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影像醫學·骨肌系統卷(第3版)
- 徐文堅 袁慧書主編
- 1009字
- 2021-12-10 19:48:32
第一節 軟骨發生、發育與組織學
軟骨與骨均屬于結締組織,是由細胞、基質和纖維等所組成。軟骨細胞被包埋在軟骨基質中,細胞所在部位叫陷窩。由于軟骨基質中所含纖維成分不同,將軟骨分為三種。
一、透明軟骨
透明軟骨(hyaline cartilage)的基質中含水量約70%,呈凝膠狀態。有機成分主要是黏多糖和蛋白質。特殊染色才能見到纖維在基質中交織成網。胎兒四肢軀干的軟骨原基均為透明軟骨。兒童期的骺軟骨、骺板軟骨和成人的關節軟骨亦為透明軟骨(圖1-1-1)。
二、纖維軟骨
纖維軟骨(fibrocartilage)的基質中含有大量膠原纖維(collagen fiber)。椎間盤纖維環、恥骨聯合、膝關節半月板、顳頜關節軟骨盤、腕三角骨纖維軟骨盤等均為纖維軟骨。關節囊、韌帶、肌腱、骨間膜等附著于骨的部位也都是由纖維軟骨連接(圖1-1-2、圖1-1-3)。
三、彈性軟骨

圖1-1-1 4個月胎兒軟骨組織
圖上部2/3為骺軟骨(E),內有軟骨細胞(黑箭頭)和軟骨基質(?)。圖下部1/3為干骺端(M),此區域內軟骨細胞變肥大(大黑箭)、基質鈣化形成先期鈣化帶(長黑箭)。干骺端血管入侵出現成堆的成骨細胞(短黑箭),繼之形成初級骨小梁(小黑箭)。本圖也展示軟骨內成骨的過程

圖1-1-2 6個月胎兒纖維軟骨
圖上部2/3為髕韌帶附著于骨的纖維軟骨部分(F),內有成串的軟骨細胞(分叉黑箭頭)和細胞間基質(?),基質內有大量未染色的膠原纖維。圖下部為骨結構(B),內有骨小梁(tr)和骨髓內的血管(小黑箭頭)。注意:纖維軟骨與骨連接部位,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分布(大黑箭)。纖維軟骨發生退行性變時,軟骨細胞增生,血管入侵,繼之韌帶出現骨化
彈性軟骨(elastic cartilage)是指軟骨基質中含有大量彈力纖維,常見如耳廓、會厭軟骨等,通常不用影像學檢查。胎兒和兒童發育期,透明軟骨發育不全或發育不良可引起全身骨骼發育異常。軟骨細胞成熟障礙、變性、壞死,可引起骨關節畸形,也可導致骨關節病。纖維軟骨組織遍及全身各個關節,肌腱、韌帶、椎間盤、關節軟骨盤損傷及退行性變是影像診斷的重點。

圖1-1-3 髖臼軟骨與盂唇纖維軟骨(6個月胎兒)
A.髖臼與股骨頭組織切片:上方為右髖臼盂唇(G),內有纖維軟骨細胞(黑箭頭)。盂唇與髖臼透明軟骨(?)之間有一條血管分界(分叉黑箭頭),下方為股骨頭透明軟骨(H);B.A圖中方框內組織鏡下所見:血管(分叉黑箭頭)旁細胞向外(圖左側)分化為纖維軟骨(黑箭頭),向內(圖右側)分化為透明軟骨(?)。注意血管旁細胞在遺傳基因控制下的分化潛能對骨發育生長的作用,還要注意盂唇表面的血管(黑箭)對髖臼骨生長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