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從未謀面的懷念

余國忠

光陰荏苒,轉眼間甘肅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陪樂都學子走過近十年,我有幸與各位愛心人士一起走過這十年的助學之路,一同見證了基金會的籌備、成立、發展及壯大。

回顧過去的點點滴滴,有些人和事已被時光沖淡,但趙家和老師在我心中的形象卻愈加清晰和高大。其實,我從未見過趙老師,在接觸興華助學之前也從未聽說過“趙家和”這個名字,象牙塔中的大學教授是離我很遙遠的存在。

初聞趙家和老師的名字,是2011年7月14日。當時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陳章武教授第一次來海東一中(原樂都一中),陳老師只說趙老師是他的恩師,受趙老師的委托在我校開展助學工作,由于基金會還未正式成立,以基金會籌委會的形式先期開展助學工作。后來我在網上做了查詢,對趙老師在工作和學術方面的成就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

2012年7月22日,我突然聽到了趙老師去世的噩耗,當時真是萬分悲痛。2012年8月初,收到陳章武教授的郵件,邀請學校派員參加趙老師的追思會,學校派馬如鵬副校長參加了追思會,我因有事未能同去,但內心很不平靜,于是給陳章武教授發了一封郵件表達我的哀思。

尊敬的陳教授及白秘書長:

你們好,首先對不能來蘭州參加趙家和教授的追思會表示深深的歉意并鞠躬,對于陳教授及興華助學的全體同仁的不懈努力表示無限的敬意。

我與趙教授從未謀面,僅僅在網上對趙教授的生平及工作經歷有點滴了解時,他卻離我們而去了。但就是這樣一種平和的方式,他老人家在我們心中的形象就愈加的高大和光輝了。記得陳教授2011年7月14日第一次來我校時就對我們說,興華助學基金會的發起人是他的恩師趙老師,趙老師用一生的積蓄和滿腔的熱忱設立了興華助學基金。我不知道趙教授的生平與學術建樹,陳教授也沒有對我們多講,只是說他也不愿意太張揚。但他在人生最后一刻所做的決定就足以讓我們肅然起敬。他享年只有78歲,走的時候沒有遺體告別儀式。最后連自己遺體都捐獻給祖國的人,無疑是一個純粹的人,是一個心中只有他人而唯獨沒有自己的人。所謂大愛無言,真愛無聲,他老人家以自己的行動,默默地詮釋了這一切。祖國要強大,西部要崛起,需要我們每一個公民的覺醒與努力,或許你我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在趙教授嚴謹治學、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精神的感召下,相信會有許許多多的人加入我們的行列,同我們一起去努力。

謹以此信表達我對趙家和教授的無限哀思和崇高敬意,我愿與興華助學的各位同仁一起攜手,沿著趙老師開拓的路走下去,共同做好學生資助的各項工作,幫助更多西部的貧困學子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幫助他們用知識武裝自己,讓他們早日成為祖國建設的有用之才。愿敬愛的趙家和教授一路走好,天國安息。

拜叩,拜叩,拜叩。

余國忠

2012年8月19日

印象最深的是陳教授多次提到,趙老師多次講到助學時不許提到他的名字和具體情況。而我剛剛通過網絡對趙老師有了一些了解,他卻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怎叫人不傷心難過。

趙老師心存大愛,一直在做雪中送炭的事,幫助了許許多多的孩子。有位叫小梅的姑娘就是海東一中首批得到趙老師幫助的孩子之一,她的家庭情況極其特殊,孩子成長路上也多受磨難。我在這里實錄下孩子在助學金發放儀式上的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敬愛的陳章武教授、親愛的老師:

大家好。我是高三(12)班的小梅,很榮幸能夠代表受助學生發言。在這樣的時刻,我只是想說說我的心里話,我一直在尋找這樣一個機會,希望把母親和我的故事說出來,也許現在還不是時候,但是在這樣的場合我覺得我應該說一說。

我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家庭,在我兩歲那年父母離異,所以我被母親撫養長大,在這十幾年的風風雨雨里,與母親相依為命。也許這樣的單親家庭并不少見,也不足為奇。的確,如果父母健全那當然不難,可是我的母親卻由于小時候的醫療事故而喪失了勞動能力,并且,醫療事故還引起了一系列的并發癥和后遺癥。由于當時的法律意識不高,所以也只能認命。也許常人很難想象,一個患有心臟病、高血壓、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髓炎、眼底動脈硬化、還做過大大小小幾十次手術的人是怎樣活下來的,更難以想象她用自己的堅強和倔強,艱難地撫養著她的孩子,供她上學。這個人就是我的母親。

在母親那里我學會了堅強,學會了用感恩的心去對待生活,用樂觀的精神去跨越障礙。母親沒有霍金那么偉大,但平凡的生活中見證著她的偉大。記得我小時候,少不更事,看到母親臀部的傷疤像螺絲洞那樣深陷下去,以為我的媽媽是超人,但是等我真正長大了才知道母親所承受的痛。

生在貧寒的家庭,因為窮,所以難免受欺負,但是同樣有很多善良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老師同學,用他們的愛心為我搭建成長的路。我一路走來,并不是因為自己的強大,而是一路上無數雙充滿愛心的手,給我溫暖和鼓勵。是這份愛和感動讓我對生活充滿感恩,是這份溫情給我前進的動力,讓我掙脫命運的桎梏,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

對于我們貧困生來說,上學是一種幸運,能給我們上學的機會和條件是我們莫大的幸福,我們的內心被溫暖包圍,我們是被陽光照耀的孩子,所以,我們會更加珍惜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努力拼搏,用優異的成績回報每一個關心我們的人。到我們有能力了,我們會去尋找并幫助那些和我們一樣處在困境中的人,給他們溫暖和感動,給他們活下去與命運抗爭的希望和勇氣。

上蒼給每一個生命都設置障礙,為的是讓我們領悟生活,磨煉意志,讓我們最終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去對待生活,用從容淡定的心態去看云卷云舒。我們感謝幫助我們,給我們一臂之力的愛心人士,相信年輕的我們會用生命熱情書寫人生的篇章,不讓幫助我們的人失望。

最后請讓我代表我校萬千學子,對向我們伸出援助之手的陳教授及各位叔叔阿姨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謝謝你們了!(鞠躬)

學生:小梅

2011年7月14日

像小梅這樣的許許多多的孩子在趙老師和興華助學基金的幫助下得以健康成長,實實在在地改變了命運。

趙老師更是用自己的行動,以無言之教,給孩子們的心靈注入了力量。2016屆高三畢業生小雯這樣寫道:

“我是在聽趙家和爺爺的故事中成長起來的。基金會最初的基金是趙家和爺爺靠著自己年復一年的節儉湊成的,他家中的擺設極其簡單,生活非常儉樸。就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也想著節儉,為了能省一點錢,不用進口的藥。有時我會想節儉和吝嗇的差別到底在于什么?如若不知那些行為的目的,又怎能輕易劃分節儉與吝嗇呢?或許在爺爺沒有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之前,在某些人眼里,他無非就是個吝嗇鬼,但是,他心中的大愛足以讓那些認為他吝嗇的人汗顏。趙家和爺爺有一點最讓我感動,那便是真實。……趙家和爺爺的一生都在成全他人。當學校需要電化教學方面的人才時,他從事電化教學;當學校需要他在科研處工作時,他搬到了科研處;當學校需要創建經濟管理學院時,他服從安排。哪里需要他,他便去哪里;誰需要幫助,他便成全誰。爺爺的成全不是暫時的,他將自己的畢生積蓄委托給自己信任之人,繼續著他的成全,成全那些有夢的青年,成全那些有希望的父母。……從未有機會說聲“謝謝”。爺爺,謝謝您給予我的幫助,謝謝您用實際感化我,謝謝您用行動教育我。”

從趙老師的大愛中受益的不僅僅是貧困學生,可以毫不夸張地講,甘肅、青海等所有合作學校的師生都獲益匪淺。因為興華基金會的接棒人陳章武教授充分傳承并發揚了趙老師的精神,把趙老師的大愛傳播到了更廣闊的天地,影響教育了更多的人。

十年來,基金會在陳章武教授的帶領下,每年都要走遍所資助的幾十所學校,在每所學校不僅發放助學金,還有家庭調查、座談會、回答學生提問等許多工作。除了針對貧困學生之外,還面向全體學生做了許多工作,如勵志講座、學生心理輔導、師生拓展訓練、聯合中興通訊公益基金會開展科普講座、舉辦夏(冬)令營、聯系愛爾眼科開展視力檢測、免費為學生配鏡、聯系清華大學學生開展學習方法指導、社會調查等社會實踐活動、聯系香港明德基金會開展大學生資助等等豐富的活動。十年來,基金會工作人員及義工二十多次來樂都,每一次助學金發放和交流活動都是對學生最好的教育和精神鼓勵。陳老師更是每年至少一次,前后走訪學生家庭80余戶,在樂都的行程累計5000余公里,走遍了樂都南北二山的十幾個鄉鎮,把愛送到許多學子家中。

回顧興華基金十年來在樂都的足跡,我自己也感到驚嘆。十年來我校共有360多人得到了基金會的資助,累計發放助學金170萬元。截至2019年12月,已經有259名受助學生順利完成高中學業,他們全部升入大學就讀,其中考入一本院校211人,一本率達81.47%,歷年一本率均高于學校平均水平。也就是說,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在興華助學的幫助下得到了更好的發展。

我與趙家和老師從未謀面,可是這些年來陸續了解了很多。趙老師做好事不求名、不求利的思想也對我有著深深的影響,它時刻凈化與教育著我。趙老師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精神引領、教育了一批人。我從興華基金會的接棒人陳章武教授身上看到了趙老師的身影。從2011年起,當時基金會還在籌備階段,陳教授就開始在西部奔波。每一位興華人以及助學的參與者都是新時代的追夢人,多年來都在努力奔跑。

在媒體報道之后,趙老師的大愛精神感染影響了更多的人。天津市電力公司退休職工王婭大姐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王婭大姐在報紙上看到趙老師事跡后就投身興華助學開始幫助孩子。王婭大姐生前捐出包括房產在內的所有財富,在身患癌癥生命進入倒計時的情況下,仍堅持參與興華助學,幫助寒門學子筑夢。王婭大姐是不普通的普通人,她的事跡既平凡又不平凡。她的樂觀,她的善良,是最真實的。她以自己的方式幫助別人,她面對死亡活出了最暖的樣子,她像趙老師一樣找到了生命的真諦。她放棄了治療,但沒有放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像趙老師一樣燃盡了自己的全部,照亮了西部學子的天空。

趙老師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是無窮的,他的精神終將影響一批又一批人,我們沿著趙老師的大愛前行,一定能教育培養好更多的青年一代。中華民族的復興需要更多人的默默努力和無私奉獻。

2012年5月于海東一中(后排右二為作者)。

附:2017年2月26日,我到北京參加中央電視臺《朗讀者》節目錄制,見到了趙老師夫人吳嘉真教授及其兒女。后來也有機會看望了吳老師,我許下一個心愿,只要到北京一定要看望吳老師。2019年12月2日上午,我在北京師范大學參加了第二屆最美教師志愿者頒獎典禮。前一天到北京后,看望了可敬的像媽媽一樣的吳老師。

余國忠,青海省海東一中教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竹山县| 平乐县| 台安县| 襄城县| 永康市| 河东区| 万山特区| 天全县| 博罗县| 高密市| 扎鲁特旗| 扎赉特旗| 上林县| 怀安县| 襄城县| 乾安县| 新津县| 青浦区| 米泉市| 贡嘎县| 湘西| 井研县| 中超| 舞钢市| 博罗县| 蒙山县| 屏山县| 西乡县| 绥化市| 孟州市| 吉隆县| 沙河市| 华安县| 万年县| 崇仁县| 志丹县| 平塘县| 噶尔县| 桂阳县| 蓬安县| 无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