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職場!職場!(六)
- 我們八五后
- jjjlsl
- 2768字
- 2022-01-26 12:34:44
經過幾個月陸續的存土,文旅街項目里面到處都堆滿了土,除了必須留的道路外,只要是有一點空間,就連地下室都堆上了土,成功地讓外界看到了正在施工的假象。
就這樣,“活下去”戰略讓現場施工環路變成了單行道,狹窄的道路兩旁堆滿了土方,稍微大點的車就無法調頭,嚴重地阻礙了車輛行走。
這也就為后來總包拒絕進場復工提供了良好的借口,區政府市政府協調時總包就可以這樣說:“您老看看場子里到處都是大土堆,連能走車的路都沒有,我鋼筋運輸車進都進不來,再加上沒有垂直運輸、沒有材料周轉場,工人就是來了也干不了活啊!”
于是各方面的壓力來了,為了創造條件讓總包進場施工,經過幾番論證研究,總經辦下達了“排渣”的指令。
由于有了上次勸諫子執差點被辭退的經歷,這回大家都老實多了,他們這些“當兵”的就是要打仗,仗怎么打他們說了不算,能不能打贏也不是他們能說了算,那就閉嘴保持沉默,先“活下去”再說吧。
就這樣,前面費盡周折拉進來的土方,現在要以排渣的名義再倒運出去。
“你們工地是怎么回事,一會兒進土一會兒又出土的?”土方單位小王嘲諷地問道。
“這不正對你的口兒嗎,不缺活兒干。”子執說道。
土方單位在外排點這里按外排土方量收錢,拉到別的工地直接回填賣土再收錢,這就是土方暴利的潛規則,也是各方勢力角逐的斗獸場,當然這里面也夾雜著多方面的利益,不能細說,要知道想要辦出一套合法的土方外排和運輸的手續那可不是跑跑便民窗口、動動嘴皮子就能搞定的事。
“我覺得你們工地變成現在這樣,很可能是當初強拆寺廟,佛祖在懲罰你們……”小王一向口無遮攔。
“你可不要亂說話,我就當沒有聽到啊。”子執說道,小王鄙夷的看看他扭頭繼續發土票去了,因為場地的限制,白天要在場內用小車倒運到西門大門口,晚上再從門口用大車拉出去。
和進土一樣,排渣運動同樣受到了各個部門的阻撓,過程的艱難不難想象,這里就不再重述。
“領導,狗日的總包保安又把工地大門給鎖了,現在我們負責打掃的零工都不讓進。”子執聽著旁邊的老陳在給馬泉匯報工作,心里憋的難受。
當初子執擔心的問題還是爆發了,這么大的項目全部給一個總包的隱患就是這樣,資金一步跟不上,全盤皆輸。
這已經是自停工以來第四次與總包類似的交鋒了。
排渣運動結束后,公司高層聯合市委市政府一起對總包施壓,要求立即進場施工,力求在今年雨季到來之前將剩余基坑的地下主體完成,因為基坑東側緊臨著成臺公園的人工湖和一個居民小區,有坍塌的重大風險,所以必須盡快完成主體施工以便進行回填土。
可是總包又繼續提出條件:一是要求工地不得因環保等政府因素停工,再有要求占市政大街中斷交通以做臨時鋼筋料場,最后也就是核心問題,要求甲方付清之前的進度欠款。
看到總包發來的公函,向中誠啪地甩到了桌子上,一向斯文的他口里大罵一群流氓。
張國家和馬泉站在一邊,他們來送文件之前就做好了心理準備,所以看著領導發怒并不感到意外。
誰都知道,總包提出的要求除了要錢之外其他的大都是在扯淡,而沒錢是公司目前最大的軟肋。南亞銀行的人已經來工地考察了三次,啟動資金還是沒有融到。
當時銀行過來考察時,人只要一進工地大門,埋伏在樓里的工程師們就各自帶著十幾個零工開始表演,有的敲打鋼管,有的往廢磚上打電鎬,有的就干脆來回的倒騰預制板,總之就是要做出施工熱火朝天的動靜,讓銀行考察的人回去匯報情況時,能給出積極的評價。
韓磊直接戲說:“我們都是一級演員,馬總你天生就是做導演的料。”
大家一起跟著哈哈,弄得馬泉也是一臉黑線。不過大家都知道馬泉沒那么小心眼,他不記仇。
要是換張國家那可就難說了,據說這個人以前是管人事的,當過總裁的秘書,這管起工程來,手段也是非常了得,事無巨細都能條理清晰地說出個一二三四五。
其實也對,作為領導想要管好工程只要管好手下的這群人就行,用他的話叫“讓專業的人去干專業的事。”
但是他要在公司立威必須先干掉個出頭鳥,正好進土時子執就冒出來了,借口是不積極執行公司指令,后來馬泉帶著整個工程部在會上力爭,暫時保下了他,給了子執一個月的考察期。這個出頭鳥沒干成,張國家立威失敗,急需找個猴來打一頓好讓所有的猴子都老實。
這個時候焦偉又冒出來了,因為家臨時有急事他給馬泉口頭請假,想著回頭再補錄請假手續,這在任何公司都可以說是再正常不過的情況,卻被張國家扣上了擅離職守的帽子,這回他牢牢地把握住了機會,借一個月的考察手段逼迫人事部強行斃掉了焦偉。
在焦偉的送別宴上,大家一致的炮轟張國家,當然這個局是不會邀請他到場的。很明顯,張國家這次立威也沒起到什么效果,只是把大家再次推到了支持陣營的對立面去,臭了自已圈里的名聲還暗自歡喜地唱獨角戲。
當然,這只是項目里的一個小小的插曲。
用陳大東的話講,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總是會有勢利的人就總是會有勢利的事,哪個公司都有明爭暗斗,見怪不怪。
經過幾輪艱難的談判,總包終于同意,在不支付總包工程進度款的情況下,由甲方找分包施工完成新增的主體工程,以搶在雨季來臨之前完成滏園大街的基坑回填工作。重大的安全隱患,總包也害怕。
于是,接下來就由成本口唱主角,一系列的招采動作持續了近半個月后,施工單位還是沒有談定。
苛刻的付款條件、壓縮到極致的成本和不可能完成的工期要求,以及項目在外臭名昭著的聲譽,讓很多投標單位都望而卻步。
子執所在的工程口開始不停地發函給成本口,言語肯切地表明厲害關系,要求盡快確定單位消除安全隱患。成本口便回函用流程來說事,請你們工程口的事項審批流程、減項簽證審批流程盡快完成,以便于我部進行招采流程及定標用印流程發起的工作。然后工程口再發函給成本口:請貴部測算出金額以便我部發起減項流程,OA審批完再走一遍競優后才能走直委事項流程……
就這樣拖拖拉拉一個多月以后,公司招到了本地的一家三級資質的小施工單位,讓他們干一級資質才能干的工程。要求提供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人員組織架構和資質證明等等一樣也拿不出來。
但是就是這樣的單位,也是公司求之而不得的。
可這并不代表總包也會接受,總包要求分包想進場要辦理進場手續,除了相關資料證明外最重要的是得先交四萬塊錢的管理費。分包哪里肯交,還沒掙到錢先給你交錢再說了你是誰啊?事實上自從停工以后,總包所有的人員除了項目經理和幾個主管就只剩下門衛了,現場文明施工、揚塵治理、臨水臨電等等都是甲方自己在管理,所謂的管理費也確實令人難以接受。
分包眼看一天天的進不了場干不了活,本來就搖擺的心開始打起了退堂鼓,要求解除合同并賠償已進場的材料和人工損失。
然后成本口開始啟動談判機制,最后愉快的談崩。
無奈總經辦再三研究決定由成本口再招一家分包進場,與第一家分包解除合同,于是前面說的招采動作再走一遍,中間還多了一道與原分包的清算工作。同樣的一堆流程審批過后,新的分包終于進場了,這回總包倒是也不管了,可是原分包就開始堵在那兒,不付清我的錢誰特么也別想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