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機農莊的創建與經營
- 劉起麗 張建新主編
- 746字
- 2021-12-30 14:15:59
前言
土地流轉是順應時代發展的產物。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成本高、收益低,加之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和勞動力的轉移、村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等原因,部分農戶愿意將其擁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通過轉讓的方式,將土地使用權轉讓給他人。大量土地向更多的專業戶、農業戶流轉有利于更好地發展農業規模經營。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政府對農村土地流轉引導和服務功能也逐步加強,農村土地流轉的行為逐步趨于規范,給農村農業和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有機農業的概念于20世紀20年代首先在法國和瑞士提出,從80年代起,隨著多個國際和國家有機標準的出臺,一些發達國家才開始重視有機農業,鼓勵農民從常規農業生產向有機農業生產轉換。我國有機農業的發展也獨具優勢。首先,我國有著歷史悠久的傳統農業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掌握了有機農業的精髓,如精耕細作、用養結合、地力常新、農牧結合等。其次,我國有獨特的地域優勢,具備多種多樣的農業生態景觀和迥然不同的生產條件,這些均為有機農業提供了有利的發展基礎。最后,有機農業是勞動力密集產業,我國農村勞動力眾多,有機農業的發展能夠解決大批農村剩余勞動力。
利用流轉的土地,我國以有機農莊為代表的有機農業近些年來的發展迅速,經濟效益十分顯著。有機農莊的宗旨是在無化學用品,如農藥、化肥激素以及其他人工添加劑的參與下進行糧食、蔬菜、水果、藥材等植物的高品質種植,以科學化管理為標準、綠色化為理念開展各類生產和經營活動。有機農莊的經營范圍主要涉及有機蔬菜、有機雜糧、有機水果、有機中藥材、有機雞蛋、有機豬肉、有機畜禽、有機休閑食品、有機棉花、有機紡織品等。 本書由于篇幅所限,主要針對種植類有機農莊的創建與經營做了詳細介紹。參閱本書,可以對我國的土地流轉和有機農莊的創建與經營有一個較為全面系統的了解和認識。
編者
202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