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外光輻照下瀝青混合料耐久性
- 謝祥兵 李廣慧
- 1285字
- 2021-12-24 13:03:48
1.4 瀝青膠漿性質與組成成分之間的關系
膠漿理論認為,瀝青混合料的組成為瀝青膠漿和級配集料,其中瀝青膠漿決定著瀝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以及耐久性。瀝青膠漿內部成分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一個復雜的物理化學過程[40,41]。從復合材料角度來看,瀝青混合料是由具有黏彈性性能的瀝青膠漿和骨架結構集料構成,其耐老化性能主要取決于瀝青膠漿。與瀝青材料一樣,很多研究者認為瀝青膠漿在路面服役過程中的老化形式主要有熱氧老化、光氧老化等,瀝青膠漿老化導致勁度模量增大和黏附性降低,在交通荷載作用下易引起路面開裂和松散等病害。因此,許多道路研究者對瀝青膠漿的性能開展了廣泛的研究。
大量研究成果表明[41],瀝青膠漿是由瀝青、礦粉及兩者接觸過程中發生的物理化學反應而形成的界面組成,其中兩相之間的界面是影響瀝青膠漿性能的關鍵因素。
1973年,Anderson和Goetz對膠漿物化增強作用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全面研究。結果顯示,填料顆粒尺寸和類型、瀝青的性質、加載時間、溫度及瀝青與填料間的相互作用是其主要影響因素,同時還認為在密級配瀝青混合料中填料的最佳體積摻量為40%~60%[42]。Anderson的研究還表明,最佳粉膠比在1.2~1.5,基于黏度的勁度模量比率超過10%~15%時并不影響瀝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42]。
2004年,王捷等通過試驗對比分析了粉膠比對瀝青膠漿高低溫性能和疲勞性能以及對混合料高低溫性能、水穩定性和疲勞性能的影響,推薦連續密級配瀝青混合料粉膠比應控制在0.8~1.6之間[43]。
2005年,Recasens和Martínez等研究了填料對瀝青混合料老化性能的影響,通過分析不同老化時長下的針入度、軟化點、黏度,發現添加填料可以提高瀝青的抗老化性能。但是,過多的填料將會導致混合料的斷裂能降低,因而建議填料的體積摻量在20%~30%之間[44]。
2005年,張爭奇等采用DSR試驗和BBR試驗對瀝青膠漿的高低溫性能進行了研究,分析了粉膠比的變化對瀝青膠漿流變性能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合適的粉膠比范圍[45]。
2007年,王秉綱、李平等通過測試瀝青膠漿老化后高低溫性能及延度變化率,研究了填料類型對瀝青抗老化性能的影響,得出熱氧老化下瀝青膠漿粉膠質量比不超過1.5[46,47]。
2010年,Tan Yi qiu等通過DSR剪切蠕變試驗和BBR彎曲蠕變試驗研究了粉膠比變化對瀝青膠漿高低溫性能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瀝青膠漿的黏彈態性能變化規律具有指數函數的特征,從填料與瀝青相互作用的角度得出基質瀝青的最佳粉膠比宜為0.9~1.4[48]。
2014年,樊亮等利用路用性能試驗和流變測試技術,對基質瀝青膠漿與SBS改性瀝青膠漿進行性能評價和機理探討。結果表明,瀝青膠漿的力學強度和黏彈性變化源于其組成之間的相互作用,提出采用不可回復柔量差作為瀝青膠漿粉膠比取值的評價指標[49]。
2015年,Cheng等研究了硅藻土和石灰巖礦粉對瀝青熱氧老化的影響,通過比較瀝青膠漿老化前后的物理性能,得出硅藻土可以顯著提高瀝青的抗老化能力,最后,運用殘差平方和最小法確定出硅藻土在瀝青中的最佳體積摻量為12%[50]。
通過上述研究成果的分析可知,對于紫外光輻照下瀝青材料的路用性能、黏彈態性能、微觀結構方面已做過很多研究工作,揭示了紫外光輻照下瀝青老化機理,明確了瀝青老化的主要影響因素,但是關于瀝青膠漿材料性能及紫外光輻照下粉膠比對瀝青混合料技術性質的研究不夠完善。
- 2020年深圳大學經濟學院西方經濟學考前沖刺最后三套卷
- SAS統計分析教程
- 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211翻譯碩士英語[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警察文化概論
- 2019年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B級核心詞匯全突破【附高清視頻講解】(上)
- 重金屬鉻堆存場地土壤-地下水污染控制與修復
- 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第2版)
- 翟象俊《21世紀大學英語讀寫教程(3)》(修訂版)學習指南【詞匯短語+課文精解+全文翻譯+練習答案】
- 廣告與消費心理學:第二版(新時代高等院校新聞傳播學系列教材)
- 數控編程與操作(第2版)
- 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第4版)【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詳解】講義與視頻課程【33.2小時高清視頻】
- 人機交互概論:從理論到應用
- 金融市場學
- 大學英語綜合技能分級教程 三級(第3版)
- 電工電子實驗實訓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