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古詩文情景式背誦默寫題集:新課標必背64篇
- 謝明波編著
- 1701字
- 2022-01-28 15:04:37
14.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 棄 疾
[全國新課標卷考頻] 10年·1考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祝?/span>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歷經千古的江山,再也難找到像孫權那樣的英雄。當年的舞榭歌臺還在,英雄人物卻隨著歲月的流逝早已不復存在。斜陽照著長滿草樹的普通小巷,人們說那是當年劉裕曾經住過的地方。回想當年,他領軍北伐、收復失地的時候是何等威猛。
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草率發兵,想要建立霍去病封狼居胥山那樣的功績,卻落得個北望敵軍而驚慌失措的結果。四十三年過去了,每當眺望中原,仍然記得揚州路上烽火連天的戰亂場景。怎么能回首啊,當年拓跋燾的行宮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烏鴉啄食祭品,人們過著社日,只把他當作一位神祇來供奉。還有誰會問:廉頗老了,飯量還好嗎?
「真題鏈接」
【2016全國新課標Ⅰ卷】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辛棄疾回顧了元嘉年間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劉義隆本希望能夠“ ”,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終卻“ ”。
「好題精練」
1.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采用了對比的手法,“ ”一句寫出了宋武帝劉裕在戰場上的聲威氣勢,而“ ”一句寫出了宋文帝劉義隆在戰場上的狼狽之態。
2.《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 , ”兩句表達的感慨與《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類似。
3.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是詞人的憂憤之作,其中“ , ”兩句寫北方已非宋朝國土,感慨極為沉痛。
4.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用 “ , ”與“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形成鮮明對比,寫出了百姓安于異族統治的現狀。
5.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借“ , ”兩句描述的景象,表達了自己對百姓忘卻國恥、安于異族統治的沉痛之情。
6.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辛棄疾感嘆收復中原、徒成虛愿,于是有了不堪回首之感。這一感慨,因見“ , ”而越加強烈。
7.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運用典故痛惜北方淪陷區的宋朝百姓,已經安于異族統治的兩句是“ , ”。
8.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贊嘆劉裕北伐的赫赫戰功的句子是“ , ”。
9.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的“ ”一句,是感嘆時無英雄;而“ ”一句,是通過描寫佛貍祠社日的熱鬧場面,表現對統治者不思進取,百姓愚昧麻木、安于異族統治的憂憤之情。
10.《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表現辛棄疾所寫凄涼景象的句子是“ , ”,誰能想到此地曾是“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劉裕曾經住過的地方。
11.《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和劉裕的北伐氣勢形成鮮明反差的是,他當初居住的地方,如今卻是“ , ”。
12.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的“ ”一句,點出了南朝劉義隆北伐時渴望建立功勛,而“ ”一句則與之形成對比,寫出慘敗的結果,告誡南宋統治者應吸取歷史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13.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辛棄疾回顧了元嘉年間宋文帝劉義隆的那次北伐,他本希望能夠“ ”,但是由于出師草率,最終卻“ ”。
14.《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辛棄疾認為北伐抗金應當做好充分準備,如果像宋文帝劉義隆那樣草率出兵,雖有“ ”之雄心 ,也只怕會“ ”的結局。
15.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寫宋文帝劉義隆草率出師北伐,結果落得北望敵軍而驚慌失措的句子是“ , , ”。
16.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的下片一開篇,就用“ , , ”的歷史事實,忠告朝廷要吸取歷史教訓,不要魯莽行事。
17.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借古諷今,忠告韓侂胄要吸取歷史教訓,不要魯莽的句子是“ , , ”。
18.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的“ , ”抒發了江山依舊而后繼無人的感慨。
19.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寫劉裕叱咤風云、馳騁疆場,語句中充滿了詞人對其無限的仰慕與贊嘆之情的句子是“ , ”。
20.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借廉頗自比,表達報效國家的強烈愿望和對朝廷不能選用人才的慨嘆的句子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