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科秋實錄:陳穎異婦科臨證經驗述略
- 陳穎異 錢海墨
- 681字
- 2021-12-18 03:01:16
二、衷中參西,倡導病證結合
中醫與西醫是兩個不同的理論體系,西醫的“辨病治療”和中醫的“辨證論治”在各自的領域有著各自的優勢。
陳穎異認為,本著療效優先的原則,臨證必須衷中參西,倡導病證結合。但中藥處方不應該以西醫用藥思維模式應用于臨床。中醫應該借助西醫學檢查手段進行辨病診斷,結合西醫的“辨病”以更好地“辨證”,因為在臨床實際工作中,有時單憑中醫的辨證尚不能全面、正確地認識疾病。如治療母兒ABO血型不合時,患者多無主訴,必須通過實驗室檢查方能確診。該病以孕婦脾腎虧損,沖任功能失調,胎失所養為內在關鍵,孕后情志不舒、攝食不慎,濕熱瘀邪乘虛直犯胞宮為外在因素,而單從疾病的表象來看,既無脾腎虧損之征,也無濕熱蘊結之象,但從婦女孕后的生理特點及新生兒出生后的溶血性黃疸分析,乃為脾腎虧損、胎失所養、濕熱蘊結以致氣滯血瘀。故在處方中以黃芪、杜仲、仙鶴草等補肝腎,益沖任,茵陳、炒梔子、丹皮、制軍等清熱利濕祛瘀。臨證之時屢試不爽。
陳穎異不僅在辨證時強調病證結合,用藥亦在辨證施治的基礎上選用具有一定藥理作用的藥物,以針對性地治療疾病,來提高臨床療效。如治療妊娠糖尿病,在辨證施治的基礎上,氣虛用黃芪、人參、山藥,陰虛用制女貞子、生地、元參、玉竹,濕重用蒼術、白術、米仁,熱重用黃連、花粉、石膏、地骨皮,有表證加桔梗、桑葉、葛根等。因為此類藥物經現代藥理研究,均有不同程度的降糖效果,而對于柴胡、黨參、秦艽、紫蘇、浙貝、槐角、竹葉等有明顯升高血糖的藥物,則避免選用。
總之,應將中醫病因病機和西醫病理變化相結合,將中醫的辨證施治與西醫辨病的針對性治療相結合,因人因時因地而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