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光可以用一句話總結,大一渾渾噩噩,大二懵懵懂懂,大三有點明白,大四幡然醒悟但是大學時間已經沒有了。
渾渾噩噩大一
大一算是比較渾渾噩噩的一年,剛進校也沒有什么規劃,之前想每天學外語,讀了兩天就放棄了,后來打算每個周六日學高數,結果書拿到床上但是看都沒看。唯一看的一本書還是明朝那些事,當時周五下午借的,周六停電了,就看了一天看完了一本,后面想租其他的,發現被租沒了就沒看了。最早來大學一周就看班上同學斗圖,也沒有表情包,沒有電腦,就每天在手機上面看動漫,從國慶看到月底,可能是最初看的都是評分比較高的作品,后面再看差的作品感覺都看不下去,有點反胃想吐的感覺,就沒看視頻了,就在一些扣扣群斗圖玩。當時考試的時候每門六七十分,反正不掛科就行。
大一下換了新校區,但是新校區沒有老校區熱鬧,老校區有好幾個大學在一起,現在就一個了,而且很偏,也沒有出去玩的習慣,每天玩手機也沒其他的,只是當時創建了扣扣群,有個打發時間的地方。唯一的學習是看羅胖的羅輯思維。
懵懵懂懂大二
大一暑假買了電腦,因為大二有網頁設置課程,就說買個電腦方便一些,可以學點東西,但是實際上是從玩手機變成打LOL,一直到了大二下快結束的時候,當時閑著沒事在網上看大明1566,我本來以為這是一部新拍的歷史劇,我對新拍的歷史劇都沒有多少好感,總是用美顏攝像頭都沒有歷史的滄桑感,但是想著閑著也是閑著,就點進去看了,看了第一集就感覺這部歷史劇拍的很好,于是就全部看完了,當時一邊復習期末一邊看這個,結果大二下考的很差,掛了兩科,很生氣。
但這部歷史劇也重燃了我喜歡歷史的熱情,再加上在B站看了有關于諸葛亮的鬼畜,就去重看了三國演義的電視劇。到了大二暑假我基本上就在看歷史劇,大秦三部曲,漢武大帝,貞觀之治之類的,讓我的歷史觀走到了一個新的臺階。到了暑假還學著在網上賣倉鼠,學著一些交流的東西。
大三
大三的時候就不再是閑著了,沒事的時候會去看看歷史,從中國通史到春秋,你會發現古人其實很有智慧,他們只是知道的沒有現在人多。以前老說肉食者鄙不能遠謀,其實這是不對的,他們并不是不能意識到,往往是明明知道,但是為了利益才選擇對正確的事情視而不見避而不談。
到了大三下的時候,我就沒有搞WIFI了,沒打LOL了,就在玩第五人格,后面覺得玩的差不多了,到了四月中的時候就開始復習初級會計,五月中就開始考,考過了。后來就不玩了,好好想著考證。開始讀書,之前看明朝那些事務,看到了王陽明,覺得這個人挺有意思,就去買了有關于他的書來看,覺得非常受用。大三勞動節回學校的時候,突然想起學校周圍有個寺廟,有座小山,一直沒去看,于是就從學校那里走過去,后面覺得每天這樣閑著沒事的時候走走逛逛。每次下午沒課了就出去走走,看看風景,感覺睡眠質量都變好了。周六周日也會去武漢一些景點玩,武漢很多的景點都是不收票錢的,去看看玩玩挺好。
大三暑假實習的時候感覺整個人還是充滿干勁的,本來是沒有工資的就是去學經驗,后面干的挺好,老板說給五十吧,就給了七百元。因為只在武漢呆一個月不到,所以只干了14天。后面就在家里親戚家實習。
大四幡然醒悟
到了大四的時候其實感覺自己的節奏挺快的,當時九月考二級ACCESS,十月考初級審計,十一月考試完畢就去工作了,十二月考四級。二級過了,初級審計兩門過了一門,另一門57,哎差點。四級考了407,雖然沒過,但是比我以前考的好了很多了。到了三月又去考二級OFFICE,考過了,當時我去SAP培訓班了,后面就沒有時間再去考試了。也是很后悔,以前有那么多時間不去學習,等到開始學習了,時間已經不夠了。
各個覺醒點
第一次覺醒是在大二,因為突然看到了B站千古絕響的諸葛亮的鬼畜,開始重學歷史那是開始不只是想著玩而是開始進行學習的時候。
第二次是在大二暑假,開始賣倉鼠,學會和人溝通經商博弈的技巧,把買賣的截圖整理順序學會做事有理由條,而不是看著亂七八糟的。
第三次是在大三上,看完一些歷史劇后開始粗略學習中國通史和春秋,歷史觀和世界觀開始變得更加成熟,而不是非黑即白的判斷,對人性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
第四次是在大三下,當時打算復習初會的時候,以前我是一個只會刷題的人,然后有次同學在邊上刷題,但是他說他會把考題刷好幾次,我說那不是做過嗎?怎么又去刷,他說刷題又不是目的,目的是學的知識。我才突然醒悟,為什么以前刷題但是成績沒有提高,我只是在刷題根本就沒有掌握知識點,于是會的地方越來越熟練,可不會的還是不會,就沒有什么進步。
第五次是在大三快發暑假的時候,看B站UP主鍵客行的視頻,感覺大有脾益,再加上當時和輔導員聊天聊到了王陽明,決心好好沉下心來專心學習這個歷史人物。當時讓我感覺一種前所未有的干勁,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很懶散。
到了大四更多就是在工作,感覺總體還是很充實的,一直在學東西。
一個人覺醒的時候往往是碰到了一些事情,但是不是事情讓你覺醒,而是一個要覺醒的你剛好碰到了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