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1]李向欣.危險化學品槽罐車道路交通事故應急處置[M].北京:藍天出版社,2015.
[2]公關部消防局.危險化學品事故處置研究指南[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5.
[3]孫玉葉,夏登友.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與處置[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
[4]吳宗之,張圣柱,張悅,等.2006—2010年我國危險化學品事故統計分析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1,7(7):5-9.
[5]李健,白曉昀,任正中,等.2011—2013年我國危險化學品事故統計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4,10(6):142-147.
[6]胡馨升,多英全,張圣柱,等.2011—2015年全國危險化學品事故分析[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8,14(2):180-185.
[7]王亞鵬,王運斗,趙欣,等.2016年典型危化品事故統計分析與防控對策建議[J].職業衛生與應急救援,2017,35(4):323-327.
[8]盧林剛,李向欣,趙艷華.化學事故搶險與急救[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8.
[9]趙耀江.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與安全生產技術[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6.
[10]曾琪,喻春梅.我國危險化學品管理的研究現狀及趨勢[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25(6):29-31.
[11]萬敏,陶強,崔鵬,等.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的國內外主要政策法規比對分析[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3,9(04):119-123.
[12]李向欣.有毒化學品泄漏事故應急疏散決策優化模型研究[J].安全與環境學報,2009,9(1):123-126.
[13]郄子君.基于關鍵承災體的區域復雜災害情景建模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8.
[14]Ermak D L, Chan S T. Recent developments on the FEM3 and SLAB atmospheric dispersion models [R]. Livemore, CA, USA: Lawrence Livemore National Lab, 1986.
[15]楊東吉.基于移動實驗室的毒氣泄漏事故監測路徑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理工大學,2012.
[16]胡晨燕,徐斌,施介寬.基于Matlab的某化工區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模型系統的建立[J].上海電力學院學報,2009,25(6):557-560.
[17]陳宏坤,李興春,李春曉.GIS與大氣污染擴散模型的整合研究[J].油氣田環境保護,2007,(1):47-49,62.
[18]胡憶溈.帶壓密封技術發展簡介[J].潤滑與密封,2008,33,(2):112-115.
[19]趙良.帶壓堵漏技術實例[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20]盧林剛,徐曉楠.洗消劑及洗消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4.
[21]聶志勇,孫海鵬,孫曉紅,等.化學應急洗消技術及裝備研究進展[J].軍事醫學,2016,40(4):267-271.
[22]邵高聳,盧林剛,張義鐸.一種多級孔氨氣洗消劑的實驗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4,42(5):102-107.
[23]邵高聳,盧林剛,張義鐸.膦酸鈦多孔材料對氨氣的靜態吸附性能[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4,33(2):124-127.
[24]盧林剛,戰世翠,李煥群.幾種不同試劑洗消氨水的實驗[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8,37(7):884-887.
[25]姚柯如,邵高聳,李建華,等.HX分子篩改性處理及其氨氣吸附性能研究[J].武警學院學報,2015,31(10):5-8.
[26]邵高聳,盧林剛,王會婭,等.一種吸油洗消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中國,ZL 201610332484.9[P].2016-05-19.
[27]盧林剛,劉魯楠,伊斐,等.敵腐特靈洗消劑對氫氧化鈉的洗消效能評價[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8,37(1):93-96.
[28]盧林剛,李冠男,劉魯楠,等.新型改性膨潤土吸附劑的制備及對苯酚的吸附性能[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9(1):53-57.
[29]盧林剛,李向欣,石興隆.新型改性膨潤土洗消劑對苯胺和硝基苯洗消性能的實驗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9,38(6):853-856.
[30]李向欣,盧林剛,石興隆.改性鈉基膨潤土制備及對苯胺吸附性能的優化[J].科學技術及工程,2019,19(16):388-392.
[31]邵高聳,李建華,盧林剛,等.危險化學品多功能高效洗消劑的制備方法與應用:中國,ZL 201310175910.9[P].2013-05-04.
[32]王永明,王勇,盧林剛,等.負載TiO2的ACF吸附降解苯的研究[J].分子科學學報,2015,31(1):59-62.
[33]李建華.新型復合濾料層個人防護氨氣濾毒罐[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2,31(6):563-565.
[34]李建華.溶合潤濕型火災疏散防毒防煙口罩[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5,34(12):1661-1663.
[35]王永明,邱源,李彩云,等.負載納米TiO2-ACF新型防毒口罩實驗研究[J].實驗室技術與管理,2014,31(1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