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0章 宋正廷義服戴存毅 王張權歸順伏鷹嶺

  • 平雷復義外傳
  • 滅雷平散
  • 2508字
  • 2022-11-12 23:28:43

上回說到宋正廷歸順伏鷹嶺后,決定發兵徐州殺了張雙報仇,領著五個頭領并兩千軍馬浩浩蕩蕩殺向徐州。

卻說徐州城內,知州聽聞如此情況,嚇得面如土色,不禁惱恨道:“若非張雙這廝,怎會落得如今地步。”欲擒了張雙交付宋正廷,卻因城中兵士大多皆是張雙心腹,只得喚張雙議事。

張雙此時亦是叫苦不已,后悔不及,只得去知州商議,去調援兵前來相助,一面緊閉城門,堅守不戰。

待到宋正廷領著兵馬到城下時,只見城上皆是強弓硬弩扎住,宋正廷知強攻難取,便將兵馬只是圍困四門,只在城下喊到:“還請城上弟兄們轉告知州大人,我此番前來只殺張雙一人,若是交出,我等永不犯境。”便團團困住城池。

過了兩日,北門處乃是卞浩博領著軍馬圍困,午時正在埋鍋造飯之際,只聽得一陣喊殺聲,一支官兵猛地殺出,為首兩員虎將,一個使木云槍,一個耍七星劍,沖入營寨內身后大約三千官兵,卞浩博連忙命手下強弓硬弩扎住陣腳,一面上前交鋒,卻見兩個無心戀戰,斗過二十余合,賣個破綻各自領著軍馬入城,城上早接應過去,卞浩博查點人馬折損三十余騎,慌忙報入宋正廷營中。

宋正廷、范蘇正在議事聽完點頭,范蘇道:“將軍可知這支援兵所來。”宋正廷道:“聽這兵卒所言,我想定是那海州城中的兩個英雄,我與他等曾有過一面之緣,不想今日卻要交鋒。”便說起這兩個。

原來,這二人一個名喚戴存毅,一個叫王張權,都是綠林出身,后受了詔安,卻因不愿巴結蔡京一黨,只落得小官,數年后方升任海州城中的都監并團練使,戴存毅善使一桿木云槍,王張權使一七星劍,那年張叔夜尚在海州任職,江州有一伙賊寇前來犯境,城中軍師樊明澤宇獻計,重金讓漁民倪睿、俞思源、周宇淼率本村漁民相助官軍燒毀敵戰船,張叔夜親帶戴存毅、王張權、張伯奮、張仲熊追擊,生擒副賊,戴存毅、王張權擒得賊人上將兩員,故張叔夜方能詔安殘寇,兩個自此名震四處。

范蘇聽聞也不由驚嘆兩個本事,宋正廷道:“如今若能擒得這二人,于山寨甚是有益。”便將各處頭領召集到一處,準備明日交鋒。

次日早,宋正廷便在北門擺開陣勢,不多時,城門開處,兩個虎將奔出,正是那戴存毅、王張權,這戴存毅生的七尺淡金面須,眉若劍鋒,面方眼大,身著烏油鎧金甲,有詩贊道:

身長數尺真男兒,不畏奸邪不懼勢。

武藝高強通兵法,江湖有名戴存毅。

那王張權生的七尺魁壯,面色白寒,手持劍卻是步戰,有詩贊道:

男兒有志不懼惡,好抱不平逞英雄。

不愿屈賊落卑職,無悔無怨真豪杰。

兩個出陣,宋正廷見了,在馬上說道:“二位將軍,別來久矣。”戴存毅、王張權大笑,喝道:“無才小輩,背反狂夫!上負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廉恥!引軍到來,有何理說?”宋正廷答道:“你二將差矣,目今主上昏昧,奸臣弄權,非親不用,非讎不彈。為兄也是被奸臣所逼落草,但我山寨,仁義忠信,替天行道,特來招請二位將軍,倘蒙不棄,便請過來,同歸山寨。”只見二將也不打話,飛馬而出,朱庭瑞、卞浩博二將出馬來對敵,兩對兒在陣前廝殺,矛對刀,迸萬道寒光,斧刺槍,起一天殺氣。宋正廷立在陣前,看了良久,嘖嘖嘆賞不絕,戰夠多時難分勝負,宋正廷只得下令鳴金收兵。

二將回營道:“這二人好生厲害,與我二人大戰許久,不曾較個勝負。”宋正廷道:“且看來日某親自對敵擒他。”

次日宋正廷一個單騎出戰,戴存毅道:“且看小弟上前斗他,兄長在此觀戰。”飛馬舞槍殺來,宋正廷將座下戰馬一拍頓時出陣,手舞長劍對敵戴存毅,宋正廷道:“將軍,這朝廷昏庸,天子無道,何必再為奸臣賣命,早些投降,共聚大義。”戴存毅也不打話,手中槍咬緊牙關奮力廝殺多時,斗到百合開外,只見宋正廷將手中劍轉手一揮,戴存毅已經斗得汗流浹背將槍奮力一架,又一刺往宋正廷心窩里來,只見宋正廷左手按住韁繩,右手趁機拽住槍頭,戴存毅大驚,慌忙抽回時,卻見宋正廷將槍一按,棄了韁繩,只見這馬往前撞去,戴存毅慌忙躲閃卻被宋正廷迎頭一劍打翻在地,又拽起韁繩穩住戰馬。

王張權見戴存毅被擒大驚,領了本部兵馬飛馬而至,手提劍殺來,朱庭瑞攔截住,宋正廷將計就計,押著戴存毅讓軍馬邊戰邊退,王張權心急追趕卻與朱庭瑞兩個戰過五十余合,只聽得城中一片喊殺聲不斷,原來卻是黃樂涵在城中放起火來,城中軍士大亂,被嚴烽嘉、郁睿涵打破了城池,活捉了知州,那張雙剛要跑,被郁睿涵一刀掃翻在地捆捉了,王張權大驚,宋正廷趁勢引兵卷殺而來,王張權引著殘兵退到邳縣,宋正廷引兵圍住。

不多時,嚴烽嘉、郁睿涵、黃樂涵領兵趕到,因知州清廉故饒了性命任其離去,宋正廷對張雙怒斥一番,張雙嘆道:“此皆是我之過也,甘愿一死。”宋正廷見如此反倒于心不忍,躊躇之際,只見張雙一頭撞到柱子上,倒在地上,早已沒了氣,宋正廷嘆息命小嘍啰安葬了張雙。

卻見戴存毅被捆綁上來,宋正廷親釋其縛,好生勸慰,戴存毅已經知曉情況,又見諸多英雄,深感欽佩,便應了歸降。

戴存毅便對眾人說道:“王兄弟是一勇之夫,攻擊得緊,他寧死,必不辱。事寬即完,急難成效。小弟愿往縣中,不避刀斧,用好言招撫此人,束手來降,免動干戈。”眾人見說大喜,隨即叫戴存毅單人馬到縣。小校報知,王張權出來相見了。戴存毅道:“如今朝廷不明,天下大亂,天子昏昧,奸臣弄權,我等歸順伏鷹嶺眾好漢,久后奸臣退位,那時去邪歸正,未為晚也。”王張權聽罷,過了半晌,說道:“若是要我歸順,須是宋正廷親自來請,我便投降;他若是不來,我寧死不辱!”

戴存毅回身來報,宋正廷見說,便道:“他既然如此,我便親自說他投降。”匹馬單劍,別了眾人,直到縣衙。王張權大喜,愿拜投降;同敘舊情,設筵管待,領著本部一千五百人馬歸降。

當日眾人整頓事務,二人部下三千人馬有不愿歸順者皆放走,余下卻同去山寨,兩日之間便到山寨,宋正廷叫焚起一爐好香,拜了關公像,滿山小嘍啰來參拜了,就叫二人去嚴烽嘉上首坐定,自此便是十四位好漢聚義于伏鷹嶺。

宋正廷讓設下宴席,席間說起那年海州之事,宋正廷道:“那倪睿端的一條好漢,聽聞此人單身闖入水寨,活捉敵將張榮,并引漁民焚毀戰船,立得首功,卻不愿做官,仍打魚為生。”戴存毅嘆口氣道:“兄長尚不知嘞,這倪睿已是造反,殺了海州水軍都察使,在九里山落草為寇了。”

話到此處,休說宋正廷等人一驚,眾位看官亦是疑惑,這倪睿何故造反?海州之地出何大事,且聽下回分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宁市| 汉中市| 南安市| 平塘县| 来凤县| 化德县| 石河子市| 大足县| 临汾市| 米易县| 义乌市| 洱源县| 敖汉旗| 普格县| 横山县| 平原县| 连平县| 凌源市| 巴彦淖尔市| 巴马| 教育| 读书| 镶黄旗| 阿城市| 永嘉县| 玉田县| 辽源市| 鄂伦春自治旗| 原阳县| 微博| 洛川县| 巴里| 肇源县| 岢岚县| 威信县| 巧家县| 长宁区| 麟游县| 麻江县| 胶州市| 察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