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軋犖山
- 盛唐大表哥
- 楊二浪
- 2138字
- 2022-01-15 17:24:47
劉鈺等著柳飄飄穿上衣裳離去。
他并未讓柳飄飄留下看守趙誨,因為劉鈺還是比較了解女人的。
這個世界鐵石心腸的女人,終究是占據著少數!
若是趙誨醒來,讓柳飄飄放了他,說不定柳飄飄還真就放了他。
男人的花言巧語,若不是鐵石心腸的女人,一般人還真的招架不住。
說白了就是劉鈺不相信柳飄飄,也不相信這個趙誨狗男人。
故此才讓柳飄飄先一步離開,而趙誨被綁住以后,劉鈺又害怕趙誨進行呼救,干脆心一橫,直接脫了一只襪子,塞入了趙誨的嘴中。
劉鈺可愛干凈了,襪子一點味道都沒有,何況他也不是汗腳,不會出現熏死人的情況。
事實上吧,不管是誰,只要是聞自己襪子和腳,都帶著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又怎么會覺得臭呢!
劉鈺關上房門,快步離開。
許久后趙誨才醒來,拼命的掙扎和呼喊,可是呀,沒有人能夠來幫他。
因為劉鈺考慮到了所有會發生的事情,他相信等自己辦完了事兒,再回來找趙誨的時候,趙誨還會被捆在那里。
劉鈺帶著一箱財寶,目的地皇宮。
……
胡人居,姚異向胡人店小二打聽有關于安貞節一行人的消息,胡人店小二臉色有異,卻未曾表露出來。
倒是也如實告知了姚異,他所知道的所有消息。
因為胡人店小二知道往后自己是要留在京城的,若是得罪了姚異,這位可是監察御史,又是當朝宰相姚崇的兒子,只怕胡說一通,會連累到胡人居。
胡人居在長安,你不會真的以為只是一個酒樓吧!
其實還承載著傳遞大唐消息給各國的重責大任,所以胡人居是絕對不能夠出事兒的。
姚異問清楚了安貞節一行人的消息,臉色復雜的離開了胡人居。
當姚異離開,胡人店小二立刻去到了二樓,將消息也告訴給了安貞節。
安貞節得知這個消息,倒是很平靜,沒有多想。
還給了店小二一錠金子,胡人店小二臉露雀躍,連忙說道:“小的謝過安爺!”
接著店小二告退,安貞節這才皺起了眉頭說道:“莫非是這位姚家公子發現了什么?”
安貞節的下屬都覺得不大可能,他們做得十分隱秘,而且掌控了趙誨這顆棋子,將來便可源源不斷的從大唐取走鐵礦去增強突厥的士兵。
軋犖山卻回應道:“二哥,可能事情有些不太妙!”
安貞節看向軋犖山,一臉的意外。
他知道軋犖山聰明,說不定他有其他的看法。
隨即他便詢問道:“軋犖山,你這是什么意思?”
其他人的目光,也紛紛看向了軋犖山。
軋犖山并不畏懼,勇敢的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二哥,我聽說這個姚異是大唐的監察御史,負責掌管監察百官、巡視郡縣、糾正刑獄、肅整朝儀等事務。他還是大唐宰相姚崇的兒子,這樣的人不可能會無緣無故的打聽我們的消息,恐怕是他發現了什么,否則他不會這般主動行事兒的。”
安貞節一行人聽后露出震驚的表情,如果真是軋犖山說的這樣,他們危已。
而安思順也開口道:“二哥,軋犖山說的在理。大唐有一句話,叫做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小心使得萬年船!若是我們栽在這里,將是突厥巨大的損失。”
安貞節的目光看向軋犖山,詢問道:“軋犖山,你說我們應該怎么辦?”
軋犖山幾乎沒有思考,脫口而出。
“二哥,現在我們應該迅速離開長安,在長安城外等待消息。如果那位姚異只是好奇心使然,我們再回來。若是他是有意而為之,那么我們就必須得立馬回到突厥。”
安貞節贊同,對著一眾屬下說道:“好,就按照軋犖山說的做。你們現在去收拾東西,馬上撤離。”
軋犖山一聽,直接阻止了。
“不可,二哥,不能夠這般做!”
安貞節疑惑的問道:“為何不能夠這般做?”
軋犖山凝重的回答道:“二哥,若是我們一行人全部都離開,那么目標將會非常的大。所以我們若是要離開,只能夠走四五個人,其他的人要留下來,幫我們打探消息,窺視清楚局面,才能更好的傳遞消息給我們。”
安貞節再次深深看了一眼軋犖山,心里的震驚無溢于言表。
要知道軋犖山才十三歲,竟然有如此的心機。
安貞節倒沒有因為軋犖山有如此的心機就想要搞死他,軋犖山畢竟是個突厥人,他越聰明對于突厥越是有利。
要知道,突厥一直以來崇尚的便是強者。
強者為尊!
這里的強不僅僅是武功高強,還有智慧高強。
為何突厥過去與大唐的交鋒屢屢受挫,便是因為突厥沒有像大唐那樣擁有大智慧的人,都是一群莽夫。
而大唐的人,身體雖然不是特別強壯,可個個都精明無比。
他們能夠創造出各種用于戰爭的打法和利器,這是突厥人不具備的。
即便突厥人這些年都會來唐學習,可學習到的東西都是那種四不像。
所以見到軋犖山這般聰明,安貞節是覺得軋犖山將來也許可以成為突厥王庭的大相。
突厥的大相,和大唐的宰相的職務差不多,但是在突厥的地位,會比大唐的宰相要高得多。
軋犖山竟然能夠得到安貞節如此高的評價,不知道軋犖山得知會作何感想。
若是一般人,恐怕會興奮得跳腳。
可此人是軋犖山,從他的性格來講,他恐怕會表面奉承,內心不屑。
不屑的原因,自然是為何自己不能夠是突厥的王,而是去當那個勞什子的什么大相。
這便是軋犖山,還是十三歲的軋犖山。
安貞節立刻吩咐下去,要剩下的突厥勇士留下,只帶走了自己的兩名親衛以及軋犖山和安思順。
被留下的突厥人毫無怨言,因為他們早就做好了犧牲的準備。
只要對突厥有利,他們隨時隨地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
他們只想著自己的兄弟姊妹、自己的后代,在將來的某一天,能夠馬踏中原,將這塊肥沃的土地變成他們的。
這也是突厥人畢生的目標,從有突厥這個部落開始,他們無時無刻不想著南下。
只是,在這個過程中,付出的代價也是旁人難以想象的。
而現在,就有這么一個機會。
他們一定要把握住,才能夠實現自己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