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我與興華

高延臻

筑夢興華,圓夢興華。

毛主席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有這么一位老人,用他的愛心之火照亮了西北許多貧困學子的求學之路。今天,這團火熊熊燃燒,并且越燃越旺,而老人卻悄然“燃盡”了自己!他是“一位清華退休老教授”,他在清華園默默工作大半生,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事跡,他就是趙家和教授。

趙家和教授一生服務清華、愛國敬業,一直過著極其儉樸的生活。從2006年開始用興華助學的名義,默默地資助高中階段的寒門學子。2009年,他得知自己得了癌癥后,便決定將一生的積蓄全部用于資助西北貧困地區的孩子。他委托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原黨委書記陳章武教授在甘肅成立興華基金會。基金會成立不久后,趙家和教授于2012年7月22日去世,享年78歲。當晚,按照生前遺囑將其遺體捐贈給了北京協和醫院供醫學研究。去世后,他的家人一直保留著他房間的原樣,衣柜里,8件領口和袖口已經磨得有點起毛的襯衣,以及4件西服,這就是他的全部行頭。“最后的死去和最初的誕生一樣,都是人生必然;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樣,都是光照人間!”我想這是對趙爺爺一生最完美的贊賞。

我讀高三的時候,興華基金會秘書長白瑞剛叔叔和基金會愛心人士來到我的母校古浪一中進行訪談,他們介紹了趙家和爺爺的感人事跡,包括我在內的許多同學都被深深打動了。當時我在想,這是多么偉大的一個舉動,將自己的全部遺產捐出就已經很好了,還要將自己的遺體捐獻做醫學研究。高三是我最艱難的一段時期,生活費、資料費等等各種費用使我幾乎輟學,幸好有興華基金會的及時幫助,我才得以完成我的中學學業。

我自幼在古浪縣的貧困山村長大,小時候的樂趣就是拿著小鐵鏟去挖泥土、打彈弓、抓石子等等。每當放學,這些活動便成了我們的樂趣。興趣班,舞蹈班,鋼琴,吉他……那時候我們對這些是沒有概念的。我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開始學習英語,學校師資力量薄弱,一位老師同時教數學和英語。我們的校園沒有操場,也沒有任何的體育器材,學習條件之差可想而知。就這樣,我以較好的成績升入初中。初中的學習環境和小學差不多,英語老師非科班出身,因此我們班出現了集體英語差的現象。初中終于有了操場,是那種凹凸不平的土地操場,籃板是木板拼成的,乒乓球臺是水泥做成的。可我們并沒有因為學習條件差而放棄,相反,很多同學更加努力學習,為的是將來能走出這落后的大山。

我的父親從我上小學開始就患了心臟病,喪失了勞動能力,只能一直通過服藥來控制治療,種田和家務由母親和輟學的姐姐們來承擔。父親要吃藥,我要上學,家中經濟負擔特別大。我小學時背的書包是由母親用碎花布一塊一塊拼縫的。家人時刻教導我要好好學習,以后不用過這么苦的生活,我也聽話懂事,一直努力學習。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我初三的時候,母親患了癌癥,這無疑是對我們家庭最大的打擊。我們四處借錢為母親做了許多次的化療放療,但最終還是沒能延續她的生命。我成了單親家庭的孩子,但并沒有被打倒,因為我知道我是個男子漢,男兒當自強。之后我更加努力學習,考上了縣城里最好的中學——古浪一中。在高中期間,我因為做事認真負責被班主任任命為班長,一干就是三年,期間還被年級主任任命為學生會副主席。

或許有人會問我,我是否因為這樣的家庭而產生自卑?說真的,有過。但只是在心里,我從未說出口,也從未表現在臉上。我相信一句話:“你不堅強,沒人替你堅強!”不錯,就是憑借這股勁頭,我將悲傷化為動力,憑著一定要走出大山的信念度過了高一和高二。在我高三時,又一個噩耗襲來,我的父親患了肺癌,我頓時感覺天都塌了下來……我成了孤兒。

在我最艱難的時期,是興華基金會雪中送炭,這不僅是金錢上的幫助,更是精神上的鼓勵。若沒有興華的幫助,我是上不了大學的。自此我便與興華結緣,成為興華的一員。

目前,我在蘭州交通大學讀大三,這期間一直在受興華的資助,而我也在時刻關注著基金會的動態。如果說趙家和教授是星星之火的話,那么興華基金會則是被這星星之火點燃后的一團熊火。興華基金會自成立以來,秉承厚德載物、大愛無疆的理念,延續清華愛國奉獻的傳統血脈,堅持雪中送炭的宗旨,在國家貧困地區挑選優秀中學,在貧寒家庭中挑選上進學生進行資助。基金會在理事會和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資金運轉良好,在保留原有趙爺爺的“火種”的基礎上,已經向寒門學子發放助學金2062.8萬元。

“眾人拾柴火焰高”,現在基金會已有一萬多人參與捐助,而基金會良性運轉的背后當然離不開每一位愛心人士的努力。在大雪封山的西北,在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在祁連山脈的丘陵荒漠,七十多歲的陳章武教授帶領興華團隊沒有停止過他們資助貧苦學子的步伐,到現在他們的行程已超過四萬公里。

基金會經常收到匿名人士的捐款,我相信他們是不求回報的,為的只是傳遞愛心,傳遞人間正能量。最讓我感動的是一位阿姨,她叫王婭,自己患有胰腺癌還將全部積蓄捐給基金會。她將自己的房產由生后捐贈改為生前捐贈,將自己的遺體捐獻做醫學研究。王婭阿姨和趙爺爺在生命的最后階段,燃盡自己,照亮別人!

基金會自成立以來,一直參與精準扶貧的教育扶貧,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通過教育改變命運,著眼未來,給高中和大學階段的貧困學子帶來了光亮,增加了希望。中興通訊公司創始人侯為貴先生在得知趙爺爺的事跡后深受感染,決定與興華合作,提供一部分資金幫助興華基金會做公益活動。

興華基金會是一個大家庭,興華的種種事跡感染著我,鼓舞著我,也鼓舞著所有受助于興華的學子。從前的我總是渴望、向往著大學生活,到了大學后我更清楚地認識到理想和追求的重要性。在大一大二學年里,我沒有荒廢自己的課余時間,有空我就去圖書館自習,學習累了就去運動場鍛煉,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感謝興華的一路相伴。

歌曲《愛的奉獻》中唱道:“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心中有愛,人間便溫暖。

高延臻,2017年畢業于甘肅省武威市古浪一中,考入蘭州交通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乐县| 靖西县| 上饶市| 灵石县| 沂水县| 木兰县| 化隆| 凤山县| 缙云县| 烟台市| 济阳县| 大余县| 介休市| 凤翔县| 大渡口区| 肇庆市| 巴林右旗| 花垣县| 固始县| 徐水县| 延长县| 临澧县| 霸州市| 双桥区| 沧州市| 建阳市| 岑巩县| 金平| 扎兰屯市| 邳州市| 临沧市| 酉阳| 灌阳县| 孝义市| 沂水县| 合江县| 读书| 泾阳县| 舟曲县| 谢通门县| 南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