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喬治·伯里曼人體結構繪畫教程
- (美)喬治·伯里曼
- 484字
- 2021-12-10 23:09:16
律動感
律動的概念并不是由某個時代、某位畫家或者團體提出來的。我們知道在1349年的時候,在佛羅倫薩成立了一個藝術團體組織,他們研究色彩的變化和畫面的構成等,其中也包括了對運動的科學研究。但是,律動感并不是在這個時候被提出的。在世界誕生的最初,律動感就隨之出現了。律動感存在于海洋、潮汐、恒星、行星、樹木花草、云朵飛絮等世間萬物的運動中,它融入在動植物生命當中,在說話對音調強弱的把控中,又或者是在發表演講的稍作停頓中。說話的過程中也會產生律動感,比如詩歌和音樂都是這樣,用有節奏的律動來表達其美好的想象、思想或感情,沒有律動,就沒有這些詩歌和音樂。在繪畫中則是通過輪廓、色彩、光和影的塑造與渲染來表現律動的。

那種慢動作連續的圖片,給了我們對視覺所能觀察到的運動中的律動感新的欣賞載體。在撐桿跳或者是馬匹障礙賽的圖片中,我們可以觀察到人體每塊肌肉的運動,同時也能觀察人體和馬匹在整個動作當中的協調關系。

為了表達出律動感,在描繪人體時,我們必須找到一種人體組塊之間的平衡法則。相對靜態的、動作幅度較小的一側需要配合運動劇烈的、角度幅度大的一側,并時刻關注著這種潛在的微妙對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