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薏苡理腳氣而除風(fēng)濕

【譯注】

薏苡仁善理腳氣水腫,又能祛風(fēng)除濕,舒筋通痹。本品味甘淡性微寒,是利尿祛濕藥。具有利水滲濕,健脾,除痹的功效。常用治小便不利,水腫,腳氣,脾虛泄瀉及風(fēng)濕痹痛、筋脈拘攣等癥。此外,本品又能清熱排膿,還可用治肺癰、腸癰等疾病。

【用量】

9~30g。

【用法】

煎服,或入丸、散,亦可作粥食用。清利濕熱宜生用,健脾止瀉宜炒用。

【注意事項(xiàng)】

津液不足及孕婦忌用。

【配伍】

薏苡仁配冬瓜皮,健脾利濕,治濕郁浮腫,小便短少;配麻黃,散寒祛濕,治風(fēng)濕而全身盡痛;配蘆根,健脾益肺排膿,治肺癰吐膿;配敗醬草,清熱解毒排膿,治療腸癰;配白術(shù),健脾祛濕,治脾虛濕盛的大便泄瀉;配蒼術(shù)、黃柏,清熱利濕除痹,治濕滯經(jīng)絡(luò)的濕痹拘攣;配黨參、白術(shù)、茯苓,健脾除濕,治脾虛泄瀉;配木瓜、牛膝、檳榔,清利濕熱除痹,治足膝腫痛,濕腳氣。

【附方】

1. 薏苡附子敗醬散(《金匱要略》) 治療腸癰。薏苡仁10g,附子2g,敗醬草5g。上3味,杵為末,取10g,以水2000ml,煎減半,頓服,小便當(dāng)下。

2. 薏苡仁湯(《張氏醫(yī)通》) 治中風(fēng)濕痹,關(guān)節(jié)煩痛。薏苡仁(姜湯泡)30g,芍藥(酒洗)、當(dāng)歸各5g,麻黃、桂枝各3g,蒼術(shù)(芝麻拌炒)3g,炙甘草2g,生姜7片。水煎服。

3. 薏苡竹葉散(《溫病條辨》) 治濕郁經(jīng)脈,身熱身痛,汗多自利,胸腹白疹。薏苡仁、滑石、茯苓各15g,竹葉、連翹各9g,白蔻仁、通草各5g。共為細(xì)末,每服15g,每日3次。

【按】

薏苡仁有生、炒的區(qū)分。生藥味甘淡,性微寒,以利水祛濕、排膿消癰力勝,多用于水腫、痹證、肺癰、腸癰;炒藥味甘淡,性平,以健脾、止瀉力強(qiáng),多用于泄瀉等癥。本品在現(xiàn)代臨床上也常用于防治多種腫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坪| 清徐县| 独山县| 商洛市| 宜川县| 竹北市| 滦平县| 肃宁县| 尉犁县| 安塞县| 泾阳县| 驻马店市| 于都县| 墨江| 永顺县| 辉南县| 湘乡市| 宜君县| 常宁市| 巴林左旗| 宁陕县| 仪征市| 拉孜县| 宜城市| 同德县| 滁州市| 绥阳县| 车致| 安达市| 尤溪县| 信阳市| 昭平县| 会宁县| 沧源| 阳曲县| 新安县| 成都市| 邯郸市| 元氏县| 珠海市| 天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