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猜謎?我不猜!
書名: 大唐:我咸魚皇子,開局彈劾李二作者名: 吾誓當曹賊本章字數: 2016字更新時間: 2022-03-17 21:28:56
牛逼!
這是要跟高句麗開戰的同時,再和薛延陀打一場!
李治忍不住朝李世民比劃了一個大拇指,這老頭是真敢打啊!
不過薛延陀的夷男,也確實是跳得有點厲害,惹惱了李世民也正常。
現在大唐又有鋼鐵產業作為支撐,能夠源源不斷地鍛造出優質軍械。
有這份底氣在,李世民敢同時開辟兩處戰場,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想到這,李治道:“軍事方面您是專家,兒子就不發表意見了,您看著打就好,兒臣只希望您在征戰沙場的時候,別忘了留點兵力在京城,外部的威脅要處理,內部威脅也不能忽視,萬一玩脫了,有軍隊兜底,總不會手忙腳亂就是。”
李世民是當今時代真正意義上的軍神。
他的軍事能力,甚至有可能比已經告老還鄉的大唐軍神李靖,還要高出一籌。
哪怕李治繼承了武安君李牧的軍事才能,也未必能趕得上他的老爹。
所以在這方面,李治還真沒有資格對李世民指手畫腳。
他只求李世民別玩的太嗨,把所有的兵力全都抽調出去了。
要真內部空虛,那些個士族指不定會起什么心思。
李治別的都不怕,就怕這群人掀桌子,總是要防著點的。
聽出李治的話外之意,李世民忍不住瞪了他一眼:“論當皇帝的本事,你還嫩著呢,朕做事,不需要你來提醒!”
“得!您心有數就行。”
人都已經這么說了,李治也不好多嘴,起身伸了個懶腰,懶洋洋地道:“朝廷要是還有余力,鉛筆的事您也上點心,兒子這邊有大用,您可別不當回事啊,兒子這就走了,等下次過來的時候,我再問問您這邊的情況。”
“走吧走吧,朕現在看你就煩,別再來打擾朕了!”李世民不耐煩地擺擺手,但嘴角的笑意卻是怎么也掩飾不住。
嚯!這還傲嬌上了。
李治好笑地搖搖頭,邁步離開。
臨走時的心情,那可以說是相當不錯了。
他很喜歡這種上陣父子兵的感覺,比單打獨斗,那可舒服太多了。
只是讓李治沒想到的是,在他快要離開大殿之際,李世民提出了一個讓他頗感意外的話題。
“對了,你沒事可以去楊府串串門,朕覺得你應該跟楊師道多交流交流,或許他能幫得上大忙。”
哈?
這話幾個意思?
李治疑惑地轉過頭,想看看李世民的表情,確定一下李世民這話的含義。
但看李世民伏案,手中握著兩根竹筷夾在一起的鉛筆奮筆疾書,根本就看不出他此刻的神情。
見狀,李治只好帶著滿肚子疑惑,一臉懵逼地離開。
……
“去拜訪楊師道?”
“搞什么呀?”
“這是告訴我可以和朝中大臣接觸了,還是在暗示我什么。”
“啊!猜啞謎的感覺,真的好難受呀!”
李治回到自己的書房,不管怎么猜,都猜不出李世民這話的真實含義。
因為這句話實在是太曖昧了,所包含的內容太多,根本就找不出那個關鍵性的信息。
猜了半天,李治實在是猜不透李世民的心思,干脆放棄了思考。
“算了,就當自己什么也沒聽到好了。”
“以后該干嘛干嘛,一切照舊!”
“至于這老頭到底在想些什么,等他自己告訴我好了,愛咋咋地!”
他又不是那個伴君如伴虎的朝臣,干嘛要去猜李世民的心思?
真是閑的!
至于截教黨羽,開始組建自己的勢力一事,現在還沒到時候。
所以他就更沒有理由,自找麻煩了。
說出這句話的是李世民,是他要自己做點什么。
就算是著急,那也該李世民去著急才對,和他又有什么關系?
所以咯,擺就完事了!
看誰先耐不住寂寞,道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這么想著,李治不再把心思放在這些沒有用的地方,開始考慮第二天的行程。
而李世民那邊呢。
夜半時分。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筆,在燭光下喃喃自語。
“也不知道這小子聽懂了我的意思沒有,真是愁人。”
“這都年過十八了,也沒點自覺,還在天天到處晃蕩。”
“真是讓人操碎了心!”
“不過我也沒有那個立場去說你,只能旁敲側擊暗示兩句。”
“只希望你能長點心眼吧,做點自己該做的事,別總是讓朕替你發愁。”
“唉!”
……
起先,李世民從田安嘴里聽到李治看小娘子看呆了的消息,還覺得李治總算是開竅了來著。
結果這么多天過去了,李治就連提都沒提一嘴,更別說去楊師道家里逛逛了。
這讓李世民不由有些急了,總想著得用什么法子暗示他兩句。
畢竟他和李治之前已經約好了的,李治二十歲之前,不再討論這事。
作為皇帝,他總不能出爾反爾吧。
所以就只能用這種含糊不清的話,暗示李治趕緊成家立業。
只可惜李治想得太多,根本就沒搞清李世民話中隱含的意思。
加之皇子拜訪朝廷大臣帶來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李治干脆選擇擺爛。
這樣一來,李世民的算盤算是落空。
不過話又說回來,李治好像也沒賺到什么。
這么算下來,李世民似乎也不虧?
總而言之,這個父子間的小插曲,就這么以平局收場。
誰也沒占到便宜。
……
時間很快就來到第二天清晨。
李治起來后,先是去了趟將作監,視察了一下活字印刷雕版的制作進度。
確定了一個月之內,就能把東西制造出來,李治心滿意足地離開。
而后,他先是找到薛震,然后又前往國子監找到狄仁杰,三人一起前往頒政坊的靈鹿觀。
今天是為新開辦的書院,招收教書先生的日子。
廣告已經提前散布出去了,就看今天能有多少人前來應招。
開辦全新的書院,這也是李治布下的一盤大棋。
日后書院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就看今天能招收到的教書先生,有多大的能力了。
只希望一切都能順利進行吧。
李治的要求也不高,只要別來一群書呆子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