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霧化吸入治療背景和霧化中心/室建設及管理

第一節 概述

支氣管哮喘等喘息性疾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其中50%~70%可以反復發作,約1/3兒童喘息患者可能發展為哮喘。全球哮喘防治創議(The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報告顯示,哮喘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據估計全世界有3億人罹患哮喘,其中我國至少有3 000萬人罹患此病。中國哮喘患病和發病危險因素的流行病學調查(China asthma and risk factors epidemiologic survey,CARE)顯示,我國成人哮喘患病率為1.24%,其中重癥哮喘占5.99%。近20年來,兒童和成人哮喘的發病率以每10年20%~50%的增長速率持續上升,尤其是在兒童期,我國0~14歲兒童哮喘患病率從1990年的0.91%上升2010年的3.02%。如果對兒童期哮喘進行早期、規范化治療,則60%~70%的患者可達到臨床治愈,30%可有不同程度緩解;如果未進行規范治療,則可發展為成人哮喘,導致成人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生風險升高。隨著工業化的進展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哮喘發病率在大多數國家呈上升趨勢,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咳嗽相關性呼吸系統疾病是兒童就診的常見癥狀之一。根據咳嗽持續的時間,可以分為急性咳嗽(<2周)、遷延性咳嗽(持續2~4周)、慢性咳嗽(>4周)。急性咳嗽主要為感染因素引起,遷延性咳嗽的病因也多為感染或異物吸入等,慢性咳嗽病因復雜。根據病因可將慢性咳嗽分為特異性咳嗽(咳嗽為特定疾病的癥狀,如百日咳、肺結核、呼吸道感染)和非特異性咳嗽(通常所稱的慢性咳嗽)。兒童非特異性慢性咳嗽的病因主要包括咳嗽變異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上氣道咳嗽綜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us cough,PIC)、嗜酸性粒細胞性支氣管炎(eosinophilic bronchitis,EB)及變應性咳嗽(atopic cough,AC)等。不同病因慢性咳嗽的病理機制不同,其中氣道炎癥是CVA、EB和AC共同的病理機制,3種疾病均對糖皮質激素治療有效,被統稱為激素敏感性咳嗽(corticosteroidsensitive cough,CSRC)。咳嗽高敏感性和氣道高反應性是兒童感染后咳嗽的病理生理學基礎。吸入糖皮質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ICS)治療慢性咳嗽的主要機制是抑制氣道炎癥,降低氣道高反應性,減少氣道上皮受體中轉化受體電位陽離子通道亞家族V成員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subfamily V member 1,TRPV1)過度表達有關。
肺炎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由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癥,多見于年長兒童。臨床癥狀表現為咳嗽劇烈,疾病早期肺部體征少,僅少數患兒肺部可聞及細濕啰音及哮鳴音,肺部X線病變明顯,部分患者合并胸腔積液或出現肺外并發癥。多數MPP患者預后良好,部分在急性期后可出現反復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及哮喘。在應用大環內酯類藥物治療MP感染的同時,給予ICS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可減輕氣道炎癥反應。促進纖毛上皮細胞功能的恢復,對減輕氣道高反應和非特異性炎癥有較好的療效。同時,ICS還有助于MP的清除。
急性喉氣管支氣管炎[哮吼(croup)]是引起兒童喉梗阻最常見的原因,最易發生于6個月至6歲兒童中,臨床上表現為聲嘶、犬吠樣咳嗽和吸氣性喉鳴伴呼吸困難,其中2%~15%的患者須住院治療,0.5%~1.5%的患者可能需要氣管插管治療。多數croup由病毒感染引起,尤其是副流感病毒Ⅲ型,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MP也可引起。ICS霧化吸入治療能顯著減輕喉部水腫和炎癥,有助于緩解病情。
支氣管肺發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在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治療過程中,由于支氣管、肺損傷而產生的最為常見的肺部慢性疾病。BPD患者需要長期的氧療,以維持血氧飽和度在89%~94%。一般認為,應用β 2受體激動劑(β 2 receptor agonist,β 2RA)可改善氣道通氣,但對BPD患者存活率、機械通氣時間以及此后的氧氣依賴程度并無明顯影響。對于應用機械通氣的早產兒,全身型糖皮質激素和ICS可減輕因機械通氣所致的氣道炎癥,防止BPD的發生。
霧化吸入療法不僅可用于急診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治和急危重癥的搶救,還可預防性地用于需要進行氣道管理的其他疾病患者。此外,霧化吸入療法還可通過支氣管舒張/激發試驗、痰誘導等進行氣道評估。霧化吸入療法作為防治哮喘的首選給藥方法,也是許多呼吸道疾病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臨床采用霧化吸入治療喘息性疾病,簡單方便,效果顯著。相比于其他給藥方式,霧化吸入療法為局部給藥,藥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起效迅速,療效較好,同時因所用藥物劑量小而全身不良反應少,具有藥物肺部生物利用度高,全身生物利用度低、肺內沉積率高等優勢。2014年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的一項全國調查顯示,我國91.10%醫院已經成熟地開展了霧化吸入治療。霧化吸入治療適合各年齡段患者。操作時,患者正常呼吸即可,不需要刻意配合,無痛苦。正確實施霧化操作是影響吸入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患兒缺乏主動配合意識,老年患者的配合度也不高,因此在霧化吸入治療的護理操作中對患者認知和配合能力的指導以及霧化吸入管理成為評價吸入效果的重要因素。制訂霧化吸入的標準化、規范化治療指南,形成專業化操作模式,有利于醫務人員對霧化吸入治療領域各種問題認識的深化,是霧化中心/室建立與發展的需求。
霧化中心/室的管理應將質量控制作為管理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并且持續改進。霧化中心/室規范化管理有助于臨床機構建立高質量的霧化中心/室,培訓專業醫務人員,配備必要的診斷和治療設備,建立霧化吸入治療規范和工作制度,面向患者/家屬開展健康教育,保障患者安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波市| 洪洞县| 仁寿县| 青岛市| 濮阳县| 射阳县| 怀仁县| 贵阳市| 饶平县| 仁怀市| 景洪市| 安顺市| 阜平县| 大英县| 巩留县| 饶河县| 新巴尔虎左旗| 安福县| 永和县| 开原市| 滨海县| 岳池县| 八宿县| 西乌珠穆沁旗| 武安市| 根河市| 大丰市| 额尔古纳市| 江都市| 凤城市| 亳州市| 宝鸡市| 芜湖县| 宣城市| 林周县| 建湖县| 宣武区| 苏州市| 饶河县| 弥渡县|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