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布宮對面的廣場向布宮望去,布宮顯得并不雄偉,反而很靜謐,很寧靜。布宮前的白塔也很靜謐,我們信步拾級而上,人也并不多,但大家的臉上都很虔誠,很多人倚靠在白塔的欄桿上,背面就是布宮,也有人拿出五十元紙幣和布宮對比,將人幣宮三者合框。走下白塔,廣場的兩端都有安檢,不時有身著藏裝的男女混跡其中,跟隨的是拿著大小炮筒般的攝像設備的攝影師,原來他們是在拍片。
布達拉宮近在咫尺,以飽經千年風雨滄桑后的安寧,為你敞開塵寰靜默的門扉。遠看,千年的夙緣,千年的情愫,引著你,凝眸那對稱雅致而氣韻躍然的壁畫、屋頂和窗檐用木制結構,飛檐外挑,屋角翹起,銅瓦鎏金,用鎏金經幢,寶瓶,摩蝎魚和金翅烏做,脊飾。閃亮的屋頂采用歇山式和攢尖式,具有漢代建筑風格。透過陽光的縫隙,屋檐下的墻面裝飾有鎏金銅飾,形象都是佛教法器式八寶,有濃重的藏傳佛教色彩。柱身和粱仿上布滿了鮮艷的彩畫和華麗的雕飾。內部廊道交錯,殿堂雜陳,空間曲折莫測,如果置身其中,仿佛步入神秘世界。你有無盡的遐思想在胸中迸發,卻又發不出一句的贊嘆來。抬腳,跨過門檻,那份塵世的庸俗氣仿似已被摒諸門外,寧重的思緒隨腳步沉重起來。看到有香客焚香,閉目,將寄托的力量舉過頭頂,任煙絲飛揚,在清逸的檀香里靜心的安詳。十指輕輕閉合,跪拜,喃喃自語,越過時光的尺度,將期冀捂在深淺不一的掌紋中,默念一份約定的到來,等待未來的旅游,留下一個純粹的祈求,與紅山之上的草木枯榮。
布宮就靜靜地矗立在那兒,白墻紅瓦,靜靜地。我倚在白塔邊的石欄桿邊,久久凝望。你來,或者不來,它都在這里等你。人們說,到了LS,內心的蕪雜都會消逝,取而代之的是簡單明了。是的,XZ之行就是放空自己,就是再一次認識自己。不負如來不負卿,尊崇自己內心的安然。
要想進入廣場,還得安檢。身份證,口罩,行程碼,是標配。我們走進廣場,三三兩兩的人,這里一堆,那里一坨,有聚在一起合影的,也有趴在地上瞅著一堆水凝視的。我湊近一看,原來在陽光的折射下,布宮的影像正在水面上泛著金光,拍攝者可以將坐在水灘前的人與布宮完美地合在一起。
沒有人類想不到的,創造不了的!只是需要時間來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