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南宋沙場
  • 陳勝利
  • 7字
  • 2021-12-10 18:58:59

第三章 成吉思汗

一、統一蒙古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金宋軍事對峙之際,在金朝再北的蒙古高原,第三勢力正蓄勢待發。

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早期的蒙古高原沒有形成穩定、單一的民族集團,成為各個馬背民族縱橫馳騁的舞臺。

有關這些游牧民族的故事,說來話長。

蒙古高原上第一個強大的游牧民族是匈奴。前3世紀初,匈奴王子冒頓殺父自立,向東擊滅東胡,向西驅走月氏,向南奪取河套地區,成為蒙古草原上最早的霸主。漢初采和親等辦法懷柔匈奴,武帝時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基本解除了匈奴的威脅。匈奴后來分裂為南北兩部,南匈奴降漢內附,北匈奴于2世紀中葉遠遁西方。

東胡人的后代鮮卑人填補匈奴留下的真空,進入漠北,1世紀后半葉,鮮卑領袖檀石槐在蒙古高原建立起自匈奴政權消亡后的又一個強大的游牧政權。檀石槐雖強,終究未能將鮮卑聯盟融為堅固的共同體,他死后,聯盟解體。

魏晉時,蒙古高原上的鮮卑人開始往南移動,5世紀中葉,鮮卑拓跋部首領拓跋珪建立的北魏統一中國北方,其南面控制范圍達至漢水、淮河流域。

在北魏之前,中國北方還存在過一個強大的少數民族政權——氐人建立的前秦,它控制的疆域比北魏還大,南面一線一度深入至四川。不過,氐人在周秦時分布在今甘肅、陜西、四川三省相鄰地帶,并非是來自蒙古高原。

鮮卑人在魏晉之際大舉南下時,仍有一部分留在漠北、漠南,與先前遺留下來的匈奴等族融合,建立柔然汗國,與北魏對抗。在北魏的打擊下,加之內部紛亂,柔然逐漸勢衰,6世紀中葉時被臣屬于它的突厥人消滅。

柔然滅國前,它南面的北魏分裂為東西兩部,又分別被北齊、北周取代。6世紀后期,在北周基礎上建立的漢人王朝隋朝重新統一中國,不久又被唐朝取代。

襲滅柔然的突厥首領阿史那土門自號可汗,創建突厥汗國。汗國不久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別統治蒙古高原和中亞,7世紀中葉先后被唐朝攻滅。8世紀中葉,唐朝與回紇(后稱回鶻)聯合攻滅東突厥余部重建的后突厥汗國。

后突厥汗國滅亡后,回鶻稱雄蒙古高原達一個世紀,因長期與吐蕃發生戰爭,加之天災,9世紀中葉被它的宿敵、來自葉尼塞河上游的黠戛斯人所滅。但黠戛斯人并未建立一個強大政權,10世紀初,契丹崛起后,他們返回了葉尼塞河草原。

契丹八部可汗耶律阿保機廢可汗制稱帝建國,控制漠北,并將勢力擴張到西達阿爾泰山一帶,東達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的廣大地區。其子耶律德光在位時進占華北燕云地區。契丹人建立的遼朝成為北方少數民族建立的首個地跨漠北與華北的帝國。它南部的控制線不及北魏,但對華北的占領更久,前后歷時近一百九十年。

蒙古滅宋之前,控制中原地域最廣、統治時間最長的是女真人建立的金朝。12世紀初,在完顏阿骨打率領下,金朝崛起于東北地區,先后滅遼、北宋,將控制區域推至淮河一線,大致與北魏南面的控制線相當。

遼朝堅持草原本位,金朝則更注重南方漢地,自中期開始就基本無力控制漠北,這里便有機會孕育出一股新的力量。

蒙古人原本生活在額爾古納河流域的密林中,大約7世紀時西遷進入漠北。

蒙古人的族源并無定論,多數學者認為,蒙古源自東胡、鮮卑,與契丹人是親戚,是一棵樹上結出的兩枚果實。

10世紀初,蒙古諸部數以百計,各部自有君長,不受一個共主的約束,互不相統,為爭奪草場、人口和牲畜,諸部之間不斷發動戰爭,幾經征戰、分合之后,形成蒙古、塔塔兒、蔑兒乞、克烈、乃蠻五個最強部落,號稱“五大兀魯思”(兀魯思意為國家)。其中,蒙古、塔塔兒、蔑兒乞屬蒙古語族,克烈、乃蠻是突厥語族。不過,經長期融合,到金朝時蒙古語族和突厥語族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突厥語族部落逐漸蒙古化。

為防止蒙古諸部坐大,金朝早期采取“減丁”、“蒿指”等野蠻措施。史籍記載,粘罕(即完顏宗翰)、金兀術等考慮到蒙古難制,對其三年一征,五年一徙,并“用蒿指之法”。“蒿指”就是削去丁壯拇指,使其“無用”。南宋趙珙在《蒙韃備錄》中載,金世宗大定年間每三年出兵剿殺蒙古人,稱“滅丁”。

蒙古部組成大聯盟,推舉海都長子之孫合不勒為汗,與金朝對抗。合不勒汗乘金朝全力征南宋之機開疆拓土,壯大實力,自稱祖元皇帝。金軍多次來討,均被他打敗。蒙古大聯盟由乞顏部、泰赤烏部、晃豁壇部、雪尼惕部等組成,合不勒汗死后,其侄、來自泰赤烏部俺巴孩被推選為可汗。

俺巴孩在送女出嫁途中被塔塔兒人擄去,送給金朝,被金熙宗殘忍地釘死在木驢上。臨死前,俺巴孩汗發下宏愿,要求蒙古人為他復仇。

俺巴孩汗死后,蒙古的領導權回到乞顏部手中,其首領名叫也速該。金大定二年(1162),他在戰斗中俘獲了一個叫鐵木真兀格的塔塔兒勇士,返回營地時,妻子訶額侖剛好生下一個男孩,也速該大喜,將兒子取名鐵木真。

鐵木真九歲時,也速該帶著他來到妻子訶額侖的娘家弘吉剌部求親,看中了特薛禪之女,比鐵木真大一歲的孛兒帖。按蒙古習俗,也速該把鐵木真留在特薛禪家中,自己返回。也速該返回途中被塔塔兒下了毒,他忍著腹疼走了三天趕回家里,很快咽氣,臨死前令人將鐵木真接回。

也速該死后,泰赤烏部奪回權力,將鐵木真一家逐出部落,搶奪了其大部分財產和部眾。訶額侖帶著鐵木真和他的四個弟妹避居于肯特山地區,以漁獵謀生,艱難度日。

十八歲時,鐵木真與孛兒帖結婚。不久,蔑兒乞人來襲,孛兒帖被搶。鐵木真投靠父親的好友、克烈部的脫斡里勒汗(即王罕),稱他為義父,與札答闌部首領札木合結為安達,即義兄弟,爭取他們聯合出兵,打敗了蔑兒乞人,迎回孛兒帖。

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鐵木真被乞顏部擁立為汗。此后十五年,鐵木真在蒙古草原上東征西討,攻滅塔塔兒部、克烈部、乃蠻部,控制了整個蒙古高原。其間,他與札木合、王罕反目,殺了札木合,王罕被他擊敗后死于乃蠻人之手。

金泰和六年(1206),蒙古諸部在斡難河召開忽里勒臺(又稱“忽里臺”,即蒙古諸王、貴族大會,通常是在議決選汗、戰和等重大事宜時召開),四十四歲的鐵木真被公推為成吉思汗,成為全體蒙古人包括蒙古語族、突厥語族及生活在蒙古草原的各部族的領袖。

成吉思汗建國號大蒙古國。將部眾按千戶編制起來,委任九十五個千戶長進行管理,每百戶設一個百戶長,每十戶設一個十戶長。千戶之上,任命博爾術為右翼萬戶長,木華黎為左翼萬戶長。以納牙阿為中軍萬戶長,執掌精銳的中央禁衛軍“怯薛軍”。制定“大札撒”,為軍隊和牧民立法。令回鶻人塔塔統阿創制回鶻式蒙古文。令定都哈拉和林。

次年,成吉思汗派長子術赤率軍征討蒙古草原西部、北部森林中的“林中百姓”,先后征服斡亦剌特、布里雅特、巴而虎、圖巴昔等部,進軍乞兒吉思,將其迫降。成吉思汗完成整個蒙古高原的統一,漠北從此被蒙古民族牢牢控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仪征市| 南丰县| 右玉县| 城口县| 崇仁县| 青龙| 丹巴县| 康定县| 博客| 连平县| 邯郸市| 车险| 马边| 海伦市| 砚山县| 无为县| 泌阳县| 古蔺县| 河东区| 孟村| 南皮县| 海安县| 腾冲县| 彭水| 通许县| 仲巴县| 多伦县| 赤峰市| 虞城县| 宜阳县| 营口市| 大方县| 潼南县| 革吉县| 田林县| 泗阳县| 交口县| 乌兰察布市| 鹿邑县| 宣武区| 商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