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子女心里應該時常裝著父母
經典原文

字詞解析
則:就。
溫:溫暖。
凊:涼爽,清涼。
省:問候,請安。
昏:傍晚。
古文今譯
(孝順的子女)在寒冷的冬天要關心父母是否溫暖,在炎熱的夏季要問候父母是否清爽涼快;早上起床后要向父母請安,傍晚回來也要向父母問安。
趣味鏈接
《論語》:“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釋義:尊敬長輩,友愛兄弟,是做人的根本啊!

五更叔叔說
也許小朋友們聽了這一講的內容,心里會覺得很奇怪。《弟子規》到底要我們怎么做呢?冬天,難道父母自己就不知道躲在有暖氣的房間里嗎?難道他們出門的時候不知道穿上厚厚的羽絨服嗎?為什么是做子女的要讓父母感到溫暖呢?夏天,父母如果想涼快不會開空調嗎?為什么做子女的要讓他們清爽涼快呢?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這是因為古代不像我們現在條件這么便利,既有暖氣,又有空調。冬則溫,夏則凊,擱在今天,大家可能會覺得天上飄來五個字兒——那都不是事。可是,如果擱在古代呢?咱們先聽個故事再說。
東漢時期,在江夏安陸,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孝感市,有一個叫黃香的九歲男孩。正因為對自己的父親“冬則溫,夏則凊”,一下子就火了將近兩千年。直到今天,黃香的故事仍在廣為傳播,他到底做了什么呢?
黃香九歲時,他的媽媽突然去世了。看著體弱多病的父親,黃香就想,無論如何,一定要把自己的父親照顧好,報答父親的養育之恩。夏天的晚上,天氣燥熱,蚊子也“嗡嗡嗡”地出來搗亂。每天晚上,在父親睡覺之前,黃香就把涼席鋪好,用扇子對著帳子扇風,把枕頭和涼席扇涼,這樣等到父親睡覺的時候,就會感覺很涼快。到了冬天呢,天寒地凍,大雪飄飄,父親晚上睡覺的時候,被窩非常冷。黃香總是在父親睡覺之前脫了衣服,鉆到爸爸的被窩里,用自己的小身板兒把被窩給暖熱乎了,然后再讓父親睡覺,父親就不會感覺到冷了。黃香就是這樣,無微不至地照顧著自己的父親。黃香所做的一切很快被天下人知道了,人們紛紛稱贊: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當然了,今天我們不用給爸爸媽媽扇席子,也不用暖被窩,可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幫爸爸媽媽做,比如,給爸爸倒杯水,給媽媽盛碗飯,這些小事都是舉手之勞。但小事卻能說明大問題,它可以證明你心里到底有沒有爸爸媽媽,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同樣非常重要。
“晨則省,昏則定”呢,早上起來見到媽媽說:媽,昨天晚上,您睡得好嗎?傍晚的時候,忙一天回來了,也要探望父母,然后再侍候他們睡覺。大家聽完解釋,依然會覺得怪怪的。當然,時代不同了,我們也不必機械地去照搬。但有一點我們應該明白,那就是心里務必時刻裝著父母。其實,弟子規也好,其他經典也罷,都有它的歷史背景和時代烙印。時代在變,一切都在變,但從古至今,也有一些東西是不變的,比如血緣、倫理和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