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取而代之?
書名: 大明王朝:我發現了新大陸作者名: 冬初十本章字數: 2041字更新時間: 2021-12-15 23:56:45
來人叩首,是一位四十歲上下的黑臉漢子,長的有些粗糙,身材略微發福,有些虛胖。
此人本是巡城司一兵丁,因世代皆為農戶,善于耕種,故命其做耕種管事,負責農耕事宜。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
“謝陛下!”
冉秋行禮起身,滿面堆笑。
“臣方才聽聞陛下醒來,立刻前來,向陛下匯報一則喜訊?!?
“哦?喜訊?可是農田豐收?”
“陛下圣明!”冉秋躬身,“自陛下委以重任,臣對農田便如自己的孩子一般,悉心照料,不敢懈怠。虧得陛下皇恩浩蕩,為農田祈福,換來麥子一日成熟。”他抬頭打量了一眼,繼續說道:“自陛下昏迷之后,臣日夜為陛下祈福,祈求上蒼保佑陛下,今陛下蘇醒,龍精虎猛,想必是上天,感受到臣的祈求了,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冉秋笑的滿臉褶子,以為自己這馬屁拍的不錯。
可他話未說完,伺候在皇帝身邊的白寧就暗道不好,緊張起來。
王英面帶微笑,身子前傾,問道:“你為我向上天祈禱?”
“是?!比角锕怼?
“拜的哪路神仙?”
“三清四帝,五方真君,山神土地,如來觀音。臣,都拜了?!?
“哦,信的還挺多。看來,你不忠啊?!?
“陛下所言極是······”冉秋趕忙拍馬屁,卻意識到話語不對,立刻下跪,祈求道:“陛下,臣對陛下忠心耿耿,絕無二心,絕無二心啊,陛下!”
“呵呵,諸天神佛,妖精鬼魅都讓你跪遍了,朕在你的信仰排名里,排第幾???”
“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王英走到近前,身子前傾,拍了拍冉秋的腦袋,問道:“遇事不決,求神保佑?呵,你倒是問問那漫天神佛,誰,敢對朕說保佑二字?朕,乃人皇,與天帝閻羅乃平起平坐,誰,可保佑于朕吶?”
“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起來吧,幾句話就嚇得全身發抖,像個什么樣子?!?
臨了,王英拍了拍冉秋的肩膀,輕聲道:“做好你自己的事,別自作聰明?!?
“陛下教訓的是,臣定當牢記在心,不負皇恩?!?
冉秋走了,王英搖了搖頭,笑了。
“真是個蠢漢子?!?
白寧在旁邊賠笑,心里卻是松了口氣。
他跟隨太子多年,該是最了解朱慈烺的人,可這么多年過去,他卻覺得自己越發的不了解這位他從小看著長大的獻愍太子,如今的皇帝陛下。
看來,入宮時總管說的不錯,伴君如伴虎,切莫自作聰明,揣度帝心。
這史上,不是沒有信奉神鬼之說的荒唐帝王。
但真正的雄主,是不會把自己放在神明之下的。
王英,出生在一個無神的世界,他所受的教育,就不會讓他對鬼神有什么尊敬。
哪怕這世上真有鬼神,他也會用科學的敘述,讓它們相信自己并不存在。
小麥正在收割,收完之后還要進行晾曬,祛除里面的水分,之后,還要進行篩選,摘掉多余的麥殼與雜物,并進一步曬干里面的水分。
最后,才是進行研磨打粉。
一共二三十畝,一畝地畝產約在七八百斤上下,這幾十畝地,算起來,也就是兩萬斤左右。
主線任務,是讓他存糧百萬石,擴兵百萬人。
一石糧食一百斤,算起來,這一次收獲,能有兩百石。
而人口,也就一百來人。
距離存糧百萬,擴兵百萬,還有非常非常遠的路要走。
“傳令下去,今日之內,要把所有小麥搶收完畢,明日便要把土地清理出來,重新播種。另外,麥田要擴大十倍,此次收獲的麥子,一半用來磨面,一半要用作耕種。”
“是?!?
王英寫下詔書,蓋上璽印,交由白寧去調度安排。
至于玉璽嘛,這會兒確實沒有。
這個璽印,其實就是用木頭刻的。
寒酸是寒酸了點兒,但照舊管用。
王權在上,也沒人敢私自造假。
更何況,現在就這么點兒人,算起來,也就是個規模大點兒的村子,誰做了什么,又能瞞得了誰呢?
說不好聽的,就是造反都沒有造反的意義。
“二三十畝的田地,尚且好打理,擴大十倍,就那幾個人可就不夠瞧了。當下,也騰不出那么多的人手?;舳鲄吻嗫偣矌ё吡巳U張,各部落,少說十幾人,多的也有數十,乃至數百。這個數,不能少,不然容易被全盤吃下,不妥。食堂有兩名伙頭兵,配了四個白人當助手,這些人負責一百多人的飯菜,已經很是辛苦,不能縮減。軍醫,帶學徒三人,白人助手四人,醫療乃重擔,不可縮減。熬鷹營算上熬鷹官共六人,負責數十土著,人數只少不多,不可再減。畜牧······農耕······建設······捕撈······蓄水······”
算來算去,這人啊,是只少不多,別說往外勻人了,都得添丁進口。
王英揉了揉眉心。
這賬啊,不算不知道,一算,便才知道,自己是真窮。
時下,糧食的問題,勉強還能解決,可這人口卻是急不得。
他帶來的漢人也就這么多,后加入進來的白人人數也就十幾,還有那二十多原住民。
這幾日,那些原住民也馴化的差不多了,可以嘗試讓他們學習耕種。
可二十幾人,少說也得十人在左右看著。
霍恩呂青還在外征伐,探馬回報,明日即可回歸,并帶有俘虜數十人。
人員的增長,是好事,卻也不是好事。
真算起來,他們算是入侵者,當你足夠強大時,他們只能乖乖聽訓。
可當你力量不如他們時,他們便不容易被管教,甚至很大可能,或者說必然,必然會反。
他們,可對大明沒有什么執念,也對漢人沒什么民族情懷。
他們不會管你是否讓他們吃飽了飯,他們只會覺得,這腦袋上,有個人管著,是真他娘的煩。
即便采取分化制衡,可一旦人員過多,權利分散。
那些有權的,可能就會誕生一個念頭——“吾可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