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數值模擬的幾種典型建筑火災撲救研究
- 李馳原
- 887字
- 2021-12-24 13:48:33
2.4.5 小結
本節主要對第三節中建立的PyroSim火災模型和Pathfinder疏散模型運行出的結果進行了分析。
站廳中部詢問處火災在工況一和工況二不同的排煙條件下900s內熱輻射都未達到戰斗服熱防護極限4.5kW/m2;工況一中著火點最先達到人體溫度、能見度和CO濃度極限,出入口B、D一側受到煙氣的影響較大,達到了能見度極限和CO濃度極限,其他位置受到煙氣影響不大。工況二中火源位置最先達到溫度極限、能見度極限和CO濃度極限,由于排煙系統的影響,煙氣向出入口A、C一側蔓延,所以出入口A、C一側達到了溫度、能見度和CO濃度極限,其他位置未達到溫度極限。
站臺中部行李火災8號立柱后面熱輻射,工況三中在390s達到4.5kW/m2,工況四中在550s達到,距離上風方向15m處和9號立柱后面在900s內均未達到戰斗服的熱防護極限,工況四的排煙條件降低了上風方向和8、9號立柱后面的熱輻射;工況三中站臺層達到火源位置最先人體溫度、能見度和CO濃度極限,隨后由站臺兩側逐漸向站臺中間蔓延,站廳層樓梯、扶梯口先達到人體溫度、能見度和CO濃度極限,隨后向四周蔓延;工況四中站臺中部火源處先達到人體溫度、能見度和CO濃度極限,隨后煙氣向1號樓梯一側蔓延,在隧道口A、C方向一側站臺的達到能見度和CO濃度極限,而在2號樓梯一側受煙氣的影響較小,站廳層煙氣從1號樓梯、扶梯口向兩側蔓延。
列車火災工況五和工況六中,14、15號立柱受到熱輻射影響不大,在火源上風方向15m處,工況六比工況五達到4.5kW/m2的時間推遲了110s,工況六降低了上風方向的熱輻射,但也使得下風方向15m處熱輻射急劇增高;工況五中煙氣由列車火源處開始向整個列車蔓延,然后通過列車門蔓延向站臺層公共區域,最后通過樓梯、扶梯口蔓延到站廳層;工況六中煙氣受到排煙系統的影響,由火源位置蔓延到隧道口B一側,并通過列車門蔓延到2號樓梯一側的站臺層,然后經過2號樓梯、扶梯蔓延到站廳層,隧道口A和1號樓梯、扶梯一側站臺、站廳層受到煙氣影響較小。
人員疏散過程中站臺層人員疏散將會擁堵、聚集堵樓梯和扶梯處,并且容易在兩側的樓梯1、2和扶梯1、2處聚集,在扶梯3處人員較少;站廳層在閘機處容易形成擁堵,并且由于從眾心理容易造成閘機3、4擁堵,而閘機1、2卻通過的人員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