封兒子李亨為天下兵馬大元帥,讓他帶兵平叛,轉眼李亨就跑到靈武稱帝當了皇帝,把唐玄宗架空成了太上皇。更不要提你父皇自己就是皇子帶兵最后當的皇帝,你這么一請求不僅不會同意你帶兵出戰,反而還會懷疑你要謀反。

趙伯琮聽了史浩的分析,嚇的心驚肉跳,于是趕緊在史浩的建議下又擬了一封奏疏,說自己之前帶兵出戰的提議不成熟,希望父皇同意將來御駕親征時讓自己隨駕侍奉。

從搶班奪權到身邊侍奉,皇儲的態度轉變讓趙構很滿意,接著就真的帶著趙伯琮到建康巡視三軍去了。

從小到大的諄諄教導,加上多次的指點迷津點醒夢中人讓趙伯琮對老師史浩產生了深刻的信任,即位成為孝宗后立即把史浩提拔為翰林學士,參與到國家大政方針的分析決策之中。

就這樣一個一直對自己絕對忠心不二的老師,一個自己剛即位便給自己出主意為岳飛平反、讓自己贏得天下人稱贊的老師,現在反對首相陳康伯、江淮宣撫使張浚和川陜宣諭使虞允文的意見,認為國力尚不足以與金作戰,要在川陜采取守勢,換成任何一個人,會怎么選?

多年的師生情誼讓孝宗選擇相信老師史浩,下詔吳璘撤軍。但兩軍對壘單方面撤軍談何容易,即便是當年岳飛已經打得金兀術準備收拾行李回東北老家了,撤軍時也被金軍從后面追擊遭受了一定損失,吳璘此次撤軍同樣如此,在金軍追擊下宋軍損失慘重,傷亡三萬多宋軍士兵,吳璘手下數十位得力部將戰死。自此,四川宋軍長期無力北伐,南宋北伐的雙臂已自斷一臂。

吳璘傷亡慘重喪失失地的消息傳來,孝宗非常痛惜,然而當初力排眾議放棄陜西戰場的是自己,如今再怎么后悔都晚了,為了彌補陜西的損失,也為了完成自己和千千萬大宋子民的夢想,必須在靠近江南的江淮戰場上發起北伐。

江淮戰場的北伐與否再次引發了激烈的議論,隆興元年正月吳璘在陜西撤軍后,已經升任樞相的張浚提議北伐從江淮出發先打淮北再入山東,最后從山東進攻河南收復開封。

作戰計劃聽上去可行性比較強,當時金軍多屯駐在淮西,淮東淮北駐軍并不多。但這么一個看上去可行的計劃再次遭到反對,當時已經升任次相的史浩堅決反對張浚的北伐計劃,原因還是與之前一樣:孝宗即位之初國家實力不足,應當先休養生息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朝廷最高決策圈子里,次相與樞相地位相近,此時能夠決定最終是否北伐就看首相陳康伯的意見了,然而一向對金主戰派的陳康伯卻罕見的沉默了,既不支持北伐,又不反對北伐。

當時在南宋政壇上主要有三種聲音,一種是以張浚為首的主戰派,北伐收復中原;另一種是以史浩為首的主守派,不主動出擊金國但做好備戰,金軍如果再次南下我們堅決抵抗;還有一種是主和派,主張把完顏亮南侵后宋軍收復的一部分失地退回去,補足歲幣,以求和平。

完顏亮死后金軍北歸江淮戰場上沒能乘勝追擊,陜西戰場占據主動白白放棄自毀戰果,實際上在隆興元年之初,南宋已經沒有對金作戰的優勢了,在這種情況下主守并非什么壞事。但畢竟新君登基,國家風氣為之一振,回想紹興年間趙構卑躬屈膝向金國稱臣納貢,大宋臣民太渴望對金國一雪前恥了。

首相陳康伯就處于這樣一種左右為難的狀態中,貿然北伐勝算不大,但如果不趁著孝宗銳意進取推動北伐,越往后拖北伐越沒希望。

不表態的首相給了孝宗一種默認的鼓勵,你已經不是儲君、不是建王,而是大宋的皇帝、萬民的天子,決策權就在你手中,不管是宰相還是老師,誰也不應該也不能影響你,在帝國博弈的頂級賭場里,能與對面金世宗對決的只能是你宋孝宗。

一直以來小心謹慎的孝宗決定拿出皇帝的魄力,不再聽取任何反對意見,隆興元年四月,孝宗在不通知三省的情況下,直接下詔給前線的江淮都督府,正式開始北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冈市| 公主岭市| 天全县| 沾益县| 临沭县| 凤冈县| 平泉县| 行唐县| 秭归县| 霍城县| 长海县| 惠安县| 平阴县| 年辖:市辖区| 光山县| 久治县| 高邑县| 舒城县| 永康市| 寿阳县| 和林格尔县| 铜陵市| 颍上县| 邯郸市| 曲麻莱县| 深圳市| 海盐县| 山东| 腾冲县| 全椒县| 安宁市| 抚宁县| 锡林浩特市| 扎赉特旗| 荃湾区| 衡山县| 陆良县| 沈阳市| 临清市| 西贡区| 灵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