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MEC介紹:網絡中的邊緣計算

在本章中,我們將介紹ETSI多接入邊緣計算(MEC)標準,以及相關的組件和主要的技術實現因素(同時將討論與ETSI網絡功能虛擬化(NFV)標準的一致性)。此外,我們還將提供MEC服務場景的概述,以便向讀者提供一套由MEC支持的合適的用例。

那么,MEC到底是什么?它看起來像什么?它是如何工作的?在介紹性討論中,我們認為這不僅僅是在網絡旁邊的某個地方放置、計算和存儲,并將它們插入到同一個以太網交換機中。現在是時候深入了解MEC的真正含義了。我們從參考文獻[15]中定義的ETSI MEC參考框架和參考架構開始。

如圖2.1所示,參考框架是一個很好的起點,它展示了組成通用MEC系統的基本組件。我們注意到,這個框架中使用了“移動邊緣……”術語表示ME。規范的更新版本預計將換成更通用的“多接入邊緣……”術語。為了避免混淆,我們將簡單地使用縮寫“ME”,它可以同時指代兩者。

040-01

圖2.1 ETSI MEC參考框架(來自參考文獻[15]圖5-1)

從底層開始,我們注意到“網絡級”,其中ETSI定義了3種類型的網絡:

  • 3GPP網絡。這是3GPP定義的某種類型的接入網。它的亮點在于3GPP定義的網絡在移動網絡空間中的相對重要性,以及這些接入網是ETSI最初工作的重點的重要事實。
  • 本地網絡。這是指由通信服務提供商操作的某種其他類型的接入網。例如:提供商管理的Wi-Fi接入或固定寬帶接入。
  • 外部網絡。這是由第三方運營的網絡,通常是企業網絡的預留位置。

“網絡級”與“ME主機級”相鄰,該層級包含通常駐留在邊緣位置的實體。這包括虛擬化基礎設施,即計算池、存儲池和網絡資源池,以及抽象和虛擬化這些資源的能力(例如:用于計算的Hypervisor、用于聯網的OpenFlow交換機)。使用虛擬化基礎設施的是一個ME平臺(MEP)和許多應用程序。還有一個包含許多實體的管理空間。

最后,“ME系統級”包含一些系統級管理實體,這些實體可通過第三方應用系統或直接從用戶端(UE)訪問。這一級的實體可能是集中的。

為了進一步了解MEC系統是如何組合在一起的,我們轉向參考架構,這也在參考文獻[15]中進行了定義,如圖2.2所示。

041-01

圖2.2 MEC參考架構(來自參考文獻[15]圖6-1)

從圖2.2可以直接觀察到,“網絡級”已經消失。這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即網絡本身的操作和與ETSI MEC定義實體的接口都不在ETSI的范圍內。標準中“參考架構”的目標是為標準的各組成部分如何組合在一起提供參考,在ETSI MEC的情況下,由于網絡級實體超出了ETSI MEC的范圍,因此沒有必要在參考架構中顯示這些實體。

另一方面,ME主機級和ME系統級都得到了極大的擴展。雖然ETSI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在更大的范圍內正確連接由其定義的各種標準,但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有用的MEC系統設計參考,我們將照此使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自治县| 大厂| 巫山县| 古蔺县| 柳林县| 西丰县| 如东县| 乳山市| 中山市| 同心县| 秀山| 萝北县| 惠安县| 津市市| 大关县| 黄平县| 荥阳市| 岢岚县| 博野县| 罗城| 宁阳县| 寿阳县| 鸡泽县| 霍林郭勒市| 浦县| 左权县| 若尔盖县| 资溪县| 二连浩特市| 公主岭市| 平泉县| 雷波县| 太湖县| 丹凤县| 安吉县| 蓝田县| 静安区| 东安县| 简阳市| 龙胜| 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