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的日子過得既簡單而又乏味,整天就是做一些重復的體力活動,沒有一點技術含量,是個人都能干。然后除了干活剩下的時間就是吃飯和睡覺。
工地附近一般情況下都不是很繁華的地帶,出去也沒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再說了這里人生地不熟的,出去也很不安全。所以子執他們空閑時間也只能是待在工地里,與平凡生活做著困獸之斗。
大人們一般晚上會聚在一起,喝點小酒,打打撲克什么的。但子執他的感覺就只有孤單、枯燥,悶得快要發瘋了。那個年齡相近的大強除了吃喝就是抽煙、睡覺,與子執根本就尿不到一個壺里去。
沒辦法子執只能是自己想辦法找樂子了。
于是中間有一次回家,子執就把外公留給他的笛子帶了過來。等到了晚上,他就一個人去樓頂吹一會兒笛子,用來消磨這些漫長的時光。
外公在部隊的時候做的是文藝兵,后來回到地方上教小學,當了音樂老師,是遠近聞名的音樂家,吹拉彈唱那是樣樣精通。
當初外公還在世的時候,原本想著把自己會的東西都傳給子執。但是子執那時還小,都不怎么愛學,所以見他只對笛子感興趣,外公就把笛子送給了他。后來子執就成了小伙伴里最能“吹”的人。
他一開始并沒有從dou rai mi fa學起,只憑著感覺先能吹響了,然后自己慢慢的找音調。后來在外公的指導下他才漸漸的學會高低音和吐氣、換氣。漸漸的熟練了,一般的歌曲只要他會唱就能憑感覺用笛子吹奏出來,也用不著看樂譜,說起來還是很有音樂天賦的。可是后來外公身體越來越差,再想教他別的樂器也是有心無力了。
因此直到現在,他也只是會一個笛子而已。
所以每當夜幕降臨,就有一棟在建的房子樓頂會響起一段段優美的笛子聲,時而婉轉悠長,時而有力鏗鏘,時而舒緩低沉,時而緊湊放張,仿佛是在上演著一場音樂盛宴。
“是誰吹的笛子啊?還怪好聽的呢!”有工友問道。他們坐在樹下欣賞著子執的表演。
“就是老劉家的那個小子啊!”大強回答道,他見過子執的那根笛子,黢黑黢黑的。
“哦,原來是那個大學生啊,還真是有才呢。”眾人贊嘆道。
聽著工友們的贊美聲,老劉也樂開了花,呲~的一聲嘬了一小口白酒,啊~的一聲咽進了肚子里,心里是要多爽就有爽。
在他們眼里,上了高中就算是大學生了,他們還不知道,以后的大學生遍地都是,就連研究生、博士生也都隨處可見了。到那個時侯幾千元的大學生一抓一大把,上萬元的農民工卻不怎么好找了。而這些個大學生正是他們做農民工的父母含辛茹苦的培養出來的!多么的諷刺。
這一天晚上下了工,子執吃飽飯沒事干,像往常一樣拎著笛子就上了樓頂。這時白天嚴熱的天氣也開始慢慢散去,時不時的有一陣小風吹過,讓人感覺無比的愜意。
“滄海一聲笑,
滔滔兩岸潮,
浮沉隨浪只記今朝。
蒼天笑,紛紛世上潮,
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
子執吹了一段他最愛的《滄海一聲笑》,頓時感覺神清氣爽,豪情萬丈,一天的勞累也跟著一起煙消云散。誰知他的嘴剛一松開笛子,一陣古箏的聲音就從遠處不知道什么地方傳了過來:
“江山笑,煙雨遙,
濤浪淘盡,紅塵俗世記多嬌。
清風笑,竟惹寂寥,
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
這是有人在與他對韻啊!子執趕緊拿起笛子繼續對上:
“蒼生笑,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癡癡笑笑……”
笛子與古箏真是古典音樂的絕配,子執與對方你一段我一段交替著和奏,演繹了笛箏合鳴,真的就好像是電影《笑傲江湖》里那兩個知音在小船上的情景,那兩人戰死之前對視一眼,微微一笑仿佛在說:“得此知音,死又何妨?”
子執此時心情就是這樣,好久沒有這種酣暢淋漓的感覺了!郁悶的心情也隨之一掃而光,真想看看對面到底是誰,彈的一手好琴。
………………
這時李靜坐在窗前緩緩地抬起雙手,盯著身前的古箏發呆。
她回味著剛才的合奏,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最近幾天每到晚上總能聽到有人在吹笛子,學過古箏的她今晚沒忍住就接上了一段,沒想到這一接就剎不住車了,一段一段地彈了下來。
在安靜的夜里聲音能傳的很遠,也不知道遠處的那個人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他或者她到底是誰,但是好像能聽得懂她彈出的心事一般,這種感覺真得是很奇妙。
李靜心想:有機會真希望能見到這個人,到時候當面再跟他或者她好好地切磋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