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天
哭聲:聽懂寶寶的“表達”
面對寶寶時不時的啼哭,很多媽媽會束手無策,完全搞不清寶寶這是怎么了。其實,哭泣是寶寶的第一語言,通過啼哭,寶寶正在向爸爸媽媽表達各種意愿和要求呢。
生命宣言
寶寶的第一聲啼哭,預示著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此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寶寶依然會哭得抑揚頓挫,這是運動性的啼哭:不刺耳,聲音響亮,節奏感強,持續時間短,常無淚液流出,但每日累計可啼哭達2小時。
我好餓呀
寶寶哭泣音調較低,有節奏,哭一會兒,停一會兒,不急不緩,很可能是餓了。此時,可以用手指輕觸寶寶的臉蛋,若寶寶立即轉過頭來,并不由自主地伸出舌頭做吸吮動作,那可以肯定他就是餓了。這個時候媽媽趕快哺喂寶寶吧!
小屁屁濕了
寶寶哭聲較輕,委婉而間斷,并有蹬腿、扭動身體等動作,是在表達:我尿尿了,濕乎乎的尿布貼在屁屁上,真難受啊!這種啼哭多出現在睡醒時或吃奶后,這時要及時給寶寶換上干凈的尿布。

寶寶的哭鬧往往在表達某種需要,媽媽要細心觀察,仔細辨別。
想睡覺
寶寶閉著雙眼,打哈欠,揉眼睛,把頭埋在媽媽懷里,是在提醒媽媽,他想睡覺了。此時的寶寶也會哭兩聲,且哭聲強烈,像花腔一樣帶著顫抖和跳躍。這種情況趕緊讓寶寶盡快入睡吧。

媽媽抱抱我
寶寶的小腦袋總是轉來轉去、左顧右盼,哭聲平和、帶有顫音,當媽媽走近,啼哭就會停止,但仍有哼哼聲。寶寶雙眼盯著媽媽,一副著急的樣子,小嘴唇翹起,這是要媽媽抱抱他了。這時就抱起寶寶,給他最溫情的關愛。
生病了
寶寶看起來無精打采、食欲缺乏,甚至會嘔吐、腹瀉,且哭聲怪異,要么高調尖叫,要么短促無力,甚至虛弱地嗚咽,即便抱起來也仍在哭,就必須有所警覺:寶寶是不是病了?寶寶的體質還很弱,身體不適時,會用哭聲來緩解。這種情形要及時關注,查明原因,不能耽誤。
別讓寶寶過分依賴“搖睡”
每當寶寶哭鬧時,一些年輕媽媽便使出“看家本領”:將寶寶抱在懷中或放入搖籃里搖晃個不停,甚至寶寶哭得越兇,媽媽就搖得越起勁。殊不知這種做法對寶寶十分有害,搖晃動作使寶寶的大腦在顱骨腔內不斷晃蕩,未發育成熟的大腦會與較硬的顱骨相撞,對寶寶的腦小血管和視網膜造成傷害。