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鄧將軍計破蘇州 張仲熊刀劈方貌

上回說到劉延慶一路攻破了宣州,兵分兩路去取獨松關、湖州各處,一面申報張叔夜。

張叔夜在常州正擬進兵,得報聽聞折了不少將佐,痛傷不已,一面申報朝廷,留下幾個偏將守城,就往無錫去了。

卻說呂師囊引著沈剛,逃回至無錫縣,正迎著蘇州三大王發(fā)來救應軍兵,為頭是六軍指揮使衛(wèi)忠,帶十數個牙將,引兵一萬,來救常州,合兵一處,守住無錫縣。呂樞密訴說兵敗一事,衛(wèi)忠道:“樞密寬心,小將必然再要恢復常州。”只見探馬報道:“宋軍至近,早作準備。”衛(wèi)忠便引兵上馬,出北門外迎敵,早見張叔夜軍馬勢大,為頭是張伯奮、張仲熊當先,直殺過來。衛(wèi)忠力怯難加,軍馬不曾擺成行列,大敗而走。急退入無錫縣時,兩個早隨馬后入縣治。呂樞密便奔南門而走。鄧宗弼引著兵馬已奪了無錫縣,四下里放起火來。沈剛亦望南門走了回蘇州去了。衛(wèi)忠剛要逃,卻被張伯奮、張仲熊纏住,戰(zhàn)過數合,衛(wèi)忠吃二將一刀一錘斬落馬下。鄧宗弼等得了縣治,便差人飛報大帥。張叔夜與眾將都到無錫縣,便出榜安撫了本處百姓,復為良民。引大隊軍馬,都屯駐在本縣。

且說呂樞密會同沈剛,引了敗殘軍馬,奔蘇州城來告三大王方貌求救,訴說宋軍勢大,迎敵不住,兵馬席卷而來,以致失陷城池。三大王大怒,喝令武士推轉呂樞密斬訖報來。沈剛等告說:“張叔夜部下軍將,皆是慣戰(zhàn)兵馬,多有勇烈的人,更兼步卒都是兇悍,多曾慣斗,因此難敵。”方貌道:“權且寄下你項上一刀,與你五千軍馬,首先出哨。我自分撥大將,隨后便來策應。”呂師囊拜謝了,全身披掛,手執(zhí)丈八蛇矛,上馬引軍,首先出城。

卻說三大王方貌聚集手下八員戰(zhàn)將,名為八驃騎。一個個都是身長力壯,武藝精熟的人。那八員?

飛龍大將軍劉赟

飛虎大將軍張威

飛熊大將軍徐方

飛豹大將軍郭世廣

飛天大將軍鄔福

飛云大將軍茍正

飛山大將軍甄誠

飛水大將軍昌盛

另撥八員偏將同護中軍,分別是:呂助、許賓、王立、楊松、邊虎、倪綱、朱立雄、范正漢,

當下三大王方貌,親自披掛,手持方天畫戟,上馬出陣,監(jiān)督中軍人馬,前來交戰(zhàn)。馬前擺列著那八員大將,背后整整齊齊有三十二個副將,引五萬南兵人馬,出閶闔門來,迎敵宋軍。前部呂師囊引著沈剛,已過寒山寺了,望無錫縣而來。張叔夜已使人探知,盡引許多正偏將佐,把軍馬調出無錫縣,前進十里余路。兩軍相遇,旗鼓相望,各列成陣勢。呂師囊忿那口氣,躍坐下馬,橫手中矛,親自出陣,要與張叔夜交戰(zhàn)。有詩為證:

頭帶茜紅巾,身披錦戰(zhàn)袍,內穿黃金甲,外系彩絨絳。

張叔夜在門旗下見了,回頭問道:“誰人敢拿此賊?”說猶未了,陶震霆已從門旗下殺出,驟坐下馬,出到陣前,便和呂樞密交戰(zhàn)。二將交鋒,左右助喊,約戰(zhàn)了二十余合,呂師囊露出破綻來,陶震霆肋下打著一錘,砸下馬去。兩軍一齊吶喊,就殺過陣來,沈剛恰遇著趙譚,兩個交鋒斗到十合之上,沈剛回馬便走,趙譚來追,恰迎著方貌大隊人馬,兩邊各把弓箭射住陣腳,各列成陣勢。南軍陣上,一字擺開八將。方貌在中軍聽得說殺了呂樞密,心中大怒,便橫戟出馬來道:“爾等不過宵小之輩,如何敢來于我大軍對敵。”

張叔夜在馬上指道:“你這廝只是睦州一伙村夫,量你有甚福祿,妄要圖王霸業(yè)!不如及早投降,免汝一死。天兵到此,尚自巧言抗拒。我若不把你殺盡,誓不回軍!”方貌喝道:“且休與你論口。我手下有八員猛將在此,你敢撥八個出來廝殺么?”張叔夜道:“汝只管派兵前來。”方貌便點起劉赟、張威、甄誠、昌盛、楊松、邊虎、朱立雄、范正漢,張叔夜尚要點將,早有八將出陣來對敵,哪八個,乃是:鄧宗弼、張伯奮、張仲熊、陶震霆、黃一銘、王稟、李明、段鵬舉,這場打斗,怎生見得?

征塵迷鐵甲,殺氣罩銀盔。繡旗風擺團花,駿馬煙籠金。英雄鄧宗弼,舞雙劍直奔劉赟;猛健伯奮,挺金錘勇沖張威。仲熊恰逢甄誠,火槍老陶遇昌盛。黃一銘使戟戰(zhàn)楊松,邊虎正當王稟。朱立雄舉槊斗李明,架隔難收;正漢橫刀敵鵬舉,遮攔不住

這一十六員猛將,各人都是英雄,用心相敵。斗到三十合之上,數中一將,翻身落馬。贏得的是誰?,王稟一刀把邊虎砍下馬來。兩陣上各自鳴金收軍,七對將軍分開。兩下各回本陣。

三大王方貌見折了一員大將,尋思不利,引兵退回蘇州城內。張叔夜當日催攢軍馬,直近寒山寺下寨。升賞眾將。

且說三大王方貌退兵入城,堅守不出,分調諸將,守把各門,深栽鹿角,城上列著踏弩硬弓,擂木炮石,窩鋪內熔煎金汁,女墻邊堆垛灰瓶,準備牢守城池。

次日,張叔夜見南兵不出,引了鄧宗弼領三十余騎馬軍,前來看城。見蘇州城郭,一周遭都是水港環(huán)繞,墻垣堅固,想道:“急不能勾打得城破。”回到寨中,和白瓦爾罕計議攻城之策。有人報道:“水軍頭領正將鄧齊,從江陰來見主將。”張叔夜教請入帳中。見了鄧齊,張叔夜便問沿海消息。鄧齊答道:“自從撥領水軍,一同眾人,殺至江陰、太倉沿海等處,守將嚴勇、副將李玉,部領水軍船只,出戰(zhàn)交鋒。嚴勇在船上被戴子堯一槍搠下水去,李玉已被亂箭射死,因此得了江陰、太倉。即目楊騰蛟、候輝、夏成去取嘉定,茍豫、婁芳、戴子堯、李華去取常熟,小弟特來報捷。”張叔夜見說大喜,賞賜了鄧齊,留大帥處聽調。鄧齊回到寒山寺寨中,來見大帥。張叔夜因見蘇州城外,水面空闊,必用水軍船只廝殺,因此就留下鄧齊,教整點船只,準備行事。鄧齊說道:“容小將去看水面闊狹,如何用兵,卻作道理。”張叔夜道:“是。”

不過兩日,鄧齊使人來報:“聽聞杭州賊將方天定每月差人解送衣甲,不日便到。”張叔夜就撥五十余精干水卒駕船駛入太湖與鄧齊埋伏。

在那里呆了兩三日,只見人回來報道:“平望鎮(zhèn)上,有十數只遞運船只,船尾上都插得黃旗,旗上寫著‘承造王府衣甲’,眼見的是杭州解來的。每只船上,只有五七人。”鄧齊道:“既有這個機會,萬望兄弟們助力。”眾水軍點頭,隨即聚集十幾只小船。鄧齊坐一只,其余都是水卒。各藏了暗器,盡從小港透入大江,四散接將去。

當夜星月滿天,那十只官船都灣在江東龍王廟前。鄧齊船先到,唿起一聲號哨,十幾只魚船一齊攏來,各自幫住大船。那官船里人急鉆出來,早被撓鉤搭住,三個五個,做一串兒縛了。及至跳得下水的,都被撓鉤搭上船來。盡把小船帶住官船,都移入太湖深處。直到張叔夜軍,已是四更天氣。閑雜之人,鄧齊意都縛做一串,把大石頭墜定,拋在太湖里淹死。卻被張叔夜攔住,好生安撫,兩個為頭的卻是原來是守把杭州方臘大太子南安王方天定手下庫官,特奉令旨,押送新造完鐵甲三千副,解赴蘇州三大王方貌處交割。張叔夜問了姓名,要了一應關防文書,就好生安撫住幾個,讓其先留在營中,待破了蘇州,一面來打并船只。

當夜四更,離太湖望蘇州來。五更已后,到得城下。守門軍士在城上望見是南國旗號,慌忙報知。管門大將卻是飛豹大將軍郭世廣,親自上城來,問了小校備細,接取關防文書,吊上城來看了。郭世廣使人赍至三大王府里,辨看了來文。又差人來監(jiān)視,卻才教放入城門。郭世廣直在水門邊坐地,再叫人下船看時,滿滿地堆著鐵甲號衣,因此一只只都放入城去。放過十只船了,便關水門。三大王差來的監(jiān)視官員,引著五百軍在岸上跟定,便著灣住了船。鄧齊從船艙里鉆出來。監(jiān)視官卻不曾認得,急待問是甚人時,早飛出一把刀來,把監(jiān)視官剁下馬去,眾人就放起火來,郭世廣見不是頭,跳入水中潛水跑了,宋軍燃起白瓦爾罕所造火炮,只聽得喊殺聲大作,宋軍已殺入城中。

三大王方貌正在府中計議,聽的火炮接連響,驚的魂不附體。各門守將聽得城中炮響不絕,各引兵奔城中來。各門飛報:“南軍都被冷箭射死,宋軍已上城了。”蘇州城內鼎沸起來,正不知多少宋軍入城,張叔夜引兵殺入城中,南軍漫散,各自逃生。

且說三大王方貌急急披掛上馬,引了五七百鐵甲軍,遇著沈剛,奪路待要殺出南門,卻遇著丁義、劉福兩個,方貌揮動方天戟斗二將,方戰(zhàn)過三十余合,方貌一戟把劉福搠下馬來,丁義忙退,卻見身邊鐵甲軍被殺散,急忙走,又撞出趙譚槍打來,卻被沈剛死死擋住,戰(zhàn)二十余合,陶震霆飛馬趕來,掏出火槍對著沈剛打去,正中后頸,落馬而死。方貌棄馬而逃,獨自回府來。烏鵲橋下轉出張仲熊,方貌不曾提防,被張仲熊趕上一刀砍翻。

張叔夜已到到王府坐下,便傳下號令,休教殺害良民百姓。一面教救滅了四下里火。便出安民文榜,曉諭軍民。次后聚集諸將,到府請功。已知仲熊殺了方貌,王稟刀砍呂助、黃一銘戟刺許賓,段鵬舉槊砸王立,張伯奮錘打楊松,鄧宗弼劍砍倪綱,陶震霆錘打朱立雄,江寶與范正漢鏖戰(zhàn),你我相傷,皆死于飲馬橋下,張叔夜聽聞折了兩將哀傷不已,就叫將尸首送往虎丘山下安葬,方貌首級階解去京師,換回許多賞賜分發(fā)眾將。

張叔夜正要使人去探沿海水軍消息如何。卻早報說,沿海諸處縣治,聽得蘇州已破,群賊各自逃散,海僻縣道,盡皆平靜了,十分欣喜,就調楊騰蛟一路到蘇州來同往杭州進發(fā),戴子堯一路往湖州助劉延慶廝殺,就行催促早些到杭州匯合軍馬,一面整頓兵馬,準備往杭州進發(fā)。

不知戴子堯一路水軍去后,湖州戰(zhàn)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此回內折損朝廷軍將佐兩員:

劉福、江寶

此回內折損方臘軍將佐十四員:

衛(wèi)忠、呂師囊、邊虎、嚴勇、李玉、沈剛、方貌、呂助、許賓、王立、楊松、倪綱、朱立雄、范正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漯河市| 华池县| 驻马店市| 旺苍县| 于田县| 岳西县| 晋中市| 家居| 黄浦区| 平武县| 剑川县| 酒泉市| 屏南县| 兴仁县| 会泽县| 昌平区| 西林县| 安达市| 周口市| 南郑县| 丽江市| 怀远县| 芜湖市| 马鞍山市| 宜川县| 赫章县| 青州市| 武冈市| 易门县| 石城县| 墨脱县| 麟游县| 天全县| 略阳县| 芜湖县| 丹棱县| 兴文县| 兰溪市| 社旗县| 普洱| 颍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