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路易行:人類極簡史 地理小發(fā)現(xiàn)
- 張邁
- 882字
- 2021-12-10 19:19:24
卷首語
寫完110篇“平路易行”,正好是2020年9月3日,抗戰(zhàn)勝利75周年紀念日,從己亥年國慶假期為2019南極低碳行專門注冊公眾號“南方有昆侖”并發(fā)表第一篇文章《南極洲的五星布局》開始,到第110篇《移動的塵埃》,過去了330天,平均每3天更新一篇,是一個不小的工作量。寫南極的文字,一多半是在10月、11月于南美洲和南極洲邊走邊記完成,之后的文字大多是在2020年1-8月“悶家”悶出來和跑步跑出來的。
2021年初,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100周年電視劇《覺醒年代》在央視播出,觀后深受震動。念及南湖煙雨開勝境,社會主義沒有辜負中國;一葉紅船百年歌,中國也沒有辜負社會主義。由此,增補了“覺醒三篇”,唯愿百煉成鋼坎坷終成平路,千錘出山江湖莫不易行。
2020年4月25日,同行南極的鳳凰衛(wèi)視推出了《南極——尋找生命互動的頻率》,用了這樣的文案:如果你感到生命正在變得狹小,如果你想拋棄所有塵世間的煩惱,是時候關(guān)注這部治愈心靈的紀錄片了——寫得真好!其實我的這些文字也是在找尋生命互動的頻率,在全球共炎涼的情境之中,在人類上下五千年和縱橫數(shù)萬里的時空中尋求一些共振與慰藉。
作為一名金融工作者,我嘗試了對南極論壇的全面解讀;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無知無畏地對絲綢之路、文藝復(fù)興、大航海時代等題材進行了混搭研究;作為一個資深球迷和業(yè)余足球運動員,觀察思考了天下足球;作為一個曾經(jīng)的行動不便人士,寫下了輪椅上看到的歐洲;作為一個健康的跑步者,記錄了“當(dāng)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
通過“南方有昆侖”“絲路行”“平路(亞平寧之路,亦指無障礙通道)易行”“跑步”四個系列的隨筆涵蓋歐亞大陸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加上中日、美日關(guān)系的解讀,散漫地湊成了有關(guān)政治、軍事、科學(xué)、宗教、文學(xué)、藝術(shù)、經(jīng)濟和體育的“人類極簡史”,誠摯呼應(yīng)南極論壇“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踐行平臺”的提法。在走遍七大洲、五大洋之后,關(guān)于南極、南美、絲路、亞平寧和伊比利亞半島以及各大足球俱樂部的描述將旅行心得和考察日記熔于一爐,亦有一些地理小發(fā)現(xiàn),可當(dāng)作鮮活的旅游攻略閱讀。
感恩有你!感恩這一路出現(xiàn)的朋友!
初稿完成于2020年9月3日
修正完稿于2021年6月17日神舟12號載人飛船發(fā)射成功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