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擊疫情 我們在行動:致敬戰“疫”醫院領銜者
- 董家鴻 于金明
- 1176字
- 2021-12-09 12:10:39
入院到看病設置“三道門”,出臺“史上最嚴”防控措施
“隨著武漢疫情的不斷擴散,當地患者越來越多,而武漢封城的消息一發布,大家的警惕心就更強了,來看病的武漢人也多了很多。”
馬駿依舊清晰地記得,自1月15日發現首例確診患者以來,醫院發熱門診患者數也呈現出井噴增長,醫院留觀病房從2間擴容到16間。1月15日到24日,發熱門診就診量幾乎每天保持在350~400人次。
在疫情高發期,醫院嚴格落實分區管理,為重點地區來滬人員安排單獨診室和單獨候診區,與一般發熱患者分離。借助硬件優勢,搶占抗“疫”先機,同仁醫院確保了醫院在接診第一例“新冠”患者時,最大限度減少了院內感染的風險。
同時,醫院完善了一系列發熱門診就診流程,馬駿介紹,一名患者到醫院掛號看病,至少要經過“三道門”:第一道門,進入醫院大門,保安會用額溫槍測溫;第二道門,進入門診大廳,醫院會為患者做一次流行病學調查,隨后急診預檢護士再次測溫,一旦發現你有重點地區人員接觸史或是發熱癥狀,就會有專人護送你到發熱門診,6個人輪流排班護送;第三道門,進入發熱門診,再次進行測溫,完成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
“對于抗擊疫情的一線人員來說,織緊織密防控網始終是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醫院在此期間持續輸送“彈藥”,集結全院骨干力量,統一調配支援“前線”,確保打好“持久戰”。醫院還利用移動互聯網和醫院媒體平臺,開展線上流調、線上咨詢等工作,線上訪問量一度達8000人次。正是這些行之有效的舉措,為同仁醫院筑牢發熱門診這道防“疫”戰線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在馬駿的領導下,根據不斷變化的形勢和不斷升級的疫情,醫院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及時調整策略,明確工作重心。其間,醫院就診流程不斷完善,門診和急診之間用門禁阻斷,及時切斷傳染源。
馬駿心疼著奮戰在一線的隊員們,她的身影經常出現在這些重要崗位上。當專家組出現意見不統一時,她擺事實講道理,在中間調停;當有的干部因為壓力大而沮喪哭泣時,她一邊指導細節、一邊耐心安撫;當有護士身體不適、暫時回家休養時,她親自上門慰問,帶去組織的關心……她提出必須采取一切措施,確保一線防疫人員零感染。為此,她每天聽取醫院感染管理科的匯報,親自指揮、部署院內感染管理的各項事宜,梳理所有流程中的盲區和軟肋,限時整改,盡一切可能保護職工的安全。
正是這份深刻的悲憫和體恤之心,極大鼓舞了士氣,讓院內所有人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全身心投入新冠疫情防控的戰役中,形成了強大的合力,取得了最大的成效。

視察醫院,查缺補漏
如今,面臨復工潮,醫院對疫情防控仍然沒有松懈。門診實施全預約制度;開放6種預約途徑引導患者錯峰就診;開展線上咨詢;對普通住院患者親友原則上謝絕探視;對確有醫療需要進行探視或陪護的人員,分別要憑醫師短信或陪護證入院,同時接受嚴格的體溫測量和流行病學調查……
這一切,堪稱同仁醫院“史上最嚴舉措”,保障著患者和醫護人員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