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 玉簪圖
- 隨心所欲雪花
- 2762字
- 2022-04-26 23:09:35
白玉簪隨著錦夫人來到廟里的東廂房,拜見錦老夫人。
一見面,白玉簪就跪拜錦老夫人,“孫兒媳,拜見祖母。”
“起來。”
錦夫人一臉慈祥的看著白玉簪,頭飾衣服簡單樸素,看起來端莊秀麗。
眼神平靜,毫無波瀾,顯得真誠,是個沒野心心機的人。
在內宅活了大半輩子,錦夫人自認看人還是準的。本還以為,這樣身份的人,心里或多或少有些心思。
可白玉簪的眼中,干凈平靜,足以看出,人并沒有討好的意思。
注意到白玉簪右手上帶著的血鐲子,錦夫人很滿意。帶著長輩送的禮物來,是個懂禮,尊敬長輩的人。
等眾人坐下后,錦老夫人對白玉簪說,“這鐲子,看著大些。你多吃些,養胖點。”
“你身子底不好,多少也是因太瘦,拖著好不快。胖些,病了,也能好快些。”
“人重病了,就不想吃東西,或者吃不了。胖的人,可比瘦的人能熬多些日子。”
“我這有不少方子,你帶回去,養得胖胖的,進來好給湛滬生個大白胖子。”
本還以為錦老夫人是個嚴肅之人,沒想到,人這么能說。
面對錦老夫人的真誠關心,白玉簪有些感動,“是,多謝祖母。”
錦老夫人又看向瘦小的錦夫人,“這方子,你也照著吃,把自己養胖些。”
“這才多久不見,看著人瘦了一圈。”
她提醒道,“還有金香。上次人來,我看人氣血不足,臉色萎黃。我這有歸脾丸,你拿回去給金香。”
聽著這熟悉的關切,錦夫人心里暖暖的。自家進錦家,她就沒受過婆婆的刁難。
就連當年錦建蘭失蹤,錦老夫人也沒怪錦夫人,反而一直安慰人。
因回憶,錦夫人眼眶有些發紅,“母親還是一如既往的關心我們。”
錦老夫人笑道,“家人,可不就是要關心的。”
她朝在桌上吃著點心的錦凌霄招手,“霄兒,過來曾祖母瞧瞧。”
剛才糕點,讓婢女拿手帕擦干凈手,錦凌霄走過去,“曾祖母。”
把金凌霄拉到跟前,撫摸人的臉,錦老夫人欣慰道,“胖了不少。看來,這些日子,都不曾做噩夢了。”
錦夫人一臉慈祥看著錦凌霄,在一旁解釋道,“自從吃了母親您給的解憂丸,霄兒就不再做噩夢。現在,也不用人陪著睡,可以自己獨睡。”
錦老夫人有些驚訝這效果,不過也放心多了。
這三年來,錦凌霄一直做噩夢。為此錦家可是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尋找藥物大夫醫治,可都沒起效。
而錦老夫人因為在廟里修佛,認識不少奇人,所以得了不少醫治的方子。
想到前些日子剛得到的一個方子,錦老夫人說,“我這又尋得一味方子,柏子養心丸。安神養心,補氣血不足。”
“你拿回去,到時候給霄兒配出來吃。”
“是。”
聽到錦老夫人又得新方子,錦夫人很是高興,那離錦凌霄完全好不遠了。
錦老夫人一臉疼惜的看著錦凌霄,“霄兒還是太瘦來了。六歲的孩子,看著就和四歲的孩子一樣。”
錦夫人接著說,“這些日子,已經吩咐廚房,給霄兒做些養身補血的補品。”
因錦凌霄的原因,錦老夫人看了不少醫術,認識不少大夫,多醫術也了解幾分。
她不贊成道,“虛不受補。霄兒的身體才好沒多久,不急著補。先養好基礎,再慢慢補。”
“平日里,多些注意飲食的方面的搭配。不要以為好的東西,才是最好。”
“這普通的食物,往往比這些貴品更有功效。平日里……”
聽錦老夫人說的那些注意事項,白玉簪很是驚訝。因為這說的,和往日康舅母說的差不多一個意思。
都是支持食補。
在錦老夫人房里聊完家常事,錦夫人就帶著白玉簪去大堂拜佛上香。
走到一半,白玉簪看到一袋熟悉的背影,她問錦夫人,“母親,您看,那是楊夫人嗎?”
錦夫人順著白玉簪視線看過去,不過因為和人不怎么熟,她有些不確定道,“這背影看起來,像似。”
一旁的錦嬤嬤也看過去,看到一個臉熟的臉孔,她和錦夫人說,“夫人,那站著的婆子,是楊夫人跟前的房嬤嬤。”
對奴婢,錦夫人并沒印象,“你確定?”
錦嬤嬤又仔細看了,肯定道,“是。老奴見過幾次房嬤嬤,錯不了。”
見楊夫人和一個清貧姑娘坐一起,錦嬤嬤很是意外。畢竟,沒幾個貴婦,愿意和貧賤的下民同起同坐。
“那女子,看著是窮苦人家的姑娘,怎的看起來,和楊夫人很熟悉,還笑得那么開心。”
錦夫人也覺得奇怪,可也不至于因此前去問人。而且,自家兒子才得罪人,還是不要上趕貼人冷臉。
繼續往前走,錦夫人對白玉簪說,“我們先去大堂上香。”
“上完香,我還要和主持念佛經。你自己在廟里走走,午飯回你祖母禪房吃齋飯。”
“是,母親。”
白玉簪又看一眼亭子的方向,把那個姑娘的模樣記下來。
上完香,白玉簪就出了大堂,盲無目的的走著。
看著走來的人,半夏小聲在看著荷花池發呆的白玉簪耳邊提醒道,“小姐,是哪位和楊夫人閑談甚歡的姑娘。”
在人經過自己的時候,白玉簪腦海里一瞬而過一個人的側臉,她回頭喊道,“姑娘,請留步。”
冬青停下腳步,回頭,一臉不解的看著白玉簪。
只是下意識叫住人的白玉簪,看到人背著的空背簍,問道,“我剛才見你在亭子賣果子,我看著想吃,不知還有果子賣?”
廟里,時常會有小販背東西上來買,冬青知道白玉簪誤會了自己了。
她解釋道,“我沒有買果子,那是我給我恩人送過去的,不是拿來賣的。”
半夏不解白玉簪這是要做什么,只能待在一旁情觀其變。
白玉簪抱歉道,“是我誤會了。我還以為是善心夫人買你的果子,剛好我看著紅通通的,就想買些。”
她隨口問道,“可你怎的不把這果子送去你恩人家,還爬上來這廟里。”
意思是說,你要是送過去,我也不至于會誤會你是來廟里賣東西的。
冬青說,“我家就在山下。恩人不愿意透露姓名,我只能把往山上送她。”
避免人起疑,白玉簪又問,“你這果子,是自家種的嗎?”
冬青搖頭,說,“這是我在山上摘的。今天也是幸運,碰到了恩人,我就把果子送給恩人了。”
白玉簪笑道,“離廟里遠嗎?我也想去摘幾個嘗嘗。”
看了一眼白玉簪的衣裳,冬青心里很懷疑,她委婉提醒道,“不遠。可山路難走,還得爬樹。”
白玉簪聽明白,不覺得是問題,“我身邊的人,爬樹最好。不知在哪?”
看到一旁對半夏,冬青指著西邊說,“在廟西門出去,往下走一刻鐘,就會看到的。那有很多椰野果,不過大多數都是酸澀的。”
白玉簪道謝,“我知道,多謝你。”
冬青搖頭,就走了。
見白玉簪轉身往西邊走,半夏驚訝,跟上去,“小姐,你真要去摘野果?”
白玉簪說,“難得來一趟,就到處走走。西邊,我們還沒去看過。”
半夏可是知道白玉簪不會做多余的事,她嚴重懷疑道,“少夫人,您真的是為了這野果嗎?”
白玉簪反問半夏,“你可還記得楊夫人的樣貌。要是側面看,你覺得,她們像不像。”
“什么!”
半夏吃驚,回想楊夫人的樣貌。在對比剛才看到的冬青,這是有些像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