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湯液經解
  • 卞嵩京
  • 1420字
  • 2021-12-18 02:54:04

卞嵩京簡介

卞嵩京先生,1939年11月生,上海市中醫文獻館客座研究員,原上海市黃浦區中心醫院中醫科主任、副主任醫師,歷任上海市中醫脾胃病協作中心委員、上海市黃浦區消化道疾病會診中心顧問。年甫十五,師從近代名醫經方湯液家四川劉民叔先生(1897—1960)學醫,時劉先生已近花甲,所學乃劉先生晚年最高學術境界,前后七年,盡得真傳。1961年參加上海市第一屆中醫學徒結業鑒定考試,名列第一而不以之自滿,更事深造,遵循劉民叔先生指引蹊徑,治學以古醫湯液學派為正宗,推崇唐宋以前之本草,致力于研究《神農本草經》《湯液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經典著作,探索古為今用,同時博采眾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學術思想。
卞師從醫60余年,臨床上秉承劉師經驗,善用經方,屢起沉疴,擅治內外婦兒各科疑難雜癥及惡性腫瘤,臨證重視細則辨證,即整體辨證與局部辨證相結合,兩者務求協調統一,辨證精細,論治靈活。卞師一生低調,待人和藹可親,門診時談笑風生,給病人一種輕松親切感。卞師常說,病人生病已痛苦不堪,何必板臉相對?因此在這輕松談笑中為病者處方用藥,給許多重病絕癥患者增添歡樂和希望,一改病人沉悶絕望的悲觀心理狀態。
卞師之學,悉本劉民叔先生。劉師,名復,四川成都華陽縣人,其曾祖懷公業醫,祖承先公亦業醫。劉師自幼秉承家學,八歲就童子塾,即以“人之初,性本善”與“醫之始,本岐黃”兩書同時并讀,越五年,讀書成都府中學堂,嗣又入四川存古學堂。課余之暇,從外祖康朝慶公學醫不輟。民國四年(1915)九月,應四川省第一屆中醫考試,名列甲等第一,不以是自滿而更事深造,請業于蜀中大儒井研廖季平先生,得所傳,至是,專以古醫學鳴世。廖師,名平,為晚清一代經學大師,兼研醫學,學問精深淵博,著作甚豐,世罕其儔,康有為、梁啟超輩皆受其訓益,余杭章太炎亦盛稱廖氏之學確有獨到之處,并以師禮師之。廖師一生思想六變,故晚號“六譯老人”。劉師以廖師治經之法以治醫,學業大進,一生醫學思想先后凡三變,蓋追求真理日臻完善也。劉師醫學先在明清諸家,再宗岐黃,故其中年著述理論多在《內經》。劉師曰:“迨五十而后,始跳出《內經》圈子,直溯漢魏以上古醫。”以為“陰陽五行學說實為中醫之玄理空論,本非診治的術,而神農、伊尹、仲景者為湯液派之大成也。湯液家法,辨證首重立法,立法而后候證,不問病名,不求病因,辨病情之經過,憑證候以用藥”。誠千古不刊之言。卞師曰:“按《傷寒論》六經辨證者為經方家,湯液家法不講臟腑經絡,不講陰陽五行,此等超臟腑學說實為中醫樸素唯物辯證最高理論境界。”
而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卞嵩京先生,除每周三個半天門診外,繼續寫作,課子帶教以自娛,每逢周末開課授徒,二三十年堅持不斷,或講《傷寒》,或論《金匱》,或授《本經》,或談臨證,傳授湯液學派之真諦,聽者不乏三甲醫院醫生及碩士博士。著有《神農本草經讀后》《湯液經解》《傷寒如是讀》《金匱要略繹義》《述評醫學三字經》《評述章太炎猝病新論》《劉民叔傳》《師魯閣未定草》等,并校訂晚清孤本醫書《鷦鷯會約》,現已出版有《傷寒如是讀》《鷦鷯會約》。凡諸論點,以經解經,演述而成。卞師嘗曰:“古之‘太陽病,脈浮、惡寒、頭痛’,而今之‘太陽病,脈浮、惡寒、頭痛’,后之將來‘太陽病,脈浮、惡寒、頭痛’當仍不變。是《傷寒論》一書有其永久性,而非僅具時代性,萬病辨證莫出其右。”卞先生之學,為劉師學術之繼承,為劉師思想之發展。故欲學湯液家法,必以此為基礎,如是始免誤入歧途。
師魯閣弟子
戊戌年立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洛市| 莲花县| 黄石市| 美姑县| 广德县| 景德镇市| 岳西县| 炎陵县| 阿坝| 湖北省| 双峰县| 报价| 梅河口市| 霍林郭勒市| 济南市| 威宁| 郧西县| 新晃| 阳新县| 介休市| 屏东市| 阿克苏市| 沾化县| 鄂伦春自治旗| 来安县| 马龙县| 桃江县| 漳浦县| 微博| 新沂市| 乌苏市| 舞钢市| 霍城县| 巴林右旗| 南江县| 普格县| 北安市| 德庆县| 特克斯县| 惠州市| 壶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