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化學傳感器的構建與應用
- 武海
- 1219字
- 2021-12-30 20:30:57
前言
電化學傳感器是分析化學中最活躍、涉及領域最廣泛的研究方向之一。基于生物分子、化學有機分子和無機物、金屬納米材料、碳納米材料、量子點、納米復合物、聚合物構建的多類型的電化學傳感器,已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環境、食品安全、醫療、生物、化學等各領域及其交叉領域中,如生物分子、神經遞質、環境污染物、化學分子、微量元素、致毒致癌物質的分析檢測等。結合電化學分析法的簡易、快速、靈敏、準確、易實現在線和活體分析的獨特優勢,電化學傳感器在分析化學領域中發展迅速,受到廣大科研工作者的青睞。
《電化學傳感器的構建與應用》基于近年在國內和國際期刊發表的重要的電化學傳感器研究成果,結合電分析化學原理及理論,對電化學傳感器的構建及其在生物和環境領域中的應用進行綜述,系統闡述了電化學傳感器的分析原理、構建方法、界面表征方法等內容。本書的宗旨是為廣大電分析化學領域的研究者或初學者提供原理方法和必需的基礎知識,使其了解本領域科研前沿及電化學傳感器的研究方向等,以期為電分析化學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本書共分為7章。其中第1章概述電化學傳感器的發展和特點。第2章系統講述電分析化學方法與原理,涉及電化學傳感器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電位分析法、電解分析法和庫侖分析法、伏安分析法和極譜分析法。第3章介紹電化學傳感器界面材料,概括了用于構建電化學傳感器的生物酶、蛋白質、金屬納米材料、碳納米材料等的性質及其構建方法。第4章講述電化學傳感器界面修飾方法,簡介目前常用的構建電化學傳感器的方法,包括共價鍵合法、滴涂法、包埋法、自組裝法、聚合物薄膜法等。第5章介紹電化學傳感器界面的表征技術,如電鏡技術、光譜技術和電化學技術的傳感器修飾過程和界面材料的表征方法。第6章綜述電化學傳感器在生物分子檢測中的應用,如近年在檢測抗壞血酸、多巴胺、尿酸、DNA等領域出現的新型電化學傳感器。第7章綜述電化學傳感器在檢測環境激素中的應用,著重介紹了環境激素的種類、檢測意義及電化學傳感器在重金屬類、農藥類、酚類等環境激素檢測中的應用。
本書編者長期從事電化學傳感器的構建及電分析化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納米材料的制備和分析、生物分子的構象分析和應用、電化學傳感器界面材料的設計及合成、環境污染物分析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本書大部分章節內容均結合了作者的科研成果,以此為相關內容提供示例,供讀者掌握具體的實踐方法。
本書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1405019)、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1408085QB39,1708085MB43)、安徽高校自然科學研究重大項目(KJ2019ZD37,KJ2018ZD035)、阜陽市政府-阜陽師范學院橫向合作項目(XDHX201701,XDHX201704)、阜陽師范大學承接阜陽市科技專項(SXHZ202010)、阜陽師范大學科研創新團隊(kytd202001)等項目的支持,受到阜陽師范大學環境激素與生殖發育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環境污染物降解與監測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和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的支持,特此表示感謝!感謝對本書有貢獻的老師和研究生!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會有欠缺和疏漏之處,敬請同行和讀者們批評指正。
武 海
202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