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宿命之崖
- 天崗演義
- 汝康康
- 5706字
- 2025-07-28 17:29:52
且說此夜,天崗屯兵與絕羽之將亞玢塔,于山腰之間,展開生死之斗。屯山不慎為敵所擒,存亡未卜。屯海帶傷歸營,謁見龐將軍。看此人:
黑白長發(fā)披兩肩,濃眉星目羅神面。
峰鼻城口高闊遠,鐵耳邊上須如電。
衣是貂絨綾羅緞,袍是戰(zhàn)風紅錦綿。
帶是虎牙乾坤鏈,履是翻海登云天。
真堪是:
昔征大都平松欒,將軍驍勇托泰山。
甲馬追風趕月箭,威名喚作龐洪晏。
當下,龐將軍攙住屯海,“屯副先鋒,何故傷得這般重?”屯海氣息奄奄,“稟龐將軍,我隨兄屯山在山道上巡哨,不想絕羽一員驍將下山,我兄弟二人非其敵手,兄長被擄,我死里逃生,方得歸返……”龐洪晏問,“可知此人姓甚名誰?”屯海道,“此人名曰亞玢塔。”龐洪晏道:“猶困絕羽數(shù)日,恐之饑餓難耐,屯先鋒性命堪憂。”龐洪晏沉吟片刻,遂命兩探子潛上山去,以探其情。
言說亞玢塔提屯山轉回山洞,薩羅帝爾見狀,“此乃何人?”亞玢塔道,“君主,屬下見你,及諸將士餓得唯啖樹皮,實在于心不忍,故欲悄然下山尋食。不料途中遭遇兩個無名小卒,一個已被我生擒,另一個負傷而逃。”
“汝之忠心,實為難得,至此時此地,尚念及族人之生死,真乃絕羽之英雄也。”薩羅帝爾道,“惜我等現(xiàn)如籠中之鳥,縱有雙翅,亦難脫逃。若有朝一日,重返故土,我必重賞于你。”
“蒙君之恩。”亞玢塔道,“屬下不才,未獲食餌,愧對君上。”
薩羅帝爾指著屯山道,“既然他落在我手里,實乃蒼天對我等之恩賜。與其縱之,不如食其肉充饑,飲其血解渴。”
“爾……爾等意欲何為?“屯山惶恐,汗如下雨。
“君主所言極是,此乃天賜之食,豈可輕棄?亞玢塔冷笑,目中露兇光,轉身對洞中士兵下令:“準備火堆,以此人之肉,祭我絕羽之旗。”
諸多將士已快餓踣將辭世間,聽這一道令下,即堆柴打火,后將屯山按倒在地。
“絕羽賊徒,究系妖邪,抑或魔魅?”屯山怒吼,聲震山洞。火光躍動,映照其面,恐懼扭曲之容盡顯。
薩羅帝爾徐步向前,口中低語:“妖魔之論,將軍勿咎我等。汝之逝,實乃大愛之舉……”其言又云:“《釋氏》有載,摩訶羅檀囊大國之小王子摩訶薩青,曾舍身飼虎;佛祖釋迦牟尼,亦曾割肉以喂鷹。今汝眼下,生命百十,懸于一線,愿將軍慈悲為懷,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薩羅帝爾,爾等雖困獸之斗,亦不可喪心病狂至此!”屯山怒目圓睜。
“屯山將軍,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爾今為魚肉,我為刀俎,何不順應天命,成全我絕羽將士之生存?”薩羅帝爾道,薩羅帝爾曰:“且寬心,若我生歸故土,歲歲今朝,必為你焚幣祭祀。”
屯山知已難逃一死,緊咬牙關,“我即便化作厲鬼,亦必取爾狗命。”
亞玢塔眼中兇光更甚,“君主,無需多言。速剮此人,食飽而后與天崗決一死戰(zhàn)。”
薩羅帝爾微微點頭,下令道:“好!執(zhí)行。”
屯山面色慘淡,眼神中流露出絕望之色。悲哉,絕羽兵將其剝去鎧甲,衣衫盡褪。迎之者,唯見無數(shù)牛耳尖刀,寒光熠熠,冷氣襲人。那撕心裂肺之嚎,似自地獄傳來悲鳴。火光映照下,絕羽兵面露饑餓瘋狂之貌……
天崗營中,龐洪晏正與鳳港、劉玉豪及竍族大將葉銳、董兆勃共飲,論及軍務。忽有探子疾來報告:“稟諸位將軍,小人深入山中窺探,得知薩羅帝爾被我軍圍困,數(shù)日來,僅以樹皮充饑。因他饑餒過度,便將屯先鋒剮了,割其肉而炙食之。”龐洪晏聞言,愕然色變,手中杯盞失手落地,砰然碎裂。其面色頓改,雄渾之氣勃然而發(fā),猶猛虎震怒,“蕭圣主甚是仁慈,不將賊軍全殲,非困之于斷魂山,望其能降于天崗。豈料生死之際,猶不肯低首,反而愈加猖獗。”董兆勃怒火上涌,拍案而起,“此等兇殘之徒,豈容寬恕!我等何不一鼓作氣殺上斷魂山,取其首級。”葉銳亦起身,眼中殺機凜然,“對,若再不動兵,恐其罪惡至極。不幾,恐又下山拿我兵卒去,生剮烘用。久以此往,天崗兵力豈不大減?”董兆勃忿然道:“葉將軍此言甚當,區(qū)區(qū)百余人之賊寇,何不親率五百勇士攻上山,以絕其類!”龐洪晏起立,環(huán)視諸將,道:“諸將所言甚是,此非常之時,不可延誤。我等當立即備戰(zhàn),明日清晨,發(fā)兵斷魂山。俟滅絕羽,我等自當向蕭圣主請罪。”
次日晨,日光初照,山谷霧氣環(huán)繞。龐洪晏等正于半坡行進,忽眾多檑石自山頂滾落,襲向亂軍,眾多將士頭破血流,體無完膚,殞命于坡上。更有被砸中面門者,自數(shù)十丈高斷壁懸崖墜下,摔為粉齏。龐洪晏急令隊伍散開,避檑石滾落之徑。舉目望之,只見山巔上,絕羽兵之身影于晨光中隱約可見,其不斷推下石塊,欲阻天崗軍之進攻。
“觀其態(tài)勢,他已知我等此行,恐山頂已設埋伏。故我等須慎之又慎,勿再使將士受損。”鳳港道。
“然也,上坡之路,或遇坍石亂木之伏,或遭羽箭飛鏢之襲,皆難預料的。我等務必小心謹慎。”龐洪晏回應道。
“以備不虞,就由我去攀崖探路。”劉玉豪道,“請諸將軍率將士們快速上山。”
“山這般高,你一人恐有不測也!”鳳港擔憂道。
“劉將軍勇猛果敢,然此行風險重重,不宜孤身犯險。”龐洪晏亦勸道。
劉玉豪堅毅地一笑,對諸位將軍道,“毋庸憂慮,但需大步登頂方可。”言罷,其呼氣凝神,一躍而起,攀附于斷壁殘崖之上,疾速攀升。看他:體態(tài)輕盈若飛燕,手足敏捷似猿猱。觀裝束:頭戴雙鳳冠,身著金絲軟甲,腰間系一條軟骨玉筋帶,足踏一雙翻天覆海履。真堪是:
秀顏銅珠染霜蕭,束發(fā)抱月展風遙。
千軍萬馬莫阻撓,玉峰能比日頭高。
躧水蹈火走燹滔,出生入死破皇遼。
萬眾齊贊赤火雕,將軍名曰劉玉豪。
“好功夫,不愧為‘赤火金雕’。“龐洪晏不禁贊嘆,遂率將士們循路上山。
在山頂,五七個絕羽兵俯瞰下方,只見一人正攀崖而上。他們紛紛彎弓搭箭,向那人射去。箭矢如雨點般密集,但劉玉豪卻似入無人之境,翻騰跳躍,一一躲過。箭矢擦身而過,他卻毫發(fā)無損。
“哈哈,區(qū)區(qū)箭矢,豈能傷我分毫!”劉玉豪大笑,身徹山谷。
絕羽兵士見狀,驚惶失措,相率退避。劉玉豪乘間攀躋峰頂,急拔出腰間盤蛇寶劍,迎風一揮,須臾間斬絕羽兵數(shù)人。
劉玉豪佇立谷壑之畔,雙目熠熠生輝,凝視前方,呼喊:“薩羅帝爾,汝已陷入深淵,進退維谷,降服乃上策!”言罷,劈面飛來一只毒鏢,劉玉豪眼明手快,急低頭,毒鏢擦其發(fā)梢而過,遂釘于其后樹干之上。
“好陰險的手段!”劉玉豪呼喊:“誰?既有膽魄施詐,何不現(xiàn)身較量一番。“
此時,樹叢跳出一個梟雄大漢,手中緊握兩把五花大銅錘。觀其生得:油頭銅面,環(huán)目高鼻,闊口大耳,赤黃發(fā)須。頭戴金鳳冠,身著太歲鎧,腰系錦龍帶,足蹬高筒魔靈靴。那人孔熾村野,大聲道,“涉水攀山履如平地,立地頂天氣似河山。汝便是‘赤火金雕’劉玉豪?”劉玉豪微微一笑,答道:“正是劉某,來者何人?報上名來,以免劉某劍下誤傷無名之輩。”那人應道,“吾乃大絕羽薩羅帝爾麾下一卒,姓黃名德潤。”劉玉豪問:“未知黃將軍至此,有何干系?”黃德潤道:“嗟乎!箭鏃毒鏢,竟不能傷爾分毫。思我絕羽已慘敗,爾等猶自逍遙法外。今斬了你,以泄我心頭之恨。”劉玉豪道:“黃將軍口氣甚大,觀爾是否有此本事。”黃德潤怒不可遏,雙錘高舉,勢如猛虎下山,直沖劉玉豪而來。劉玉豪穩(wěn)住身形,寶劍一抖,奮勇迎上。兩人在山頂之上,展開一場生死搏斗。看他們:一個是霹靂仙舞劍搏陰司鬼卒,一個是雷神爺揮錘戰(zhàn)大羅神靈。劍錘來相迎,火光亂星星。一個終為天君滅賊盡,咬住豺狼無情。一個因護薩羅能脫身,拖住螭虎難進。劍影影,錘錚錚,劍錘震破寒冰。兩者相斗片時,黃德潤覺力有所不逮,而劉玉豪則斗志愈昂。俄爾,劉玉豪一躍而起,劍光如電,直指黃德潤之喉。黃德潤閃避不及,劍鋒掠過,鮮血飛濺。“啊!”黃德潤慘叫一聲,捂著傷口后退。劉玉豪穩(wěn)立不動,冷聲道:“黃將軍,勝負已分,何必再戰(zhàn)?”黃德潤目中懼色一閃,旋即怒意盈眶,“今日雖敗你手,然絕羽之魂不滅,誓將東山再起!”劉玉豪搖搖頭,“黃將軍,何苦如此?若能棄戈投誠,歸順天崗,我可保爾性命無虞。”黃德潤冷然而笑,回身向山崖邊行去,含淚仰望晴空白云,大呼:“君主,末將無能,不能再盡忠于你,愿速逃生死。”言畢,他縱身躍下山崖,隱沒于云霧之間。劉玉豪進前一步,凝視壑谷深不見底,只輕嘆一聲,搖首而已。
此時,龐洪晏等人已率兵登上山頂,見劉玉豪安然無恙,皆松一口氣。龐洪晏上前,輕拍劉玉豪左肩,“劉將軍,真乃勇猛無雙,我等佩服。”劉玉豪微微一笑,“龐將軍過獎,只是職責所在。”龐洪晏環(huán)顧四周,見絕羽軍尸骸散落一地,臉色凝重,“此等賊徒,雖是兇殘,亦可謂勇士。今戰(zhàn)死沙場,甚為悲哀。”劉玉豪頜首,“龐將軍所言甚是,戰(zhàn)事慘烈,愿早日休止,俾天下昌平。”
幽暗洞窟,清冷之處,深紅血跡滿地纖染,衣衫碎裂,散落四周。血泊之中,腥臭撲鼻,尚留一具腥紅骸骨。薩羅帝爾飲血既飽,安坐于干草堆側,稍事休息,問:“黃將軍久出不歸,何故未還?”亞玢塔憂心如焚,“君主,此山路蜿蜒曲折,欲下山,并非易事。天崗兵圍困之下,如鐵桶一般。黃將軍此行探路,恐會迷失于林間。”薩羅帝爾低聲問道,“那……那如何是好?”此時,另一位將軍道,“君主,莫擔心,待末將出去尋他一尋。”薩羅帝爾應道,“好,且去!務必謹慎。”那將軍提著烏金槍,出了洞穴,徑直前往。
那將軍緩其步伐,獨步于林中。其人名曰:格瑞拉,眉宇深沉,面相兇猛,數(shù)刀疤綴其面。觀其裝:頭戴毗盧盔,身著犀牛寶甲,腰系金羅帶,足踏長筒烏黑靴。行了半晌,他忽感疲頓,乃蹲在一樹下憩息,“怨我多言,何時方能尋見黃將軍?嗟乎!我先瞇瞪片刻,晚些歸去,君主要問,我答曰迷路,繞許久方出。”言畢,欲寐之際,忽覺附近殺氣逼人,他猛然起身,緊握烏金槍,環(huán)顧四周。但見樹影婆娑,風聲呼嘯,卻全無人影。
“何人在此?出來!”格瑞拉大聲喝道,聲音在空曠的林間回蕩,卻無人回應。
俄頃,促促步履聲至,格瑞拉急轉身,忽見一壯漢躍出草叢,但見其生得:
墨絲長發(fā)束齊扎,碧眉星目透凡霞。
厚耳高鼻靈若達,朱唇榴齒靚音雅。
鎧是大葉連環(huán)甲,袍是戰(zhàn)風羅赭華。
帶是金藕連八卦,履是行云攀海琶。
此人手持一支駝骨陰風鞭,頗為勇猛。真乃:
風正揚端雄姿颯,堂堂捍將英貌佳。
萬徑躩遠顯本色,千山勍寇皆俱他。
打破兀盟斬魔煞,金鳥關下擒夜叉。
英豪世出震雷塔,葉銳將軍威名大。
“汝何人,前來送死?”格瑞拉問。
“吾乃竍族大將葉銳,今日至此,特取你項上人頭。”那大漢回應。
“竍族小兒,汝可知,吾乃何人?”格瑞拉傲慢自大,“站穩(wěn)聽著,吾乃大元帥薩羅帝爾部下,天下無敵大將軍格瑞拉也。汝非我之敵手,趁我心情好,留汝一命,速速離去!”
“真乃狂妄自大,爾欲尋死乎?”葉銳冷笑一聲,揮駝骨陰風鞭,直取格瑞拉,鞭影翻飛,破空之聲隨之響起。
烏金槍,陰風鞭,灼灼蹈蹈來相拼,影影綽綽不留情。兩個廝戰(zhàn),風風轟轟,火火烈烈:一個乃貪生怕死之穴底蟻將;一個乃赤膽忠心之峰嵐虎王。一個夜郎自大,欺心誑膽自逞神風;一個驍勇善戰(zhàn),忠仁厚義己論英雄。葉銳之鞭法,靈動多變,時而如蛇般蜿蜒,時而如鷹擊長空。格瑞拉武藝不精,槍法散亂,只有招架之力,并無還手之功。葉銳見狀,心中竊喜,鞭勢愈發(fā)猛烈,猶如狂風驟雨,猛襲格瑞拉。格瑞拉左支右絀,險象環(huán)生,心中暗自叫苦。兩者交鋒數(shù)合,格瑞拉逐漸不敵,欲退卻,然未及轉身,葉銳便一鞭將其擊倒。
龐洪晏偕眾人,攜笑而至,“天下無敵大將軍,竟敗北至此,實乃怯懦之徒,薩羅帝爾之顏面盡失矣!哈哈……”格瑞拉見眾人,心驚膽戰(zhàn),恐遭殺害,急跪地求饒:“諸位英雄,饒命!若留我性命,我愿歸順。”葉銳持鞭拂其頸,寒聲道:“汝非自詡為天下無敵之大將軍乎?起而再戰(zhàn)!”格瑞拉驚恐萬狀,“諸位英雄,我乃庸碌之輩,殺我亦無益處,懇請饒命!”龐洪晏手持三環(huán)寶刀,走近格瑞拉,目光似寒冰般冷冽,“爾欲全生,須引我至薩羅帝爾棲身之處。否則,吾將以爾之首,祭吾之刀。”格瑞拉為保命,急允之。
格瑞拉在前,龐洪晏、葉銳等將領緊隨其后,一行人悄無聲息穿過密林,徑尋薩羅帝爾藏身之處進發(fā)。林間幽暗,樹影交錯,時或有陽光透過樹梢,斑駁陸離。格瑞拉雖懼,然亦勉力領眾前行,不時回顧,恐有人猝然襲擊。
須臾,格瑞拉引眾行至一片隱蔽的山坳前,手指前方一洞窟道:“薩羅帝爾便藏于此。”龐洪晏示意眾人謹慎,遂率葉銳及數(shù)名精兵,悄無聲息逼近洞口。眾將士蜂擁而入,將薩羅帝爾及其殘兵敗將圍困。絕羽之將士,方擐甲持兵,欲迎戰(zhàn),然薩羅帝爾卻喝一聲:“住手!休兵止戰(zhàn)矣……”
龐洪晏目光炯炯,凝視薩羅帝爾,神情嚴肅,“薩羅帝爾,明智者,當速隨我前往拜見蕭圣主。圣主胸懷仁德,寬以待人。若汝歸順,吾兩家自當和睦相處。”薩羅帝爾道:“殺剮存留,悉聽尊便!若要我向天崗屈膝,絕不可能。”刑志域道:“我等不會屈膝。千百年矣,爾天崗位居五列朝綱之上,令諸君心憤顏笑,皆知爾乃腐敗之國族。”鳳港氣憤填膺:“汝辱我宗族之尊嚴,今日我代表蕭圣主與爾決一雌雄。若天崗果為腐敗之國族,我當提頭相見。爾若敗,則與我去見蕭圣主。”薩羅帝爾笑道,“將軍真英雄也!我十分欽佩。若今日敗于將軍之手,雖死而無憾。”亞玢塔道:“諸君,愿許我與薩羅圣君并轡作戰(zhàn),吾欲與之共生死。敢問何位將軍,愿與吾決一死戰(zhàn)?”董兆勃應道:“汝之忠心,令吾感動不已,吾乃董兆勃,愿與汝一戰(zhàn)。”刑志域道:“吾亦算其一,勿使他人笑我不忠不義。誰與我一戰(zhàn)?”龐洪晏道:“龐某與汝一戰(zhàn)。”薩羅帝爾望向亞玢塔、刑志域二將,深吸一口氣,徐徐言曰:“我之部下,皆忠心耿耿,愿與我同生共死。今日之役,非為我一人,而為絕羽之榮耀。我等雖敗,亦要敗得壯烈,使天崗之人,知我絕羽之勇猛。”亞玢塔與刑志域昂首挺胸,誓言:“我等誓死追隨薩羅帝君,寧死不屈。此一戰(zhàn),或生或死,吾等共之。”
龐洪晏聞斯言,中心惕然生敬。深知敵雖異志,然其忠勇可嘉。然戰(zhàn)場規(guī)則無情,不可因之動搖。
“薩羅帝爾,汝之勇猛與忠貞,誠可敬也。然命運之輪已啟,吾與汝之間,終須一決。”龐洪晏沉聲而言,手持三環(huán)寶刀,寒光閃爍。
薩羅帝爾微微一笑,眸中掠過決然之色,“龐將軍,毋庸多言,我等以刀劍與熱血,決斷各自之命運。”
“既如此,宜戰(zhàn)矣!”龐洪晏沉聲喝道。
“且慢!”薩羅帝爾一聲呵止,緩步向前,目露兇光,“戰(zhàn)前,我必先做件事,即是親手斬殺格瑞拉。”
格瑞拉聞言,顏色突變,身體微顫。深知薩羅帝爾性格剛毅,言出必行,此番遭遇,恐難逃一死。他雙膝一屈,跪地哀求:“我雖有罪,亦屬無奈。諸公,本章字數(shù)逾限,欲知吾命如何,敬請關注《天崗演義》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