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品茶

劉備府上書房內(nèi)。

劉備,糜竺,陳登主次坐定。

“玄德公,今日登與子仲深夜拜訪,是為了徐州之事。”劉備左側(cè)的陳登率先開口道。

劉備沉默了,“備恐怕要讓二位失望了。”

“陶謙將亡,二子無能,徐州周圍虎狼環(huán)繞,非公無以安徐州。”陳登接著道。

“我今日已經(jīng)接受了陶使君為我向朝廷表的豫州刺史一職。”

陳登與糜良的眼中掩飾不住的失望。

“若無公,徐州百姓怎么辦?”

“是啊,是啊。”糜竺附和著陳登的話。

“若徐州有事,備必然傾力相助。”

三人的談話終究讓兩人失望而歸。

“既然玄德公不愿做那不義之事,那么罪名皆讓我陳登一人擔(dān)了。”陳登在路上如是向糜竺說道。

“加竺一個,陶使君若亡,只有玄德公能做得起徐州的主人。”

夜色下,兩人的腳步越發(fā)的堅定。

...

劉備在兩人走后,走到庭院內(nèi),望著天邊的月亮,喟然長嘆。

良久,良久,終是回房歇息去了。

一大早,劉備就起來穿戴整齊,坐上裝有昨日讓仆人買好禮品的馬車,向著城外駛?cè)ァ?

劉備來到石屋前時。

糜良正在進行苦逼的練字生涯。

糜良是在高平之戰(zhàn)后,讓曹操逃離了之后,戰(zhàn)場的主角就已經(jīng)發(fā)生了轉(zhuǎn)變,這個時候已經(jīng)沒有他的事了,再加上家書相招,故而他向關(guān)羽辭行回了徐州。

在兄嫂那住了幾日,就回到上山跟著鄭玄繼續(xù)學(xué)習(xí)了,糜良的到來倒是讓整個山上沒有了尋常日里的冷清,重新熱鬧了起來。

這主要的功勞恐怕要歸功于糜良與鄭益的每天吵鬧。

兩人的年紀(jì)雖相差了有將近十歲,但相處的卻格外和諧。

鄭玄對于自己兒子與弟子之間的打鬧倒是樂見其成,因為雙方都有分寸,知道對方的底線在哪里,故而雖是玩鬧倒是無傷大雅。

倒是鄭益的妻子慧娘每次都說鄭益,而后鄭益就說些你儂我儂的情話,慧娘就會滿臉通紅的躲在一邊。

劉備奉上了禮品,并訴說了情由。

“子干,子干去世已有三年了吧。”鄭玄望著面前的劉備感慨道。

“心之憂矣,曷維其已。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絺兮綌兮,凄其以風(fēng),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鄭玄情不自禁脫口頌出《詩經(jīng)·綠衣》的內(nèi)容。

這首詩原來是用來悼念妻子,在這里他用來悼念故友盧植了。

聽此言,劉備也是情不自禁露出眼淚來。

“我聽我那弟子提起過你,是個能守仁義的。”

劉備露出疑惑的表情。

“就是糜良糜子能。”

“哦,原來子能竟然是師伯的弟子。”劉備頗有些驚訝,糜良拜鄭玄為師,本就沒有大張旗鼓的宣傳,故而知道的人不多。

糜良本想要用鄭玄的名頭去見劉備,沒想劉備自己送上門來,見面見的如此順利,并且還聽取了他這個少年的計策。

所以糜良就沒有提鄭玄之徒這個名頭了,劉備自然也就不知曉。

劉備出來后,發(fā)現(xiàn)糜良,陳群,鄭益,孫乾正圍在一個案幾周圍。

看到劉備,四人起身行禮,劉備同樣回了一禮。

“諸位,剛才在所做何事?”

陳群一板一眼的道,“子能手里有從蜀中來的茶餅,剛才子能正在改造技藝。”

“良觀現(xiàn)在的煮茶手法太過粗糙,飲來太過苦澀,回味不夠香甜。就稍作改進。”

“良將此法稱為煎茶法。”

“第一步,先用竹夾將茶餅取出,放在火上炙烤,而后放在紙?zhí)賰?nèi),此紙?zhí)佼a(chǎn)自會稽剡縣,產(chǎn)量極為稀少,此剡藤紙薄、輕、韌。”

剛來的劉備對此紙很是好奇,“這紙比蔡候紙要好用很多。”

“那是自然,這是糜家往會稽郡的商隊帶回來的,管事人初覺得新奇,便帶了回來。”

事實上,糜良也是嚇了一跳,還以為有別人穿越了過來,改進了造紙術(shù),因為這紙的質(zhì)感與現(xiàn)代紙張的質(zhì)感相比已經(jīng)不遑多讓了。

糜良再細(xì)細(xì)問下去,才明白縣中原本有人自洛陽學(xué)過蔡候紙的制作工藝,回來也不弊帚自珍,傳于縣中人,故此剡縣以造蔡候紙出名。

而在剡城有戶人家造紙時誤將古藤加入其中,沒想到發(fā)現(xiàn)盡然比蔡候紙質(zhì)地更好。

而后,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說與親朋好友,從而使剡縣人不斷實驗加入古藤的比例,從而得到這更加優(yōu)異的剡城紙。

要是糜良了解這剡城紙的歷史就會知道,剡藤紙以薄、輕、韌、細(xì)、白,瑩潤光澤,堅滑而不凝筆,質(zhì)地精良著稱。

但是這紙在明成化,弘治年間絕跡了,從而這種紙只見于史料,不聞于世了。

事實上,與剡城紙同時代的還有左伯紙,左伯紙質(zhì)地也是很是優(yōu)異,有壽、繁、古、韌的四大特性,質(zhì)地均勻輕薄,韌性大,有百折不損的說法。

這個時候已經(jīng)出現(xiàn)紙,簡牘互用了,但因為蔡候紙不易保存,而左伯紙和剡城紙沒有普及,所以這時人們還是習(xí)慣于簡牘。

但到了西晉國家的一統(tǒng),造紙業(yè)的發(fā)展,人們?nèi)找鎾仐壉恐氐暮啝D(zhuǎn)而投向紙的懷抱了。

很多小說里說的是回到三國改進造紙術(shù),但人家東漢時候的造紙術(shù)不需要你改進,自然蓬勃的發(fā)展。你最多能改進的也就是竹紙,因為這時的竹紙易碎,不像明清般質(zhì)地柔軟,著墨清晰。

糜良掠過了剡城紙,繼續(xù)說起了煎茶法的經(jīng)過,“第二步,等到餅茶冷卻之后,將其放入“碾”中磨成粉末。”

“第三步,接著用“羅”(篩子)來篩濾茶末,篩下來的粉末盛于“合”(盒子)內(nèi)。”

“剛剛就在篩濾茶末。”

“第四步,先注水于茶釜內(nèi),然后放置于風(fēng)爐上煮沸。”

糜良邊說手上的動作并沒有停,讓他們直觀看到煎茶法的經(jīng)過。

“第五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們要知道水分為三沸,當(dāng)燒水出現(xiàn)“魚目”氣泡、“微有聲”時,即為第一沸;再加入適當(dāng)分量的鹽花來調(diào)味。當(dāng)釜邊水泡像泉涌般上沖時,即為第二沸。

用勺子取出一瓢放在一旁,一面以“竹夾”在茶釜中心循環(huán)攪動,并用“則”(一種量器,用竹、銅等材質(zhì)制成匙或箕狀)量好茶末倒入釜中心。

等待片刻,茶湯如奔濤濺沫,則為第三沸,此時將先前取出的第二沸倒入沸水中止沸,使水停止?jié)L沸,以培育湯花。湯花薄的稱為“沫”,厚的稱為“餑”,細(xì)輕的稱為“花”。”

“最后一步,稱為酌茶,香味濃重的部份﹐是鍑中煮出的頭三碗。后面煮出的茶就稍次之了。”

待育華好后,糜良將茶的前三碗盛出放在岸幾上,“諸位,請吧。”

“稍后,我還將再煮一輪茶,你們商量著看哪三位先飲。”

劉備率先開口道,“備本就是不請自來,諸位先飲,備留待下一輪。”

劉備這一番話讓陳群他們?nèi)诵闹幸慌膊煌妻o,“那我等先就不客氣了。”

只見陳群他們?nèi)硕似鸩柰耄?xì)細(xì)品茗。

“果然是好茶,品下去口齒留香,清香清冽,讓人回味無窮。”孫乾放下茶碗贊道。

其余兩人也是應(yīng)聲附和稱贊道。

“你們再嘗嘗這第二杯茶。”糜良說著,再給他們?nèi)说股系诙琛?

抿了一口喝,陳群眉頭一簇,“果然味道,沒有第一杯茶好了。”

孫乾喝了好幾口,這才感受到兩杯茶的區(qū)別,“是不如第一杯。”

但是鄭益卻沒有感覺。

但在喝第三碗時,他們感覺更加明顯,都齊呼道,“這差別也太大了。”

糜良笑而不語。

一旁的劉備倒是聽的饞了,連忙讓糜良將第二輪泡上。

待劉備嘗完后,也同樣感嘆這茶前三碗的千差萬別。

“也不知子能從哪習(xí)得這神乎其能的煎茶法。”劉備被這茶驚嘆到了,發(fā)出了第二次的感嘆。

糜良嚇了一跳。

但好在劉備只是隨口一問,沒有窺探他人隱私的意思。

“此次上山,一方面是拜訪鄭師伯,另一方面,我是找子能和長文的。”

鄭益,和孫乾聽到這話,明白他們將要說正事,于是自覺告退了。

PS:剡藤紙,以產(chǎn)于剡縣(今嵊州市,新昌縣)而得名。西晉張華《博物志》載:“剡溪古藤甚多,可造紙,故即名紙為剡藤。

文中剡城紙的出現(xiàn)來歷過程是我編的,各位客觀看個樂呵,不要當(dāng)真。

剡城紙在西晉中被用做官府的案刺,公文,這是有史記載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大仙区| 玉门市| 广州市| 尚志市| 喀什市| 博爱县| 平远县| 洛扎县| 永仁县| 饶平县| 石棉县| 灵宝市| 镇平县| 光山县| 吉首市| 三穗县| 曲松县| 涡阳县| 香河县| 闽侯县| 宜春市| 宁陵县| 双城市| 普定县| 东明县| 介休市| 承德市| 洛川县| 峡江县| 沙雅县| 永定县| 呼伦贝尔市| 科尔| 日喀则市| 鹤山市| 万山特区| 文安县| 鄂托克前旗| 通城县| 平阳县| 德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