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全國新課標卷考頻] 10年·未考

舜發于畝之中,傅舉于版筑之間,膠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舜是從農耕的田野中被發現的,傅說是從泥水匠中被選拔出來的,膠鬲是從魚鹽販子中被選拔出來的,管夷吾是從獄官手里釋放出來并加以任用的,孫叔敖是從隱居的海邊被提拔上來的,百里奚是從奴隸市場被贖出后加以重用的。所以上天將要降臨重大責任在這個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饑餓之苦,使他缺乏錢財、受貧困之苦,使他所行不順,做事錯亂,用這些來使他的內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堅韌,增加他過去所沒有的才能。

人常常犯錯誤,這樣以后才會改正;心意困惑,思慮堵塞,然后才能奮起;(心緒)顯露在臉色上,流露在言談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個國家內)如果沒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國外沒有與之相抗衡的國家和外患的侵擾,這樣的國家常常會滅亡。由此可知,常處憂愁禍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處安逸快樂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好題精練」

1.《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表明生活、思想、行為上要經歷磨難的目的的句子是“              ”。

2.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的“              ”兩句從內外兩個方面闡釋了國家滅亡的原因。

3.孟子在《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文中,以“              ”兩句深刻地揭示出飽經磨難對于一個人成才的重要意義。

4.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的“              ”兩句從一個國家所面臨的內外形勢的角度,揭示了國家滅亡的原因。

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闡述在思想上受磨煉的句子是“       ”,在行動上受磨煉的句子是“       ”。

6.孟子在《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由個人作為上升到國家治理上,提出了“              ”的論斷。

7.《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論證“死于安樂”觀點的句子是“                     ”。

8.《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講到人的主觀因素對成才的作用時,寫人心理狀態變化的句子是“                     ”;寫人面部表情變化的句子是“                     ”。

9.《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指出了艱苦磨煉益處的句子是“              ”。

10.《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從國內與國外面臨的形勢的角度,得出亡國的原因的句子是“              ”。

11.《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中心論點(全文的中心句)是“              ”。

12.《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說明人才必須經過艱苦磨煉的作用的句子是“                                                        ”。

1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作者所擺出的事實論據是“                                          ”。

14.《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第二段主要闡述要成就大業,必須經受一番苦難磨煉的道理。其中闡述在思想上受磨煉的句子是“       ”。

1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的“                                   ”反映了孟子認為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

16.《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 “                                          ,”反映了孟子重視人才成長的主觀因素。

17.《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列舉作者分析六位古人的事例后得出結論的過渡句是“       。”

18.《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論述造就人才的客觀條件是“                                   ”。

19.《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論述造就人才的主觀因素的句子是“                                          ”。

20.《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由個人推論到國家,提出論斷的句子是:“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沅江市| 邓州市| 体育| 瑞丽市| 左云县| 丰城市| 纳雍县| 珲春市| 遂川县| 天全县| 岚皋县| 通道| 正宁县| 惠水县| 金塔县| 岗巴县| 岳普湖县| 陈巴尔虎旗| 荣昌县| 淅川县| 漯河市| 甘南县| 舒兰市| 潼关县| 廉江市| 太仆寺旗| 泽普县| 卢湾区| 陕西省| 枣强县| 七台河市| 临洮县| 敦化市| 贺州市| 双鸭山市| 改则县| 明水县| 资阳市| 龙江县| 郁南县| 伊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