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星閃耀:量子物理史話
- 張天蓉
- 1164字
- 2021-12-09 15:51:28
2.3 機遇加天賦,貴人來相助
幫助愛因斯坦的貴人中,除了他的那位幫他找工作的數學家朋友格羅斯曼外,普朗克也算一個。格羅斯曼后來將黎曼幾何介紹給愛因斯坦,為他建立廣義相對論起了關鍵的作用;普朗克則是少數幾個首先發現狹義相對論重要性的人之一。
當時,有一個叫歐內斯特·索爾維的比利時企業家,欲在布魯塞爾創辦一個學會。1911年秋天,普朗克和能斯特等鼓動他通過邀請舉辦了第一屆國際物理學會議,即第一次索爾維會議(圖2-2)。會議主席為德高望重的荷蘭物理學家洛倫茲。主題則定為“輻射與量子”,專論剛剛登臺的量子力學之方法與理論。
這也算是量子物理之第一次武林大會,雖不似16年后(1927年)的第五次索爾維會議的陣容那么壯觀強大,卻也有經典物理派的眾多高手云集,且是討論量子問題的開天辟地第一回,其意義不可小覷。
兩位量子理論創建者,偏保守的普朗克和當時代表革命派的愛因斯坦,分別站立于后排左右兩邊上第二的位置,普朗克深邃的目光沉穩而固執,愛因斯坦的身子則隨意地微微前傾,好像是正在注意著坐在前排中間的居里夫人和龐加萊:他們在討論什么呢?不應該是量子吧,是相對論?還是質能關系?

圖2-2 第一次索爾維會議(1911年)
坐者(從左至右):沃爾特·能斯特、馬塞爾·布里淵、歐內斯特·索爾維、亨德里克·洛倫茲、埃米爾·沃伯格、讓·佩蘭、威廉·維恩、瑪麗·居里、亨利·龐加萊;站者(從左至右):羅伯特·古德施密特、馬克斯·普朗克、海因里希·魯本斯、阿諾·索末菲、弗雷德里克·林德曼、莫里斯·德布羅意、馬丁·努森、弗里德里希·哈澤內爾、豪斯特萊、愛德華·赫爾岑、詹姆斯·金斯、歐內斯特·盧瑟福、海克·卡末林·昂內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保羅·朗之萬
會議中與普朗克的討論,使愛因斯坦十分滿意。在光量子等問題上,愛因斯坦終于基本上說服了普朗克。愛因斯坦也指出低溫下比熱容的不正常表現,是又一個無法用經典理論解釋的現象。經典理論的確需要新的、革命的觀念!也可能是因為保守的普朗克有了這位年輕人的支持,對自己開創的理論有了更多的信心,加之普朗克多年反對“量子化”卻又失敗了的努力,使他在潛意識中不得不承認,他發現的這個常數h,其值雖小,內力卻深厚無比。這個小妖精在微觀世界中是真實存在的,不可能將它設成0而得到與實驗事實符合的結果!
因此,兩位量子先驅從此相談甚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兩人對音樂的共同愛好也加深了他們之間的友情。此后,他們便經常召集其他幾位物理及音樂之同好,一起在普朗克家里聚聚。在思考物理理論問題之余,一個彈鋼琴,一個拉小提琴,也有人哼歌,來場歡樂的音樂會,豈非學術界人士生活中的一大美事也?
后來,普朗克成為柏林大學的校長,1913年,愛因斯坦應普朗克之邀,赴柏林擔任新成立的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長和柏林大學教授,同年當選為普魯士科學院院士。從此,愛因斯坦有了一個穩定的發揮才能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