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犀角解乎心熱

【譯注】

犀角主清解心經及血分的邪熱。本品味咸苦性寒,歸心、肝、胃經。入營入血,善清心、肝二經血分實熱,為解散血分熱毒之專藥。有清心定驚,涼血解毒的功效。治溫熱病熱邪侵入心經,心煩不寐,神昏譫語,驚厥抽搐等癥;又治溫熱之邪侵入營血,熱傷血絡,迫血妄行所致斑疹發黃,吐衄下血,唇舌紅絳等癥,并可用于熱毒壅盛之瘡癰腫毒。

【用量】

1.5~6g。(本藥現在已禁用,臨床用水牛角代,但用量要大,15~30g)。

【用法】

磨汁或銼末沖服。外用:磨汁涂。

【注意事項】

十九畏有不宜與川烏、草烏同用之說。又非實熱證不宜用,孕婦慎用。

【配伍】

犀角配羚羊角,有清熱定驚之功,但犀角偏于清心定驚,羚羊角偏于涼肝息風,用治一切溫熱病的高熱、神昏譫語、驚癇抽搐等癥;配生地黃,清熱涼血,解毒化斑,犀角長于解血中毒熱,生地黃長于滋養營陰,治熱病神昏譫語及血熱妄行的吐血、衄血、斑疹等癥;配石膏,犀角主清血分實熱,石膏則主清氣分實熱,治熱病高熱或氣血兩燔,斑疹吐衄;配黃連,有清熱解毒之功,犀角清血分熱毒而化斑,黃連瀉氣分實熱而解毒,治溫熱病,壯熱神昏,吐衄發斑;配大青葉,涼血消斑,治溫熱病,熱毒熾盛,身發斑疹,其色黯紫。

【附方】

1. 清宮湯(《溫病條辨》) 治溫熱病,神昏譫語。犀角尖3g(沖磨),玄參心9g,蓮子心1.5g,竹葉卷心6g,連翹心6g,連心麥冬9g。水煎服。

2. 犀角地黃湯(《備急千金要方》) 治傷寒及溫病,熱傷血分,吐血,衄血,下血等癥。犀角3g,生地黃24g,芍藥10g,牡丹皮6g。水煎服。

3. 犀角散(《太平圣惠方》) 治急黃,心膈煩躁,眼目腫痛。犀角屑30g,茵陳60g,黃芩30g,梔子30g,川升麻30g,川芒硝60g。共研為散,每服12g,以水沖服。

4. 神犀丹(《溫熱經緯》) 治溫熱暑疫,邪入營血,熱深毒重,耗液傷陰,高熱神昏,口咽糜爛,舌質紫絳。烏犀角尖(磨汁)、石菖蒲、黃芩各180g,懷生地(絞汁)、金銀花各500g,金汁、連翹各300g,板藍根270g,香豉240g,玄參210g,天花粉、紫草各120g。各生曬研細,以犀角、地黃汁、金汁合搗為丸,每丸重3g,涼開水化服,每日2次,小兒減半。

【按】

由于犀牛已成世界上稀有禁獵保護動物,以致藥源極其匱乏,價格昂貴,我國衛生部已明令禁止在處方中使用本品。因此,研究犀角代用品,已引起了廣泛重視,據《名醫別錄》載水牛角“治時氣寒熱頭痛”,《大明本草》說水牛角“煎汁,治熱毒風及壯熱”;據現代臨床及藥理研究認為,水牛角與犀角功效相似而藥力稍遜,可為犀角之代用品,用量約為本品的6~15倍。又據《本草綱目》記載“瑁(玳瑁)解毒之功同于犀角”,現代臨床上也可作為犀角的代用品,用于血分熱毒亢盛之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水城县| 瑞昌市| 西林县| 永靖县| 罗平县| 汕尾市| 红桥区| 吉水县| 巫山县| 玉树县| 丰城市| 商丘市| 曲靖市| 屏南县| 逊克县| 新巴尔虎右旗| 清流县| 罗平县| 哈尔滨市| 庆阳市| 苍山县| 马鞍山市| 房产| 宣汉县| 大渡口区| 孟州市| 景宁| 宜宾市| 延吉市| 抚松县| 桓台县| 青州市| 仁怀市| 资阳市| 饶阳县| 陕西省| 大同市| 资源县| 大邑县| 石阡县| 称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