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接入邊緣計算實戰(zhàn)
- (意)達里奧·薩貝拉 (美)亞歷克斯·列茲尼克 (德)魯伊·弗拉贊
- 721字
- 2021-12-01 13:48:36
1.6 我們只需要開源嗎
在我們的社區(qū)中有一種感覺,雖然行業(yè)標準接口定義很重要,但這些定義不必來自傳統(tǒng)的“標準”,相反,它們可以來自開發(fā)社區(qū),例如:來自開源項目。此外,從開源項目中獲取會更好,因為結果不僅僅是一個文檔,還包括運行的代碼。
讓我們在這里達成共識:開源已經(jīng)并正在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開源極大地降低了進入市場的門檻,從而使小型、靈活和高度創(chuàng)新的公司能夠在更平等的基礎上與大型老牌企業(yè)競爭。它是通過提供一個基礎來建立的,允許一個小團隊(或者一個大團隊)只關注那些可以提供增值的領域。一個引人注目的例子是:TensorFlow允許開發(fā)者使用大約20行相當簡單的Python代碼來部署機器學習算法。這意味著數(shù)據(jù)公司不再需要花費時間和資源來開發(fā)神經(jīng)網(wǎng)絡處理機制。相反,他們可以專注于其增值的地方——數(shù)據(jù)科學。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開源可以扮演標準所扮演的角色。實際上并非如此!為了說明這一點,讓我們選擇OpenStack。不是因為它不好,恰恰相反,因為它是一個非常好的開源項目,而且非常成功,所以它是一個表達觀點的好地方。任何使用過OpenStack的人都知道,我們對API進行開發(fā),而不是開發(fā)API本身。
- 你正在開發(fā)哪個版本的OpenStack以及需要哪些API。
- 你正在開發(fā)哪個OpenStack(真正的開源軟件,RedHat、Mirantis等)。
是的,它們幾乎是一樣的,但又不完全一樣。對于一家小公司,擁有100個呈現(xiàn)相同接口的邊緣云仍然會讓你面臨擴展的挑戰(zhàn),以便與100個略微不同(但仍然不同)的實現(xiàn)進行集成。換言之,你仍然缺少標準。
這里的一個簡單事實是,標準不能取代開源——因為標準不會告訴你如何構建任何東西,而開源也不能取代標準。在理想的情況下,開源項目將在需要使用標準化接口的領域中使用標準化接口,也就是說,在需要大規(guī)模供應商互操作的領域中使用標準化接口。這樣對業(yè)界來說是兩全其美的。
- 零基礎玩轉區(qū)塊鏈
- Learning Elixir
- Practical Windows Forensics
- JavaScript by Example
- Mastering Ext JS
- PhoneGap:Beginner's Guide(Third Edition)
- Kotlin從基礎到實戰(zhàn)
- Learning Vaadin 7(Second Edition)
- C#應用程序設計教程
- Tableau 10 Bootcamp
- HTML5 APP開發(fā)從入門到精通(微課精編版)
- Linux Shell核心編程指南
- Python項目實戰(zhàn)從入門到精通
- Quantum Computing and Blockchain in Business
- Hands-On GUI Programming with C++ and Qt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