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顧言已經到了北街的冷飲店,和喻盈盈見面。
比起顧言有些不爽的心情。
喻盈盈對自己合作伙伴被七百萬粉絲大V掛上微博,好一通說教的事卻表現得異常驚喜。
這是上趕著給自家產品面世送熱度啊!
所以隨手招呼了顧言一聲,喻盈盈把平板電腦遞過來,然后繼續對著電話吩咐不停。
顧言這里,從對方手中接過平板電腦,定睛一看,立刻就發現里面是臨大微博最新的推文。
看時間,正好是四點鐘,他從高分子樓趕到這里,路上發生的事情。
優秀校友事跡,顧言?
看到推文內容竟和自己有關,他趕緊閱讀起來。
說實話,宣傳校友優秀事跡,本身就是臨大微博重要的工作內容。
但關注自己學校微博,也看過幾篇推文的顧言,私心覺得運營人員的水平確實一言難盡,總給人用力過猛的感覺。
把當事人吹得花團錦簇,后浪的味道太足。
讀了推文你很難產生傾佩的想法,倒是雞皮疙瘩能生出一堆。
所以此時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優秀校友的欄目里,顧言是擔心大于高興的。
現在網友可不好伺候,如果把他的形象塑造得太假了,搞不好是在幫倒忙。
不過稍一閱讀后,顧言松了口氣。
今天這篇優秀校友介紹,風格少見的質樸平實。
用非常簡單的文字羅列了他的家世背景后,接下來就全部由一個視頻短片呈現個人形象。
《我們眼中的顧言》。
搖晃的鏡頭,有自拍有采訪,背景輪番變化,畫面也是超清和帶馬賽克的低畫質交替出現。
風格一看就是粗糙的拼接產物,但卻毫不意外地傳遞出一種真實感。
關鍵短片里眾人對顧言的評價,也足夠真實。
孤僻,沉默,很少參加集體活動,路上遇到總是低著頭行色匆匆。
單獨看,與大眾認知里,正面形象普遍應該具有的陽光開朗性格完全不符合。
但如果結合了顧言身世背景,經濟條件呢?
畫面此時恰好轉到了一份份證明文件上。
貧困生認定書。
助學金審核表。
還有最上方的,顧言為了回收舊物,向臨大后勤集團遞交的申請書。
一切都不言而喻了。
這之后,短片又開始放起了大家對顧言的看法。
更多意外的面孔入鏡,讓顧言本人都開始動容起來。
比如說回收中心的朱老板,很給面子地夸獎起顧言收舊物時表現出的吃苦勁頭,當然也不忘提及自己好心的幫助。
畫面適時插入一張“顧言二手小店”的主頁圖。
比如說二食堂的一位打飯阿姨。
對方很自豪地表示已經認熟了顧言的黑臉。
還通過顧言飯卡余額總是不超過30塊,點菜也很節約的情況,察覺到這位學生窘迫的經濟狀況。
于是毅然做出違背祖宗的決定,給顧言打飯從不手抖,還超量給菜。
呵呵,阿姨,真是謝謝你了呢!
比如說樓衡。
額,這位不意外,他的視頻已經弄好了半個多月了,到現在才放出來。
因為樓衡當時對給顧言冒名報名的事情非常惶恐。
所以他贊揚顧言的自拍視頻里,可以說是搜腸刮肚,把各種好話都安在了顧言的頭上。
如果放在短片開頭,那觀眾看了必然覺得肉麻的厲害。
但放在行將結束的階段,卻完全是一位至交好友在動情描述顧言偉大的品格。
效果只能說意外得給力。
最后是老王以班主任的身份短暫出鏡。
略略提及顧言大一考試周完成三十門考試且全部滿分通過,還建立了一個優秀創業項目的事情。
短片到此戛然而止。
顧言表示非常滿意。
嘿嘿。這篇推文最大的優點就是真實,憑我的優秀本質,哪里需要花里胡哨地進行過多藝術加工,照實描寫就好!
又把推文和視頻看了一遍,顧言臉都笑歪了。
不過下一秒,他像是發現什么,立刻向喻盈盈問出疑惑。
“怎么全是我的形象描述啊?我們的那個,第三方購物推薦平臺的項目呢?就最后讓王老師提一句嗎?”
這個時候,喻盈盈那里似乎也把事情安排好了,放下發燙的手機,她白了顧言一眼,之后解釋道。
“笨蛋!學校的官微能讓我們打廣告?況且不同媒介有各自的特點,學校官微本來就只適合給你這個項目建立者鍍金,實際做項目宣傳,我有更好的平臺!”
說完,她又拿過顧言手中的平板電腦,一番劃拉后,把它又推到顧言面前。
趕忙拿起來,里面竟是臨城,江省,乃至整個華東發行量都數一數二的《臨江晚報》官網。
占據最大版面的,正是今日發行晚報的電子版。
稍微操作了兩下,顧言很快按照喻盈盈的指導,在A2版面的左下區域,找到了一篇報道。
《兩項大獎,五十三份專利申請,下一個商界新星?》
副標題則是【“互聯網+”創業大賽金獎與華國大學生創業先鋒獎,被臨大準大二生收入囊中!】
臥槽,還能上報紙,顧言沒想到所謂的大陣仗,真能搞這么大。
關鍵這個“互聯網+”創業大賽金獎,還有華國大學生創業先鋒獎,他這個獲獎者本人怎么都不知道呢?
“‘互聯網+’創業大賽是正經比賽,也是近期符合我們項目領域的比賽,本來報名時間截止了,不過我們學校的一個老師是組委會的,把我們放進去了,獲獎倒是意料之中,難道你對自己的作品沒信心?”
呵呵,當然有信心,就算對自己沒信心,也要對“黑科技瀏覽器”懷有無限信任吧!
所以轉而問起華國大學生創業先鋒獎。
“這個就是花錢買到的獎項,不過花錢也是要門檻的,所以一般來說。是個有含金量的獎項。”
給喻盈盈比了個明白的手勢。
顧言原本還想著用“黑科技瀏覽器”給賴仕用使點絆子,下點黑手。
但現在看來都沒什么必要了。
賴仕用那幾條微博已經發酵完畢,微博內文里藝術加工過的那些“黑料”逐漸被粉絲全盤接受,老院士的風評急轉直下,其他幾個被提及的人物,也開始遭受到不同程度的人身攻擊。
唯獨有關顧言的那條微博下,評論區畫風卻是完全不同。
“賴老師是不是弄錯了,看顧言的身世就是您老一直關注的弱勢群體,不要再攻擊小顧了好嗎?”
“我覺得還應該向小顧道個歉吧,為了打工掙學費,哪里有這么多時間去搞研究,而且大一就滿分通過三十門考試,已經超級厲害了!”
“顧言的創業項目都上報紙了!賴老師您之前不是還憂慮我們華國大學教育與社會脫節嗎,現在又指責說顧言醉心名利,太沒道理了。(皺眉皺眉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