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多址接入技術

多址技術是無線通信演進的基礎技術,它的突破促進了移動通信系統的升級換代[1]。前四代的移動通信系統均基于正交多址接入(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OMA)技術[2],如圖1-1所示。

圖1-1 移動通信系統中的多址接入技術革新

第一代移動通信系統(The Firs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1G)采用的是頻分多址接入(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技術,FDMA將通信頻段分成相互正交的子頻段,再將不同的子頻段分配給不同的用戶,每個用戶占用其中的一個子頻段。

隨著數字移動系統的到來,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The Secon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2G)引入時間維度作為通信資源,被稱為時分多址接入(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技術。在TDMA中,每個用戶被分配在一定的時隙中傳輸數據,不同用戶之間共享相同的頻譜資源,這樣就提高了頻譜的利用率,在接收端,每個用戶通過信令選擇使用的幀,解調出自己的數據信息。TDMA接收機的復雜度隨著數據速率、調制階數及天線數目的增加而增加。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The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3G)采用碼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技術。CDMA提出信道共享的概念,非常適合進行寬帶網絡(Wideband CDMA,WCDMA)的部署。在WCDMA中,通過給用戶分配擴頻碼來擴展發送信號的帶寬,為圖像、音樂、視頻等多媒體服務提供了一定的基礎支持。WCDMA技術處理的復雜度也是隨著數據速率的增加而增加,這就造成WCDMA擴展的寬度需要更大的處理增益來提高路徑間干擾的抑制能力。

為了進一步滿足更多用戶的接入和提高頻譜效率,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The For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4G)采用正交頻分多址接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技術,并繼續使用信道共享技術[3],給不同的用戶分配不同的子載波,子載波之間滿足相互正交的關系,這樣有利于提高頻譜的利用率和系統的抗多徑干擾能力。OFDMA技術通過利用時隙和頻帶子載波,能夠保持靈活的資源配置,并能夠使可利用的信道帶寬在期望值的范圍之內。由于使用循環前綴和頻譜域信號處理,接收端的復雜度是可控的。

1G到4G均采用OMA的方式,例如TDMA、FDMA和CDMA,正交的資源分配到每個用戶以避免用戶間干擾。即一個正交資源只允許分配給一個用戶,不同用戶之間不會產生干擾。但是這種方式嚴重地限制了小區的吞吐量和設備連接的數量。隨著物聯網(Internet-of-Things,IoT)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有限的頻譜資源和不斷增加的系統容量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OMA受到頻譜效率與接入能力的限制,難以滿足未來移動通信應用多樣化的需求[4]。因此,面向5G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術引起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5]。在NOMA系統中,不同用戶允許通過功率復用使用相同的資源,如時隙和頻譜。NOMA通過迭代編碼發送新信息,在接收端利用串行干擾消除(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技術消除資源共享產生的干擾。NOMA的一些技術已經被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采納為標準,例如多用戶迭代傳輸(Multiuser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MUST)、大規模機器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

1.1.2 5G技術

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The Fif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5G)作為新一代的移動通信技術不僅能夠加快用戶移動上網速度,更能促進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是未來移動通信市場的重要增長點,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和經濟價值。5G有以下三個基礎特點:第一,更高的傳輸速率,峰值速率可達到20Gbit/s;第二,高可靠性,更低時延,最低延遲時間為1ms;第三,高容量,海量物與物之間的連接數量,在1km的范圍內,不僅能讓超過100萬臺的物聯網設備連接到網絡,還能讓每臺設備的傳輸速度達到100Mbit/s。

在全球關于5G技術的研究進展中,各地組織及研究機構通過不同的途徑在5G技術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朝著5G終端形態的多元化、融合化以及應用場景的網絡化、智能化的目標不斷前進。為了實現較高的峰值速率和頻譜效率,包含大規模多輸入多輸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MIMO)、毫米波(Millimeter Wave,mmWave)、移動邊緣計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新型多載波調制、無線能量收集(Wireless Energy Harvesting,WEH)、全雙工、多址接入等在內的技術能夠滿足5G的發展需求[6,7]。而多址技術中的NOMA技術能利用廣域覆蓋的遠近效應解決小區邊緣用戶容量受限的問題,獲得比OMA更高的容量增益。因此,NOMA憑借其巨大的研究價值和實用價值,成為目前研究的重點并被廣泛應用于不同的移動通信場景中。另外,現有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理想硬件或者理想信道狀態信息下,在實際系統中,硬件或者信號傳輸的信道并不是完美的,考慮硬件損傷和信道估計誤差對系統性能的影響,為實際的系統設計及性能分析打下一定的理論基礎,使NOMA的大規模商用有望達成。通過研究多址接入技術中的NOMA技術,為多址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有助于推動5G快速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水县| 阿坝县| 武穴市| 凌源市| 乐都县| 新干县| 孙吴县| 甘洛县| 赤峰市| 比如县| 辰溪县| 衡阳县| 南岸区| 余江县| 鄂伦春自治旗| 瓮安县| 仁怀市| 张北县| 德化县| 临夏县| 宁安市| 集安市| 石泉县| 泸州市| 河东区| 资阳市| 杂多县| 马边| 灯塔市| 彭阳县| 通海县| 太仓市| 嘉兴市| 石台县| 安新县| 封开县| 定边县| 岐山县| 财经| 绥阳县| 湘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