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心之所強
- 身在曹營主公卻是劉備
- 東皂
- 2018字
- 2022-05-18 20:57:55
“進去吧,我家老爺要見你。”
我就說怎么可能不見,雖然我沒面子,但是劉備有呀!
扶起貂蟬,走入黃府,在那個家仆的帶路下,徐寧見到黃承彥。
“徐小兄弟,快請入座!”剛入主廳,就見黃承彥端坐廳中。
“見過大士,大士喚吾,子淵便可!”
“見過黃伯父!”
徐寧與貂蟬行禮,見過黃承彥。
“來人,上茶!”
“子淵,乃字?”茶至上前,黃承彥輕抿一口而后問道。
“大士,正是吾字!”
“不知何人所賜?”
“乃吾主所賜!”一時間,兩人尬聊著,他在等徐寧開口。
徐寧見狀,正欲說明來意,恰時言未及出,就聽見門外有人跑動,接著就瞧見一只紅鞋踏入門口映入眼眶,又猛然收回去。
稍作停頓,平復心情。
黃月慈雙手搭腹,一身素衣,不見藍釵,出現在門口。
“見過父親大人,徐將軍。”
“蒯家公子你見過了?又來此作甚?!”
“父親大人,女兒已見過,女兒不屬意!”
“荊州諸多名門望族世家子無一屬你心意?逆女!你豈不自知你年歲幾何?”黃承彥當場大發雷霆,一拍桌子,指著黃月慈不避諱徐寧就罵。
“伯父息怒,月慈妹妹必有良緣在后!”
黃承彥見貂蟬開口,收起火氣,他畢竟是名士,不好看。
“何事來此擾我與子淵小兄弟相談?”
“父親大人,女兒想著日后嫁人,不能久侍您膝下,心中難忍不舍,不由前來。”
“如此坐下吧。”
“多謝父親。”
“子淵見諒,吾女冒失。老朽愿聞子淵方才欲言何事?”黃承彥目光重新放到徐寧身上。
徐寧看著這父女兩的目光都盯著自己,尤其是黃月慈的目光,看得他都老臉一紅,但事態緊急,他也不顧這些了,當即皺眉說道:“大士,曹操欲來也!”
“前些時日,曹操之軍不是已在博望城外羅川口大敗于皇叔?”
“是呀!我聽城中皆言那曹軍大將李曼成還是被將軍斬于馬下的呢!”
“有你何事?”黃承彥吹胡子一瞪黃月慈。
“子淵,究竟是何情況?”黃承彥轉眼目光切切。
“大士,曹操親率百萬大軍南征也!”
“呀!”聽得百萬雄師,頓時黃月慈驚得輕呼。
“子淵所言可真?”徐寧帶來的震驚消息,一時讓黃老頭也沒注意到黃月慈的失態,只連忙向徐寧確認。
“大士,將至荊州也!百萬之軍,吾主難擋!”
“如此,荊州只怕亦難擋!”黃承彥皺眉撫須,目光深沉。
“故而,子淵拜請!還請大士收納庇護吾夫人!”徐寧起身長拜黃承彥身前。
“這自是不成問題,只是不知皇叔如何打算?”收納貂蟬對于作為荊州四大家族之一,沔陽名士的黃承彥來說,問題不大,他更關心劉備的去向。
“吾主欲攜新野全民往樊城避之!但子淵以為此番避之難避!曹操必尋我主!”
唉!徐寧嘆氣,帶一城人,往哪里跑呢!
“皇叔真仁者!只怕到時空城更惹怒曹操!吾婿如何調度?”黃承彥問起諸葛亮。
“大士,吾主不忍新野鄉親遭難,軍師只得依此調度!”
“古成大事者皆取民心!皇叔,此舉賺天下之民心也!子淵當可全力護住汝主!躲過此難,汝主必成大事!”
“這是自然,子淵必定死護!”說是這樣說,誰知道呢!這次徐寧右眼直跳!
“唉,皇叔身旁有諸多子淵這般猛將必然可化險為夷!”黃承彥輕嘆一口氣,目光凝滯沉思。
或許劉備是復興漢室最后的希望了!
“大士,荊州必首當其沖!還望大士早做打算!”
“子淵放心,老朽必定護好汝妻!這荊州只怕正如子淵所言,不太平了!”
“大士,子淵以為,以大士與軍師的關系,曹操未必不會為難大士!大士不若暫避之!”徐母之例在前,且事關貂蟬,徐寧不敢大意,當下提出建議。
“子淵之言善也!不日老朽當攜二女隱避矣。”
呼,還好不是個固執老頭。
“民女多謝伯父!”貂蟬起身朝黃承彥行禮答謝,此刻她也聽明白了徐寧為何那般著急。
“夫人且安心在老朽這里住下。”
至午時,陪貂蟬在黃承彥府用完午飯之后,徐寧站在貂蟬身后,無言靜看貂蟬熟練挽起長袖,收拾起來,整理行囊。
雖然一時畫面溫馨,但徐寧一想起曹操,剛想轉身出去透口氣。
“你要走了嗎?”貂蟬立馬側身回頭,目光找到徐寧。
午后秋時,暖陽灑在她的臉龐,打亮了青絲,柔化了輪廓,卻難掩她眼里的急切。
徐寧上前,“莫要擔心,為夫吉人自有天相。”
“皇叔才是!你別逞能,戰場兇險,千萬別逞能!好嗎?”
“好,曹操南征主要是荊州劉表、江東孫權,夫人放心好了。”
“皇叔豈非不得曹操忌憚?妾身知道的。”
“所以避他到樊城呀!”
“樊城又如何?他既然要南下,又豈會留皇叔為后患?”
貂蟬的話,讓徐寧無言,她太聰明了,自己根本騙不了她。
“妾身在這里等你,活著來見妾身好嗎?”貂蟬抬手摸上徐寧臉龐,目光在徐寧沉默的臉上想要找到肯定。
“好!”微笑抬手握住她的手,給她肯定。
“百萬敵軍之中,如若救不得皇叔,便不去救!不必擔心他人唾你,真有這一日,妾身自當與你共赴他鄉無人知處。”
“好。”
“那場火中,妾身便知,你這人奇思怪謀,若想活就定能活下來。”貂蟬抬頭微笑,溫柔看著徐寧,緩緩抽出徐寧放于桌上的短槍,憑著槍刃,決然削去一截長發。
沒有絲毫停頓,玉指覆上徐寧左手手背,輕輕用力抬起,將這束青絲,放于他手心。
“妾身不愿再受生死別離,就當是為了妾身,好嗎?”
“好。”握緊這束青絲,在這孔子孝道的時代,徐寧尚且不敢,她卻敢!為了他。
“記得來接妾身。不要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