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應(yīng)夢賢臣
- 聽我號令:大隋燕云十八騎
- 翱翔的燒雞
- 2076字
- 2021-12-11 17:35:26
最讓楊廣頭疼的事兒,就是皇位的穩(wěn)定性。
他雖然貴為天子,可說白了,就是五姓七望扶持上來的傀儡而已。
在經(jīng)歷了魏晉南北朝的幾百年亂世后,在西魏時出現(xiàn)了八位柱國大將軍。
柱國宇文泰,是西魏的權(quán)臣,奠定了北周的根基,他兒子宇文覺稱帝,歷經(jīng)五帝,總共二十四年。
后來被借用妻子一家勢力的楊堅所取代,建立了隋朝,楊廣率兵滅陳,天下一統(tǒng)。
北周雖然早就已經(jīng)沒了,可八柱國的勢力還在,還有關(guān)隴地區(qū)的五姓七望,都是可以威脅到皇權(quán)的人。
因為有了太多次的前車之鑒,楊廣清楚的知道,倘若自己的子孫弱一些,楊家的天下很有可能就會被獨(dú)攬大權(quán)的臣子某逆了。
現(xiàn)在最重要的事兒,就是打擊這些豪門貴族。
想的簡單,可具體怎么做,又應(yīng)該怎么實施呢?
這是困擾著楊廣的難點(diǎn)。
讓他夜不能寐!
今天喝了湯藥,好不容易睡著了,卻做了一個夢,項羽長著神魔的翅膀,飛天遁地?zé)o所不能,撕碎了一切。
覆滅了八柱國,撕碎了五姓七望。
并且還協(xié)助自己,摧毀了高句麗、擊敗了匈奴,繼漢朝三百年亂世之后,又一次的連通了西域之地,重新將西域納入了大隋的版圖之中。
通駛海洋,萬國來朝!
開創(chuàng)了史無前例的大業(yè)盛世。
可惜,美夢再美,終究只是一場夢。
早朝之后,楊廣就把夢里發(fā)生的事兒,隱晦的給大臣們說了一遍,想問問看是什么意思。
“恭喜皇上,這應(yīng)該是上天賜給皇上的賢臣啊。”
大臣齊自明拍馬屁道。
一群人也紛紛拍起了馬屁。
但,卻有一位趾高氣揚(yáng)的人走了出來:“皇上,這不過只是一場普通的夢而已,你又何必較真呢?”
他叫鄭凱,是沛國公鄭澤的胞弟,任吏部尚書,朝廷的三品大員,出身滎陽鄭家,絲毫不給楊廣面子。
“可滅了高句麗,是朕的生平所愿。”
楊廣語氣不善,道:“莫非,鄭愛卿覺得,我堂堂天朝,滅不了一個區(qū)區(qū)高句麗?”
“高句麗國人狡猾無比,先皇在世時,也沒能將其剿滅。”
鄭凱道:“臣以為,皇上剛剛登基,應(yīng)該穩(wěn)住朝局才對。”
“鄭尚書,你覺得朝局不穩(wěn)嗎?”
宇文化及借題發(fā)難:“有誰在霍亂朝堂啊?你不妨大聲的說出來,讓我們聽聽。”
鄭凱憤恨的瞪了宇文化及一眼,如果沒有他在暗中相助,登基應(yīng)該是楊勇才對,而不是楊廣。
當(dāng)年,鄭家可是花了大代價來投資楊勇的!
可惡的宇文化及。
“看來,鄭尚書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了。”
宇文化及道:“皇上,臣以為,齊大人所言極是,皇上昨夜所夢,就是天上的神明,給了皇上的暗示,我隋朝在皇上的帶領(lǐng)下,必定能夠滅了高句麗、擊退匈奴萬里,再次連通西域,萬國來朝,成為比大漢還要偉大的朝代,皇上也會千古留名、萬古流芳。”
眾人吹捧:“宇文大人所言極是。”
五姓七望在朝堂上的大臣們,卻是一臉嗤笑、面帶驕傲,沒有我們這些家族的支持,你楊廣連皇位都坐不穩(wěn),還妄想消滅高句麗?
簡直是癡人說夢!
就連楊堅都是他們扶持起來的傀儡,也要看他們的臉色行事,區(qū)區(qū)一個楊廣而已,又能泛起什么風(fēng)浪。
“皇上夢中的那位長著翅膀、可以飛行的項羽,代表了什么意思呢?”
獨(dú)孤贊是楊廣的舅舅,在朝堂上,力挺楊廣。
這也是古代的帝王們,在剛剛登基時,對付先皇時期大臣們常用的手段,聯(lián)合舅舅外公這些外戚對抗,等自己坐穩(wěn)了皇位,舅舅外公該貶的貶低、該殺的殺,就要扶持自己的心腹大臣們建功立業(yè)了。
如果玩脫了,就會被外戚專權(quán),最有名的就是東漢末年、外戚專權(quán)。
齊自明道:“這很容易,那人應(yīng)該是項羽的后人,亦或者是姓項,長了翅膀,是不是就是說對方叫項翅、項膀或者是項翅膀呢?”
楊廣眉頭一皺。
連自己名字都不咋地的人,能有什么本事?
還是齊自明理解錯了!
那么,對方會叫什么呢?
或許,這真的只是一場夢?
暫且先不管那么多了,還得想辦法,先對付這些五姓七望的人。
鄭凱又道:“皇上,自先皇延續(xù)前朝的科舉制度以來,選拔出來的官員沒有一個中用的,今年的科舉,還要舉辦嗎?”
“臣以為,應(yīng)當(dāng)取消科舉,官員由大臣們相互舉薦,能臣巨將舉薦的人才,絕不是庸才,可為朝廷所用。”
楊廣心中冷笑,朝堂被你們的人把持,朕用科舉選拔出來的人才,在干事的時候,總是被你們刻意的刁難,怎么可能能把事情做好呢!
還繼續(xù)讓你們舉薦官員,用不了多久,朝廷上下,都將是你們的人,真到了那個時候,你們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能換了我這個皇帝。
雖然都明白這個道理,但是,他們卻沒有互相拆穿,還給彼此保留著最后一點(diǎn)臉面。
楊廣道:“鄭愛卿,科舉乃先皇給朕留下的選拔良才的方法,朕怎敢忤逆先皇的意愿啊,朕可不想做不孝子,你也不用再勸朕了,科舉肯定是要搞的。”
“臣遵命。”
鄭凱是吏部尚書,負(fù)責(zé)管理全國的選授、勛封、考課,簡單的說,就是所有的官員任職,都需要有吏部的任命才行。
這也就造成了鄭凱是科舉總考官,所有考生的文章,他都需要過目,尋找到了好的文章之后,再呈交到楊廣的面前。
無論是科舉考試,還是舉薦官員,鄭凱都能第一時間,先把他們鄭家人安排進(jìn)去。
退朝后,楊廣坐在御花園,近乎絕望的看著天空,五姓七望就像是長在農(nóng)田里的參天大樹,不拔出,農(nóng)田無法長莊稼,想要拔除,卻沒得力干將。
這讓楊廣有種一拳打在了空氣上的無力感。
這時,美艷的蕭皇后走來,身后跟著兩名宮女:“皇上,你這是怎么了?”
“朕沒事,你怎么來了?”
“我聽人說,皇上在御花園里苦惱,就帶來了一些民間的小吃,讓皇上嘗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