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雉和審食其攙扶太公日夜兼程,兩天后終于趕到碭城,哪里還有漢軍的蹤影。他們打算繼續向西追趕漢軍,卻被隨后趕來的楚軍逮個正著,開始了人質生涯。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呂雉對孩子的思念一天一天增加。雖然想孩子,但是當作太公的面卻不敢說,怕太公更想孫子,只能自己對自己念叨。
“不知道盈兒怎么樣了?”呂雉又開始念叨。
審食其在旁邊聽見了,輕輕地安慰說:“漢王平安,劉盈就平安。漢王有事,我們就失去人質的價值。只要我們還是人質,漢王就平安,劉盈就平安。”
審食其雖然猜對劉盈最終平安,但他根本想不到劉盈在路途上差一點被親爹拋棄的驚心動魄。
“上天保佑,平安就好!平安就好!”呂雉蠟黃的臉都泛出紅暈,抓住審食其的手激動地接著問,“盈兒現在在哪?跟他爹在一起嗎?”
“恐怕不是。漢王要打仗,帶在身邊還要分心保護他。恐怕漢王已經將劉盈送到櫟陽了。”審食其說。
“櫟陽?為什么不是咸陽呢?”呂雉問。
“咸陽已經讓項羽一把火燒了。櫟陽宮雖然老舊,但基本完好。”審食其說。
“哦。平安就好,平安就好!”呂雉喃喃地說。
“當然平安,肯定平安!不僅平安,說不定還被立為太子了呢!”審食其說。做人質太壓抑,需要一些讓人興奮的消息,哪怕是臆想的讓人興奮的消息。
“真的?盈兒還小呢!”呂雉一聽來了精神,又一想覺得不太可能。
“真的,當然應該是真的。秦國滅亡不就是因為秦始皇沒有立太子嗎?如果扶蘇是太子,哪有后來的事。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漢王怎么可能不明白。”審食其說。為了讓呂雉高興,他開始胡編,還別說,讓他胡說說中了。
劉盈是太子,我就是太后了。我一定要堅強地活下去,活到做太后的那一天。看來老道算我兒命貴是真的。
國與國之間相互派人質是普遍現象,盟國之間互派人質,例如觸龍勸說趙太后派小兒子去齊國做人質,鞏固齊趙聯盟,共同抗秦。敵國之間互派人質,例如秦始皇的爹就是秦國派到趙國的人質。仇國之間扣留人質,兩國打成血海深仇,雖然不派人質,但扣留人質,秦始皇,準確地說當時應該稱趙正,因為他爸是秦國派到趙國的人質,趙正爹逃了,趙正和他媽就被扣留為人質,受盡欺凌。呂雉的情形就與趙正他媽差不多。
楚漢相爭,爭持不下,為了激發將士們的斗志,開始強化政治思想工作,歷數劉邦的忘恩負義。從幫劉邦打豐邑開始,我們霸王帶著劉邦南征北戰,戰亢父、戰東阿、戰濮陽、戰定陶、戰城陽、戰雍丘,手把手教如何打仗,讓劉邦軍由小小豐邑都打不下來,不出名的部隊,變成一路攻城掠地,斬殺名將李由的鐵軍。
我們霸王還與劉邦結為兄弟,并提攜劉邦由沛公升為碭郡長,封了武安侯(其實不是項羽提攜,是楚懷王拉攏,但楚懷王已經死了,沒有發言權了,項羽有,項羽怎么說怎么是。)。
后來不是霸王帶領我們破釜沉舟,浴血奮戰,打敗章邯,哪有劉邦趁虛而入,溜進關中。劉邦得了便宜,還想獨吞,派兵把守函谷關,不讓我們進去。我們霸王看在兄弟一場的份上不僅原諒了劉邦,還封了他為漢王。
劉邦就是一個貪得無厭的小人。分封時他帶頭磕頭稱臣,一有機會他就帶頭叛亂,趁楚軍平定齊國叛亂的時機,進攻彭城。
能夠成為人質的人都身份高貴,待遇都遠高于普通士兵。雖然高層沒有想虐待呂雉,但隨著戰爭的持續,仇視宣傳力度不斷加碼,士兵將對劉邦的仇恨轉嫁到呂雉身上。
送飯的士兵將飯飯盒打開罵罵咧咧說:“媽的,老不死的婊子,居然吃得比我好得多。”
老不死的當然是指太公,婊子自然是指呂雉。士兵辱罵慣了,罵著罵著就連在一起成為辱罵專業術語了。
對于士兵的辱罵呂雉沒有吱聲,高貴的人質與大頭兵對罵有失身份。呂雉起身扶太公入座,看都不看士兵一眼,將菜從食盒里端出來,然后給太公添飯。
受到呂雉的忽視,士兵更生氣了,拿起菜盤啐了一口說:“我讓你吃,我讓你吃!”
呂雉頓了一下,立刻恢復了正常,完全無視士兵的存在,將飯放到太公的面前說:“爹,您吃飯。”
呂雉默默地對自己說,我兒命貴,要忍,忍到做太后的那一天。
楚漢相持不下,楚軍供給越來越困難。士兵對呂后的怒氣越來越大,不僅辱罵,也開始體罰。高貴的人質也要干活了。呂雉雖然不用干粗活,但縫補漿洗的話隨著士兵的怒氣升高越來越多,多到白天都干不完,晚上干完活才能換取芋菽。士兵連芋菽都吃不飽,人質本來就是階下囚,不餓肚子就是恩賜了。
寒冬臘月,大雪紛飛,狂風大作。楚軍大營呂雉還在為士兵漿洗戰衣,帶有膿血的袍澤。水冰冷刺骨,手凍得發白,身體發抖,月經如期而至,全身骨節都疼,呂雉發燒了。也許呂雉注定有太后的命,高燒幾日都挺過來了。人雖然活過來了,但閉經了。后來呂雉做皇后了,劉邦對其恩愛有加,卻再也沒有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