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 綠水青山村又村
- 老狗草根1
- 2016字
- 2022-01-25 21:29:19
我和新娘向山腰攀登,拐了兩個曲折,已經接近人家的門口了。忽然聽到家里有人高聲說話的聲音,是一個女人的嗓音,好像在數落什么:“你一天到晚就是賭,賭!喝,喝!你是存心要氣死你大哥不成?我也不知道我前世的作了什么孽的,攤上你這樣不爭氣的丈夫,我快要被你氣死了。明兒你一紙休書讓我回娘家就此干凈算了!”
女的嗓音之后,我們又聽到男的嗓音了,但口齒有些不太清楚,不過大致上能聽得懂的:“我賭,我喝,又怎么啦?怎么啦?嗯——?這些都是我大哥的銀子!我賭光了,喝光了,我還可以向我大哥要呢!我大哥,他可比你娘家闊多了!你娘家有個什么銀山?你不讓我喝,不讓我賭,難道是你娘家的錢?嗯?你說呀!你說呀!”
聽到這里,我們感覺好像是夫妻兩個在吵架說出的話。我們覺得這戶人家我們是不太適宜進去的了。于是稍停頓了一下,準備從這戶人家的門前走過去,再走過一段山路,到另一戶人家去歇息。不料,當我們正準備邁步子的時候,女主人在門口望見了我們。女主人對我們說:“請問你兩位是……?你們不是本地人吧?你們到這里有何貴干啊?”
我連忙回答說:“大姐好!——不瞞大姐您說,我倆是外地的人出來旅行的,走到貴地,有點累了,想找個人家借張板凳歇息的,最好再討口水喝。……”
女主人接話道:“那好,快屋子坐,屋子坐。——唉唉,說來不怕兩位客官笑話,這位是我丈夫,就是有點喜歡喝酒。你看,今天又喝多了,要惹客官笑話了!”
我倆跨進門檻,女主人利索地端了張條凳讓我們靠門邊坐下。同時我們看到男主人歪坐在坐榻上,圓胖胖的臉,滿臉通紅,眼睛也紅紅的。男主人看見我們,就斜著眼睛問:“你們是從哪里過來的?可是從我大哥那里過來的?”如果說男主人剛才說話已經不怎么清晰的話,現在則更加口齒不清了。
男主人的話我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我們只好笑笑。
男主人沒有要求我們回答,就又提出新的問題了:“唉,你兩位從我大哥那里來,我大哥可曾請你們喝酒?”女主人在旁邊罵道:“你胡說八道你,叫你少灌點你卻拼死的灌,不喝到這個熊樣不罷休。”
男主人斜著通紅的眼對女主人說:“你啰嗦個啥?我跟人家說話呢!”接著又對我倆說:“你們從我大哥那里來,可曾要打燈籠?”
女主人罵道:“你又發熱大胡說了你,這時中午,太陽好好的要打什么燈籠?”
男主人又斜著紅眼不服氣地說:“怎么啦?大哥叫打燈籠,就打燈籠,他們敢戴斗篷不成?”
女主人道:“既然你大哥那么有能耐幫助你過活,那你為什么不聽你大哥勸說呢?”女主人這句話剛剛說完,男主人就歪在坐榻上打起了響亮的呼嚕了,他半張著嘴。
女主人輕輕地嘆了一口氣,然后對我們說:“兩位客官稍等一等,我這就過來。”她走進房子的里間,很快又走出來,手里捧來了一條薄薄的被子,給剛剛睡著正在打著響亮呼嚕的丈夫蓋上。而后回頭對我們說:“兩位客官稍等一等,水馬上就要燒開了,我這就給兩位端來。”
女主人動作利索地走進了另一邊的廚房間。廚房里好像有人正燒著柴火呢。
一會兒,女主人給我們端來了兩木碗茶。我和新娘一邊慢慢喝著茶,一邊跟女主人聊起了家常:
……卜家村的大部分人家都姓卜,很少有外姓。而我們歇腳、飲茶的這戶人家也是姓卜。前面男女主人提到幾次的“大哥”,正是男主人的大哥,姓名卜式。大哥一向以畜牧為生,最擅長的就是畜牧。眾多的牛羊,似乎成了他形影不離的伴侶。牛羊的吃喝拉撒,牛羊的繁殖后代及防病治病,他都調理得井然有序,安好無損。他父親離世的時候,還留下一個幼小的兒子即卜式的小兄弟。卜式慢慢地把小兄弟——這個女主人的丈夫撫養大。女主人嫁給卜式的小兄弟之后,弟兄兩個就開始分家。這弟兄兩個分家,不曾需要任何長輩人主持公道,沒有討價還價,也沒有吵架打架,更沒有對簿公堂,就順利地完成了清官也難斷的家事。那么,這“家”到底是怎么分的呢?很簡單:卜式把土地、房產以及一切財物都給了這個小兄弟和弟媳婦兒,自己只要了一百多雙羊及幾頭牛,把這些牛羊帶到山里去牧養,在山中搭建了幾間房,有時候也在山洞里住宿。就這樣,風雨陰晴,寒來暑往,隨著時光的流淌,羊生羊,牛生牛,十幾年過去了,牛羊的家族已經變得非常的龐大,卜式的財富也累積得十分驚人。他自己又購置了新的土地和新的房產。而他的小兄弟所分得的那份家產,卻早已吃喝賭了個精光光。
大哥卜式當然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小兄弟熬窮日子呀,他又把自己日夜辛勞掙來的財富分給了一部分給小兄弟,這樣不止一次。他還囑咐小弟弟:懶惰者致窮,好吃好賭者致窮。對大哥哥的話,小弟弟表面上表示無異議,但屁股一轉,只要離了大哥哥,他便會舊病復發,積習依然。妻子只是經常地數落他,但最終也拿他沒有辦法。
唉唉,扶貧濟困,乃善良之舉也,如何扶貧濟困,則學問大得很,方式方法也太值得好好研究探討的了。
……我們喝完茶跟女主人聊了一段時間的家常后,男主人,一個賭徒,一個酒鬼,依然在呼呼大睡著。我們向女主人表示了謝意,告別了。至于大哥卜式后來如何的賑災,如何的捐贈財物給國家用于邊境防務等事跡,是我們后來才逐漸了解的,但了解得很是不夠詳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