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星閃耀:量子物理史話
- 張?zhí)烊?/a>
- 637字
- 2021-12-09 15:51:27
2.1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
話說那年頭,也有少數幾個年輕人,被普朗克放出的量子妖精引誘迷惑,不聲不響地暗暗修煉“量子化”功夫,其中就包括在瑞士伯爾尼專利局做三級小職員的愛因斯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比普朗克小21歲,是在德國出生的猶太人。這孩子不像是一個早熟的天才,而是一個3歲才開始說話、令父母擔心、大器晚成的“奇葩”兒童。他讀中學時,從事電機工程的商人父親曾經顯得有點憂郁地咨詢兒子的老師:“這個孩子將來從事什么職業(yè)好啊?”得到的回答是,什么職業(yè)都可以,反正他不會有大出息!
普朗克在柏林科學院做他的黑體輻射報告時,剛大學畢業(yè)的愛因斯坦正為了找工作而四處奔忙。愛因斯坦雖然從小就被老師認定了“沒大出息”,但他并不自暴自棄,還深愛物理,立志從事科研工作!1900年,愛因斯坦大學畢業(yè)時,已經在德國的權威雜志《物理年鑒》上發(fā)表了研究毛細現象的學術論文,并且決定繼續(xù)攻讀物理博士學位,但因為他想申請當老師的助手而未被接受,所以為了糊口不得不首先找個工作。
最后,在他的數學家朋友、大學同學馬塞爾·格羅斯曼的父親的幫助下,愛因斯坦成為瑞士專利局的一名小職員。
小職員的工作較輕松,使愛因斯坦有時間研究他喜愛的物理,并利用業(yè)余時間攻讀完成了博士學位。
晚熟孩子的優(yōu)點就是因為有自知之明而勤奮刻苦、持之以恒,不偷懶耍滑,不靠小聰明。就像學習武功一樣,有些所謂的“聰明人”,喜歡練習簡單招式并號稱幾遍就學會;而遲緩一點的,則能靠時間和刻苦來積累起深厚的內力,此乃真功夫也,愛因斯坦便屬于這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