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水后,沒一會,白玉簪又昏了過去。直到第二天早晨,被餓醒。
屋里靜悄悄的,屋外人聲,雞叫聲,干活聲,響在一起,很是熱鬧。
平常在府里,下人們都是低頭沉默干活的。所以對這人氣的聲音,白玉簪不討厭。
肚子叫了起來,白玉簪感到一些羞愧。她想要起來,可是全身軟趴趴的,起不來。
無奈,白玉簪只好喊人,“有人在嗎?有人嗎?”
幾天沒吃東西,白玉簪喊得沒氣沒力的,幾乎只有她自己聽到。
連喊幾聲,都沒人來。白玉簪也意識到,她是喊不來人的,只能等人來。
這次清醒過來,白玉簪很多記憶都清晰起來了。比起她自己,她更擔心白老夫人。
一年里,經歷了二場生死之事,白老夫人身體可是損了兩次,大夫交代得靜養。
這次,白玉簪又是生死未卜,白老夫人肯定很傷心,擔憂過度可是很傷身子的。
想到自己這次的事,白玉簪很是難過,恨郭奶娘嗎?這自然是恨的。可她更想知道,郭奶娘為什么要她命。
對這個喂養自己奶水,陪自己長大的奶娘,白玉簪有怨有恨,可卻不會想要報復人,要人性命。
這和當初,她恨不得白裕安他們去死,是兩種感覺。
看來,這就是祖母說的。親疏之別,就算是恨,也絕不會想要親近之人的命。
白玉簪知道白老夫人,雖不會輕易要人性命。可對于傷害自家人性命的,不管還誰,都不會放過。
所以這次要是回去,她私心不會告訴白老夫人是誰害她的。就當是,還了這五年來,郭奶娘對自己的照顧。
這情分,也斷了。
一年里,經歷這么多,白玉簪也明白生死之事,由不得人。
對于救了她的蘇家,她會好答謝人。還得拜托人去京師,給白老夫人他們報平安。自然,也會重酬蘇家的。
在白玉思考的時間里,蘇娘從廚房端了一碗熱水進房里,準備喂給白玉簪。
走進炕邊,蘇娘看到睜眼盯著自己看的白玉簪,把碗放炕邊,坐下來,喜道,“你醒了。感覺怎么樣?有那不舒服?”
“昨天你醒來,喝了水后,又暈了過去。可是嚇壞我了。大夫過來看,說沒有大礙。你喉嚨也不是啞的,是渴了干了,說不出話來的。”
白玉簪聽著蘇娘這氣都沒換,一說說到底的話,是一臉愣的。
這么長的話,居然說得那么快,停頓幾乎沒有,這可是白玉簪幾乎沒聽過。
世家里規矩多,就連這話,也是要說得不快不慢,一段段說的。說得太快,可是不禮貌,沒規矩的。
也就只是一愣,白玉簪微笑答謝,“多謝你救了我。”
聽著這摩擦似的聲音,蘇娘心疼這多難的孩子,“你這聲音可沙啞了,還是得多喝水。來,我扶你起來喝水,這躺著和,太容易嗆到了。”
與其說是扶人,不如說蘇娘直接把白玉簪給抱起來,靠著墻。
蘇娘是個話多的,這一說,就是說不停的,“前兩年,村里就有孩子,是躺著給喂藥,結果嗆到了,喘不過氣,人臉給憋成青紫色,就這么走了。”
“唉!才三歲的孩子,太可惜了!大人躺著吃喝,都會嗆到,孩子那么小,也不知道她父母是怎么想的,也不抱著喂一下。”
坐起來對白玉簪,只見蘇娘嘴巴不停張合,可說的是什么,她就有些聽不太清,實在是說得太快了。
為了不顯得尷尬,白玉簪只能保持一副認真聽的樣子。雖然這聲音,她聽得耳朵有些發痛,可也不能打斷長輩的話。
蘇娘見白玉簪一臉乖巧的聽著,心里很是開心。這才是她心中的乖巧的女孩子,不想自家那個調皮搗蛋的女兒。
喝完水后,白玉簪感覺自己好了很多,她對蘇娘感激道,“嬸子,多謝你的救命之恩,我會報答你的。”
有些不好意思道,“我還得麻煩你,幫我聯系我家人。我失蹤這么多天,他們肯定很擔心我的。”
蘇娘點頭,“這是自然的。你還那么小,我也不放心讓你一個人回去。”
白玉簪再次感謝,“多謝。”
“我……”
白玉簪正要告訴人地址,結果肚子就響了起來,還響得很大聲。當下,她就羞紅了臉。
蘇娘低笑一聲,“不急。你身子還沒好全,得好好修養一番。這找人的事,也得時間。”
“你都三天沒吃東西了,先吃飽,你再和我慢慢說。”
白玉簪點頭,“好。”
想到什么,蘇娘有些期待問白玉簪,“你姓什么?”
白玉簪說,“白,我叫白玉簪。”
蘇娘臉上笑容淡了一些,眼底滿是失望,“名字很好聽,我叫你小白來了。”
一個名稱,白玉簪沒有意見,“好。”
一刻鐘后,進來房間的是蘇葉,她端來了一碗熱騰騰的豬肉粥,上面還有一個雞蛋。
道謝之后,白玉簪就開始細吞慢咽的吃起來。
餓極了白玉簪,吃著粥,并沒有注意到一旁蘇葉緊盯著的視線。
當白玉簪咬了一口雞蛋,她聽到身邊蘇葉咽口水的聲音,很大。
疑惑的白玉簪就側頭看向蘇葉,只見人雙眼發亮緊著她碗里的雞蛋,在不停的舔嘴唇,咽口水。
這眼饞的眼神,白玉簪很多時候都會在貪吃的半夏眼里看到。可比起半夏那種饞,蘇葉這個眼神,還帶著渴望。
遲疑一下,白玉簪把咬了一口的雞蛋勺起來,問蘇葉,“你要吃嗎?”
她不好意思道,“這個我咬過了。你要是不介意,你吃了。”
蘇葉很心動,可卻沒有行動,“這是你的,我不吃就看看。看著你吃,就當是我吃了。”
白玉簪理解不了這最后一句話,她說,“你要是想吃雞蛋,可以叫蘇嬸給你煮。”
蘇葉搖頭,還是盯著那雞蛋看,“雞蛋要換錢的,不能隨便吃。就要過年了,還得錢買年貨。”
喝著粥的白玉簪一愣,放下勺子,看著碗里的雞蛋,感到一絲內疚,“這雞蛋,你們是要拿去換錢。那怎的,還給我吃了。”
康欣怡在世的時候,對于身邊那些年紀小的婢女們很寬容,常和她們聊天,說的都是自叫家鄉的事。
所以對于窮人家的生活,白玉簪也是略知一二的。
聽半夏說,以前她小時候,至于逢年過節,才會有雞飯和肉吃。其他時間,都是吃的蔬菜,幾乎沒有肉的。有,也就一人一兩塊肉的量。
這碗里的豬肉,吃起來,和她在府里吃的量差不多,再加上這個雞蛋,想來也要不少錢。
當下,白玉簪心里很過意不去,也很內疚。聽蘇葉的意思,她家里現在缺錢。
那之前,她昏迷看大夫,吃藥的錢,可不是讓人家負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